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9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7篇
  9篇
综合类   19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篇
园艺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研究不同林龄人工橘林土壤微生物活性特征。[方法]选取宜昌市郊区种植年限不同的3个橘林0~10cm土壤为试验对象,研究了不同林龄人工橘林土壤总有机碳、土壤全氮、土壤pH值、微生物生物量碳、微生物生物量氮、土壤3大类微生物区系的数量、基础呼吸、微生物熵和代谢熵的变化规律。[结果]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不同林龄人工橘林的土壤酸化程度加剧;土壤总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先增加后降低;土壤微生物总数量呈下降趋势,其中,细菌的数量显著降低,放线菌的数量变化不大,而真菌的数量显著增加,土壤中细菌和真菌的比值(B/F)呈现降低趋势;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在小范围内波动,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显著降低;土壤微生物熵显著降低,代谢熵呈增加趋势。这表明土壤pH值的降低,影响土壤微生物区系、微生物活性、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土壤主要养分的变化,进而影响土壤功能的正常发挥。[结论]该研究探明了试验区土壤养分特征及微生物区系的变化,其结果为果树工作者进一步研究果园土壤和进行果园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丽江大部分乡镇地形地貌复杂,山高坡陡,山区面积大,气候冷凉,适宜夏播油菜种植.但是,这些区域经济落后,基础设施差,人少地多,种植结构单一,栽培技术滞后.种植作物主要以马铃薯和油菜为主,常年种植夏播油菜面积5 761.46hm2,平均单产120kg/667m2.丽江市农科所针对这一实际.加强与云南省现代农业油菜产业体系及外界的合作交流.得到了油菜产业体系在技术上和品种上的大力支持.同时,结合近年来丽江夏播油菜生产试验示范得出的结论.整理出一套适宜丽江市夏播油菜高产栽培技术措施,在生产中应用指导丽江市夏播油菜生产,提高了产量,增加了农民收入,有力促进了丽江夏播油菜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云南省丽江市充分利用当地苦良姜种源、气候、区域、地理等优势,大力发展苦良姜人工驯化种植和加工,目前已形成了产、加、供、销一体化格局,有力地推进了丽江市苦良姜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苦良姜的学名为盾叶薯蓣,又名黄姜、苦良姜。主要分布于丽江市海拔1 700m以下的荒  相似文献   
14.
从"大推广"的角度看,农机产品宣传是农机推广链中的重要环节。相关资源成功整合,将加速农机化进程。笔者由于工作关系长年与农户和农机户打交道,最近几个月时间,就农机产品宣传的相关问题随机调查近2000农(机)户,从中发现了一些具有普遍性的问题。一、广告宣传与传媒的作用农机产品广告有着固定的指向性受众——农民。  相似文献   
15.
目前在农机行政执法中,最大的难题是"执行难",它困扰着农机行政执法的健康发展。一些行政执法(处罚)决定得不到及时、有效、全面执行,也冲击着农机法律、行政法规、规章的权威性,极大地危害着农机法制的严肃性。  相似文献   
16.
现行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与现实的要求出现了差距,显现出较多的不合理性,影响了对当事人民事权益的保护。笔者就该制度涉及到的几个突出问题——附带民事诉讼的精神损害赔偿、当事人的认定及设置、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程序转换等进行了初步分析、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1 发展苦良姜生产的意义盾叶薯蓣 (DioscoreazingiberensisC .H .Wright)又名黄姜、苦良姜。主要分布于丽江地区海拔 170 0m以下的荒山和林地之中。其块茎内富含薯蓣皂苷 ,是制造甾体激素类药物的重要原料 ,特别是以皂苷提取物———皂苷素为主要原料生产的盾叶冠心宁、地奥心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不同夜间温度处理对马铃薯试管薯形成的影响,以7个马铃薯品种或材料的试管苗为试材,在昼/夜温度分别为23℃/13℃、23℃/18℃和23℃/23℃条件下进行试管薯的诱导培养,调查记录试管薯初始结薯时间、结薯率和结薯方式变化,并分析不同夜间温度处理下试管薯初始形成植株及同期未形成试管薯植株参与块茎形成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变化。结果表明,对于大多数基因型,与其他处理相比,23℃/13℃处理显著延长试管薯初始结薯时间,23℃/23℃处理降低结薯率,而23℃/18℃处理结薯较早且试管薯结薯率平均达84.3%,最利于试管薯形成。夜间温度可通过影响生物钟、糖代谢和光周期通路中StFKF1、StCO1StSWEET1等相关基因的表达而调控块茎形成。  相似文献   
19.
山地生境的作用以及流域生态系统的未来在许多方面与人们的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水安全已经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概念。在全世界范围内几乎所有国家,山地已经成为最重要的流域水系,因为这里对所有生物群落可持续供水发挥着收藏、贮存、分配和供给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20.
块茎是马铃薯的商品和营养繁殖器官,而温度是影响块茎形成最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针对温度对马铃薯块茎诱导和起始、膨大和成熟生长发育阶段表型变化的影响,对光合特性、源库平衡和渗透调节物质等生理生化变化影响,对调控块茎形成的光周期、植物激素、sRNA和糖类物质通路的影响,以及马铃薯耐热性评价和遗传改良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了解马铃薯块茎形成过程中温度调控机理和培育耐热马铃薯品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