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8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14篇
  7篇
综合类   70篇
农作物   17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37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4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新疆昌吉州波斑鸨分布与数量考察初报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本文报道了波斑鸨(Otisundulata=Undulataundulata)在新疆昌吉州境内的分布和种群数量。昌吉州为我国波斑鸨的主要繁殖地,繁殖区由三片不连续的地区组成,总面积约13400km2,界于E88°30’-91°15’,N43°57’-45°之间。据12条样带统计结果,平均栖息密度为0.032±0.0082只/km2,种群数量为428.8±100.88只,即319—539只。  相似文献   
12.
山鹑属在我国分布有3种,即高原山鹑Perdix hodgsoniae,灰山鹑Perdix Perdix和斑翅山鹑Perdix dauuricae。它们都是鸡形目重要狩猎禽鸟。在我国,高原山鹑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灰山鹑仅见于新疆北部,斑翅山鹑则分布于我国北部广大地区。关于高原山鹑在新疆的分布,郑宝赉(1965)依据1960年采于新疆北部福海的,翼羽正在脱换的标本(1♀)和2个幼体,首次记录了在新疆北部的分布。继后,新疆动物学工作者主要依据郑氏的记录,在有关文稿中再次报道了该种在新疆北部的分布。  相似文献   
13.
子姜又叫嫩姜,以其个大肉厚、肉白细嫩、口感好而著称。广西柳江县地处桂中盆地,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水源丰富,光、温、水、热、土条件适宜子姜生长,是子姜的主产地之一,常年种植面积2000hm~2以上,年产6万t以上。产品远销加拿大、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近几年来,柳江县子姜生产推广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颁布实施了广西柳州市地方标准  相似文献   
14.
 运用致病力和DNA多态性检测中国东北地区的35个大豆灰斑病菌分离物的遗传变异、根据菌株在9个品种(系)上的致病力反应可将其分为7个组。利用13个随机引物扩增供试菌株共计产生105个RAPD标记,其中78.1%具有多态性。通过聚类分析计算了各菌株间的遗传距离,并产生树状图,发现同一地区内及不同地区间的病菌表现遗传变异、致病性和DNA多态性间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疫苗免疫是有效防止动物疫病发生的重要手段。疫苗免疫动物后极少数动物发生过敏反应属于正常现象,但因疫苗使用不当或错误导致动物发生过敏反应而大量死亡的事件较少见有报道。现就我市一起因伪狂犬病活疫苗(猪用)给羊注射而导致大批羊死亡的情况进行总结与分析,以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高行宜 《野生动物》1997,18(6):11-13
新疆的食肉兽高行宜猞猁(Lynxlynx)疆的食肉兽类共计有4科22种,遍布于新疆各地(表1)。以往对它们的研究多集中在区系[1~8]、细胞染色体核型[9]和各类专题考察上[10~12].本文拟在总结1979年以来的考察资料、文献记载和皮张收购数据的...  相似文献   
17.
在江苏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的具体指导的支持下,我们在全省率先进行了三系杂交小麦制种实践。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对其有一一些初步的感受。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黄河源区季节性湖泊湿地退化对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的影响以及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能力与不同环境因子的关系,本试验在黄河源区退化季节性湖泊湿地研究不同退化阶段植被特征、土壤养分变化和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状况。结果表明:在季节性湖泊湿地退化过程中,土壤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其对酯类碳源的相对利用率最高,对单糖/糖苷/聚合物类碳源的相对利用率随退化加重呈现先升高后下降趋势;土壤微生物对单糖/糖苷/聚合物类碳源和醇类碳源的相对利用率改变是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随季节性湖泊湿地退化而变化的主要原因;土壤全氮含量和植被盖度对微生物单糖/糖苷/聚合物类碳源的相对利用率和土壤微生物活性均有影响。该结果为黄河源区的季节性湖泊湿地退化监测和近自然修复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灵芝是我国著名的药食兼用大型真菌。对近年来灵芝液体深层发酵技术在菌种选育、培养基优化以及发酵参数选择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阐述。  相似文献   
20.
以玉米品种郑单958为试材,设常温下喷施清水(CK)、常温下喷施苯肽胺酸(PA)、低温下喷施清水(LT)和低温下喷施苯肽胺酸(LT+PA)4个不同处理,低温处理7 d后将玉米幼苗移入常温环境下恢复3 d,测定各处理幼苗生长情况、细胞质膜透性、活性氧(ROS)、抗氧化酶活性和氮代谢相关指标。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幼苗叶片活性氧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增加,膜透性增大,胁迫前期会诱导酶促抗氧化防御系统活性增强,随胁迫时间延长,抗氧化酶活性均呈下降趋势;氮素吸收量逐步减少,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呈明显降低趋势,玉米幼苗生长受到严重抑制。叶面喷施苯肽胺酸可显著减少膜损伤来促进根系对NO3-的吸收和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同时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上升和GS/GOGAT代谢途径的正常运行在氮代谢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