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9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4篇
  9篇
综合类   14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为了改善罕山林区林分组成,提高森林生产能力,以期建立良好的针阔混交林顶极群落,形成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自一九六五年以来,我们结合生产进行了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 Mayr)引种试验,先后共营造落叶松林35亩,其中保存面积15亩。现将十九年来的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2.
几年来,农发行公主岭市支行认真履行政策性银行职能,不断加大货款投放力度,为公主岭市地方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3.
(一)鸭的营养需求 1.钙的需要量。主要决定于体重、产蛋率、蛋重和环境温度等因素。举例:一只1.5千克的蛋鸭,每日钙的维持需要约0.18克,如生产1个67克重的蛋,其中蛋壳重占10%,即6.7克,蛋壳中钙约占40%,即蛋壳中含钙量约为2.68克,蛋内还含有钙为0.03克,合计为:0.18+2.68+0.03=2.89克。  相似文献   
34.
刘羽 《四川畜牧兽医》2004,31(12):49-49
1发病情况重庆忠县某羊场2004年6月17日从外地引回种用黑山羊229只,次日,发现部分山羊有咳嗽、流鼻液的现象,另有部分山羊眼睛流泪,结膜发炎,2~3d后全场山羊继发感染羊病毒性口疮。用柴胡、青霉素、链霉素治疗;用生理盐水洗眼,药水点眼;用碘甘油搽口疮;同时免疫注射了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氢氧化铝灭活疫苗。一周后结膜炎、口疮好转,部分山羊咳嗽、流鼻液的现像好转。未见好转的部分山羊加用泰乐菌素、百病灵等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羊仍有咳嗽、喘气、流脓性鼻液现象,并有山羊死亡。至7月29日,发病率已达48%,死亡率达8%。2临床症状病羊体况较…  相似文献   
35.
一、利用已有资料,提高测绘效率草场面积平面图要素通常包括草场边界、道路、居民地、林带、水系等内容。其中边界是主要的,因为它是草原面积计算的依据,其它要素对说明环境、草场分布和图的定向也均有一定作用。草场边界  相似文献   
36.
〔摘要〕目的探讨IKB分子的上游蛋白激酶(IKK日)在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HAG)病理变化的可能作用 机制及灭幽汤的影响效应〔方法建立HAG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模型组、丽珠得乐组,灭 幽汤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熟膜组织中核转录因子((NF-KB),IKK(3的蛋白表达情况〔HE染色观察胃组织病 理变化〔结果灭幽汤组能明显减轻胃组织的炎症反应,灭幽汤组胃熟膜炎症程度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能抑制HAG胃组织中NF-KB ,IKK(3蛋白的活性,灭幽汤组NF-KB ,IKK(3表达强度明显低于模型对照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F-KB和IKK(3在HAG的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灭幽汤治疗HAG的 可能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IKK日的激活,阻i1=其活化  相似文献   
37.
新疆红肉苹果3个品系的风味品质与抗氧化能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新疆红肉苹果风味物质组成与含量特征,了解其营养品质状况,为开发利用提供信息。【方法】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GC-MS)技术,以富士苹果‘长富2号’为对照,检测分析3个新疆红肉苹果品系果皮和果肉的糖、酸和挥发性成分的组成及含量,并测定评价其提取物的总酚、总黄酮的含量以及抗氧化活性。【结果】3个供试品系的可滴定酸含量为21.01—27.71 mg·mL~(-1),是对照的3.68—4.85倍,p H为3.12—3.39,显著低于对照(P0.05)。共检测到果糖、葡萄糖、蔗糖3种可溶性糖,其中以果糖(56.71%—64.07%)为主,蔗糖的含量最低,仅仅占总糖含量的8.89%—31.12%。供试品系中可溶性糖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果肉中果糖的含量显著高于果皮,而葡萄糖和蔗糖的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共检测到5种有机酸,包括柠檬酸、酒石酸、草酸、苹果酸和奎宁酸,以苹果酸(56.53%—95.07%)的含量最高,其次为柠檬酸(2.11%—40.72%),其他酸的含量均低于0.6 mg·g~(-1) FW,奎宁酸只在‘13-3’中检测到。果皮、果肉中,苹果酸含量分别是对照的6.56—8.99倍和5.58—6.61倍,柠檬酸的含量是对照的16.80—117倍和4.50—16.17倍;果肉中苹果酸的含量显著高于果皮,而柠檬酸的含量显著低于果皮(P0.05)。共检测到85种挥发性成分,醛类、酯类和萜类的含量最为丰富,共占总香气物质的92.32%—97.84%。‘13-3’与对照相似,以酯类和萜类为主,丁酸乙酯、2-甲基丁酸乙酯、己酸甲酯、乙酸己酯是主要酯,苏合香烯、D-柠檬烯、α-法尼烯是主要萜,而‘P3’和‘新农’以醛类和萜类为主,己醛和反-2-己醛是主要的醛。果皮中挥发性成分的含量显著高于果肉(P0.05)。果皮中总酚、总黄酮的含量分别是对照的2.31—2.65倍和1.23—1.61倍,果肉中分别是对照的5.53—16倍和1.43—3.49倍,3种自由基清除能力也显著高于对照。果皮的总酚、总黄酮含量均高于果肉,且抗氧化活性也远高于果肉,‘13-3’的总酚、总黄酮及抗氧化能力最高。【结论】3个供评价的品系材料均属于新疆红肉苹果中的高酸类型;低可溶性糖、高苹果酸、高柠檬酸、低总糖苹果酸比,以及特征香气成分己醛、2-己烯醛、丁酸乙酯、己酸乙酯、乙酸己酯、2-甲基丁酸乙酯在其独特的风味品质决定中有重要作用,‘P3’和‘新农’属"青香型"苹果,‘13-3’属"果香型"。供试品系风味特征鲜明、营养价值高,是研究风味品质及选育功能性加工苹果的良好材料,其中‘13-3’的表现最优。  相似文献   
38.
透骨草组织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透骨草的嫩茎为材料,进行了愈伤组织诱导、愈伤组织分化、不定芽生根、试管苗的移栽、试管苗扦插、试管苗移植的研究,成功的建立起透骨草的嫩茎无性系。结果证明:1/2MS+BA0.5mg/L+2,4-D1.2 mg/L+NAA0.2-0.8 mg/L为嫩茎愈伤组织的的理想培养基;1/2MS+AgNO31.2 mg/L+BA0.6 mg/L+NAA0.1 mg/L为愈伤组织和不定芽分化的理想培养基;1/3MS+IAA0.4 mg/L为不定芽生根培养和生根继代培养的理想培养基;炉灰渣是试管苗移栽和扦插的理想基质。移植试管苗后期出现生长旺盛、长势整齐的性状,翌年春季出现萌发早5d、根系相当于野生植株2倍的性状。  相似文献   
39.
王儒  刘羽  张振东  王彻 《南方农机》2023,(6):160-163
混合式教学是传统教学模式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一种教学方法,课题组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丰富教学资源为切入点,分析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总结教学经验,拓展课程深度,深入围绕“电动汽车原理及构造”课程在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段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进行详细设计。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目标、思政目标达成度出发,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就如何实现课前知识传授、课程知识内化和课后学习拓展展开改革探索,提出课程知识点与思政元素相融合的单元设计。教学实践表明,强化德育渗透,从学生、教师、课程多维度制定科学、公平、全面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对各阶段学习指标进行权重分配,对学生的学进行有效管理,强化学习效果、优化学生学习体验、增强学生学习灵活性和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不仅可以突出信息技术的载体优势、提升教师信息化的应用能力、凸显混合式教学课程建设的育人功能,而且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同时教师还可从线下与线上两个平台综合提升学生课后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40.
对米糠中的膳食纤维进行提取,用提取得到的膳食纤维制备脂肪模拟物,并对其性质进行研究。将米糠膳食纤维所制备的脂肪模拟物与菊粉所制备的脂肪模拟物性质进行对比,所得到的性质均优于菊粉制备的脂肪模拟物。扫描电镜照片显示,菊粉颗粒表面光滑、无孔洞,膳食纤维脂肪模拟物颗粒表面明显疏松,且孔洞较多,粒径明显变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