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园艺   52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51.
甜瓜黄斑病毒三亚分离物S RNA的分子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甜瓜黄斑病毒(Melon yellow spot virus, MYSV)首次发生于日本,造成甜瓜和黄瓜的严重损失,Kato等系统地研究了病毒的传播方式、寄主范围、超微结构和基因组特征,认为MYSV应为番茄斑萎病毒属(Tospovirus)的1个新种[1,2]。2006年以来,台湾的西瓜[3]和黄瓜[4]上相继发现MYSV。2009年春季,古勤生在海南三亚的保护地甜瓜上发现一种新发生的病毒病,发病率30%~100%,病株出现系统性黄化坏死斑点,为MYSV侵染的典型症状,结合分子检测结果判定病原为MYSV。  相似文献   
52.
西瓜甜瓜病虫害危害严重,制约产业健康发展。概述了我国西瓜甜瓜病虫害防控技术现状、存在问题和今后发展趋势。现阶段我国西瓜甜瓜病虫害防控方法主要涵盖植物检疫、轮作和嫁接、抗病品种选育与应用、健康种子和种苗的生产与应用、药剂防治等措施,这些措施的应用推广在生产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整体而言,我国西瓜甜瓜病虫害防控体系中依然存在优良抗病虫品种缺乏、农药使用不合理等问题。今后应继续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加快研发关键的绿色防控技术,组建和完善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态调控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并在西瓜甜瓜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3.
 南瓜蚜传黄化病毒(cucurbit aphid-borne yellows virus,CABYV)近年来发生普遍,严重威胁甜瓜的生产。前期构建了一个CABYV丝瓜分离物(CABYV-QY)的侵染性克隆,但其在甜瓜中的侵染率偏低,不宜用于甜瓜接种。本研究以CABYV甜瓜分离物CABYV-WS为研究对象,通过RT-PCR扩增、拼接获得全基因组序列,通过构建全长基因组cDNA克隆,分析其侵染性。结果显示,该分离物基因组全长为5682 nt,与CABYV-QY(MT943520)的核苷酸序列一致性为88.61%~100.00%,氨基酸为84.94%~100.00%。将cDNA克隆接种分析,发现所用的8个甜瓜品种均能被系统侵染并引起典型的黄化症状,侵染率为70%~100%。其中,甜瓜品种‘新密杂11号’和‘新密25号’感病性较强,接种CABYV后发病周期短且侵染率可达100%。CABYV侵染性克隆的成功构建有助于该病毒的分子致病性和寄主的抗病性等研究。  相似文献   
54.
为了考察S-甲基苯基(1,2,3)噻二唑-7-硫代羧酸酯(benzothiodiazole,BTH)诱导西瓜对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Zuccini yellow mosaic virus,ZYMV)、西瓜花叶病毒(Watermelon mosaic virus,WMV)与甜瓜对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的抗病效果,分别在接种ZYMV、WMV、CMV前喷施BTH。结果表明:在接种ZYMV、WMV、CMV前3d用25μg/mLBTH处理西、甜瓜,4周后植株的病情指数减少,相对防效分别为55.6%、56.8%、78.2%;进一步研究发现,经BTH处理后,诱导时间的长短对病情指数有一定的影响;BTH对病毒病的防治效果优于病毒A、病毒K、宁南霉素、芸薹素内酯。  相似文献   
55.
葫芦科作物病毒名录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对引起葫芦科作物病毒病病毒种类的研究情况分国内和国外作了概述,对我国葫芦科作物病毒病的病原研究的最新进展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56.
应用血清学的酶联免疫法(ELISA),对采自宁夏贺兰山东麓7个葡萄主产区内的8个主栽品种,共计50份样本进行了葡萄卷叶病毒病的检测和分析.在被检测的8个主栽品种中,3个品种的10份样本带有卷叶病毒(GLRaV-3),品种带毒率占所测品种的37.5%.  相似文献   
57.
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zucchini yellow mosaic virus,ZYMV)严重危害西瓜等葫芦科作物.西瓜938-16-B是对ZYMV产生过敏性坏死反应(HR)的抗性自交系.为研究其对ZYMV的抗性遗传特征,以其为父本与感病亲本H1杂交,构建了包含310个单株的F2群体及BC1 群体,通过对亲本、F1、BC...  相似文献   
58.
59.
新疆立架栽培甜瓜白粉病药剂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筛选新疆喀什地区立架栽培甜瓜的首要病害——甜瓜白粉病的高效药剂,对25%乙嘧酚悬浮剂等7种药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立架栽培甜瓜第3次喷药后14d,25%乙嘧酚750倍、50%醚菌酯3000倍、25%乙嘧酚1500倍和25%嘧菌酯3000倍药量处理防效分别为99.75%、99.26%、99.20%和96.04%,且这3种药剂的持效性较好。研究讨论了甜瓜白粉病的防治原则、大田甜瓜白粉病的初侵染病源、立架栽培甜瓜白粉病防治始期和高效机械喷雾器应用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60.
葫芦科作物3种主要病毒的多重RT-PCR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Zucchini yellowmosaic virus,ZYMV)、西瓜花叶病毒(Watermelon mosaic virus,WMV)和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是危害葫芦科作物最严重、最广泛的3种病毒。研究建立了以18SrRNA为内标检测ZYMV、CMV和WMV侵染葫芦科作物3种主要病毒的多重RT-PCR方法,并对影响多重RT-PCR扩增的退火温度、Taq聚合酶浓度、dNTPs浓度和镁离子浓度4种主要因素进行优化;对多重RT-PCR的灵敏性进行了测定,并与单重RT-PCR灵敏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最佳的退火温度、Taq聚合酶量、dNTPs浓度和Mg2+浓度分别为60.7℃、1.0U、0.8mmol/L和2.5mmol/L。多重RT-PCR各病毒的灵敏度与单重RT-PCR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