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8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2篇
  8篇
综合类   116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6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51.
52.
以现有条件下多年栽培示范蛹虫草为基础,总结归纳出适合高原地区气候条件的蛹虫草栽培关键技术,为高原地区蛹虫草人工栽培及技术推广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3.
本研究采用非靶标代谢组学研究方法分别对乏情期和发情期产双羔和产单羔象雄半细毛羊血浆中代谢物的表达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正离子模式下乏情期有72种代谢物在产双羔绵羊中出现了差异表达,发情期则有41种代谢物出现了差异表达,负离子模式下,则分别发现了44种和28种含量差异代谢物。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和聚类分析显示,无论是在乏情期还是发情期,产双羔母羊的血浆中代谢物的含量呈现出有别于产单羔羊的模式。KEGG富集分析显示,产双羔母羊特异表达的代谢物主要与氨基酸及脂类代谢途径相关。同时,研究还发现单磷酸尿苷、二氢叶酸、β-雌二醇、前列腺素、雌马酚等代谢物的含量在产双羔羊血浆中出现了明显的特异表达,其可作为产双羔羊候选标志物进一步研究。本研究结果表明产双羔象雄半细毛羊血浆中存在着特异的代谢物表达模式,相关数据能够促进藏绵羊的产双羔性状研究和利用工作。  相似文献   
54.
运用PCA模型和代谢组学等方法,研究单次给药后复方藏兽药翼草景香颗粒主要成分在健康靶动物体内的变化规律及时量关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模式识别技术,寻找表征特定状态的生物标志物和潜在生物标志物的候选变量,从而揭示翼草景香颗粒在动物体内的生物学本质及代谢作用机制。选取健康西藏牦牛、绵羊,分成高、中、低剂量组,口服投喂复方藏药一次,另设不给药对照组,于给药前和给药后不同时段采集血样与粪样。利用GC-MS/MS对样本进行检测,检测数据分别通过GC-MS Postrun Analysis软件进行处理、NISI MS Search 2.0质谱库检索分析和Origin2018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由PCA得分可知,复方藏药中剂量组牦牛给药5.5 h、6.5 h和7.5 h时血样中藏药活性成分排名靠前,活性较高;复方藏药中剂量组绵羊给药0.5 h、7.5 h时和给药24.0 h时血样中藏药活性成分可以明显区分、得分最高。给药后牦牛、绵羊血液中检测出安息香醛、3-(2,6,6-三甲基-1-环己烯基)-2-丙烯醛、β-谷甾醇、2-己基-1-癸醇、三花生酸甘油酯、(±)-1,2-二棕榈精、2-乙基己酸乙烯酯、十...  相似文献   
55.
中国芸薹属植物的起源、演化与散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芸薹属Brassica L植物在世界上大约有40余种,其中中国有15种。在此,就中国芸薹属植物的起源、演化和扩散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芸薹属植物的起源。通过芸薹属与其外类群白花菜科Capparaceae形态特征的比较,将中国芸薹属植物划分为白菜组Sect Pekinensis、芥菜组Sect Juncea、甘蓝组Sect Oleracea三个类群,其中白菜组最原始、芥菜组较进化,甘蓝组进化程度最高;(2)芸薹属植物广泛分布于中国的长江、黄河流域及西部山区,但从其现代分布来看,多栽培于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笔者认为以青藏高原为主体的西部高山、丘陵地区可能是中国芸薹属植物的分布中心区,并提出中国芸薹属植物是本土起源的,并非来源于地中海地区。(3)通过对中国芸薹属植物分布的分析,笔者推测中国芸薹属植物的散布可能有四条散布途径。第一条是由藏南河谷及横断山脉的北部向西沿青海东部的祁连山以及甘肃的河西走廊,新疆的天山一带,抵达塔里木盆地两侧山地。第二条是由藏南河谷及横断山脉地区向东北方向延伸,经中国甘肃东部、宁夏、陕西北部、山西、河北北部、内蒙古及东北的大、小兴安岭,沿黄河流域及东北三江流域分布。第三条是由藏南河谷及横断山脉地区向东南方向延伸,经四川、云南、重庆、沿长江流域分布,并延伸到广东、台湾一带,第四条是沿藏南河谷及横断山脉向南到达喜马拉雅山南北两侧的干旱河谷。  相似文献   
56.
2西藏设施蔬菜根病的发生特点 2.1 病原物种类增多且危害加重 自2000年以来,由于西藏地区设施面积猛增,设施条件的不可移动及设施内环境条件较适合发病,加上连茬栽培,生产中又缺乏抗(耐)病品种,设施蔬菜病害种类随之增多,病害发生加重,特别是土壤中各类病原微生物大量累积,导致根部病害的病原物种类增多,危害程度越来越重,致使为害多种蔬菜的根腐病、菌核病、疫病、枯萎病等病害大面积发生.据调查,设施蔬菜中以辣椒疫霉菌引起的辣椒根部病害发生较重,在堆龙德庆县、蔡公堂乡及林芝地区病株率分别高达30.4%、10.0%和33.6%,其中个别棚病株率达到62.8%;菜豆根腐病病株率也较高,达43.0%,病情指数为16.6;西瓜枯萎病在多个地区普遍发生,严重时病株率在35.0%以上,甚至毁棚,但菜农对此病知之甚少,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导致众多菜农不敢种植西瓜.这些作物受根部病害为害后田间死株率较高,给生产造成的损失非常巨大.此外,在蔡公堂地区种植的茄子上有黄萎病和菌核病发生,病株率分别为1.0%和6.0%,总体较轻.  相似文献   
57.
西藏那曲县草地状况及其生物量的观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选择那曲县不同类型草地,实地调查了草地基况以及牧草生长期(2007年5-8月)内具有代表性的6种优势牧草的产量和品质。调查内容包括:草地覆盖度、草地地上生物量、牧草与土壤含水量、草地退化程度以及鼠害情况。同时,选取草地植株样品以及010 cm表层土壤样品进行牧草品质和土壤养分分析。结果表明,藏嵩草Kobresia tibetica生长状况和地上生物量明显优于其他品种的草地;各样点土壤含水量、土壤养分、毒草所占的比重、鼠害、草地退化状况存在明显差异;从草地地上生物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来看,生物量分别与降水量、气温、地温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从牧草品质来看,在综合考虑含氮量、粗蛋白、粗脂肪等因素的情况下,小嵩草K. pygmaea的品质要优于藏嵩草,点地梅Androsace umbellata品质最差。  相似文献   
58.
本文针对我区设施蔬菜红蜘蛛发生严重,选择20%红尔满EP(哒螨灵)、10%吡虫啉EP、1.8%阿维菌素EC、10%螨霸Ec进行了设施黄瓜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0%吡虫啉1200倍液、20%红尔满3000倍液、10%螨霸1200倍液对红蜘蛛的杀虫效果较好,防效均达到90%以上,分别为95.12%、94.83%、91.80%,可在实际生产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9.
卓嘎  何燕  旦巴  昌西  孟霞  王建林 《种子》2009,28(10)
以西藏各地收集的425份栽培油菜为材料,对其千粒重进行研究与鉴定.结果表明:(1)在供试的栽培油菜种质资源中千粒重级别分布多样,其中中型千粒重所占比例最多,有251份,占供试材料数的59.00%;(2)芥菜型油菜千粒重的优良种质资源比白菜型油菜丰富,而芥菜型油菜中大叶芥的优良种质资源比细叶芥的优良种质资源丰富,但千粒重最大的资源是细叶芥的扎同,达7.3 g;(3)从全区油菜主要种植地来说,西藏日喀则和山南千粒重多样性丰富.  相似文献   
60.
西藏当雄牦牛超数排卵及胚胎移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8月初,对西藏当雄10头5~10岁供体母牦牛实施了超数排卵试验,超排选用PGF2α+FSH刺激法和埋置阴道栓Cu-Mate+促卵泡素FSH刺激法,FSH的剂量为8.8~9.0 mg/头。根据超排后供体发情表现、黄体数量及获得胚胎数量及质量评定超排效果,将胚胎鲜胚移植给经同期处理的受体母牦牛。结果为:10头供体牛共获得7枚胚胎,PGF2α+FSH连续递减法得到5枚可用胚胎,Cu-Mate+FSH法没有冲到胚胎,5枚胚胎移植给5头受体后妊娠并出生4头牦犊牛。结论为:PGF2α+FSH连续递减法超排效果较好,胚胎移植取得初步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