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11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7篇
  16篇
综合类   62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23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北疆灌耕灰漠土施钾对棉花钾素营养生理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新疆北疆棉区具有代表性的灌耕灰漠土,采用透射电镜显微技术和常规分析方法,对棉花的钾素营养和钾肥肥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钾可提高棉花冠层功能叶的气孔导度,改善棉花生长中后期功能叶的叶绿体超微结构,使基粒片层数量多且排列整齐致密,而不施钾会导致棉花功能叶片叶绿体过早解体。施钾显著提高了棉花的含钾量,叶和铃壳中钾含量比对照分别增加了13.3%和6.3%。施钾可使果枝数增加11.8%,显著提高皮棉产量,但对纤维品质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22.
植被是潮滩湿地的主要地物类型之一,其动态变化直接影响着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和经济价值.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平台的支持下,通过对1949-1982年4幅航片影像和1995-2008年4景不同时相的Landsat TM遥感影像进行解译分析,结合现场调查数据,分析了长江口南汇潮滩植被群落的时空动态变化.结果显示:20世纪80年代之前,分布在海堤外侧自然状态的植被群落随淤涨外延,面积在10 km2以上;20世纪80-90年代,自然冲淤强度减弱,南汇在海堤外侧种植芦苇进行人工促淤,植被处于自然状态与人为影响转换的过渡期,1995年面积达到14.30 km2;2000年以后,人工促淤工程增多,围垦造堤大幅度增加,外来入侵物种互花米草由于自身的促淤优势被大面积的种植,又具有比土著物种芦苇更广的生态幅和更强的竞争优势,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南汇潮滩植被进入主要受人为影响的新塑造期.2008年植被群落多是零散错综地分布在海堤内侧,植被面积为33.19 km2,其中互花米草占46%.  相似文献   
123.
在(23.0±0.5)℃条件下对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幼鱼(体重62.33 g±9.13 g)进行了蛋白质限制后恢复投喂的代谢实验。实验用3种饲料P30、P40、P50,粗蛋白质含量分别为27.95%、40.47%、50.00%(湿重),处理组T30和T40继分别投喂P30和P40饲料15 d后恢复投喂P50饲料5 d;对照组连续投喂P50饲料15 d。结果表明:蛋白质限制期间,T30和T40组牙鲆幼鱼的代谢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恢复投喂1 d各处理组的代谢率恢复至对照组水平;蛋白质限制期间各处理组牙鲆幼鱼的排氨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恢复投喂1 d各处理组的排氨率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恢复投喂5 d后恢复至对照组水平。  相似文献   
124.
根据2005年7月-10月在北太平洋150°E-158°56'E、42°34'N-46°25'N进行秋刀鱼资源探捕所获得的浮游动物样本资料的分析、鉴定,在15个站点的海洋浮游动物样本中,测得甲壳纲的桡足类、端足类、糠虾类、磷虾类,毛颚类、腔肠动物以及被囊动物等的代表种.其中桡足类占绝对优势,隶属于1目4科5属8种.总浮游生物量分布范围为136~1 848 mg/m3,均值为865.6 mg/m3.  相似文献   
125.
为研究黄鳝幼鱼对水体中Cu~(2+)的耐受性,在水体硬度(以CaCO_3计) 60 mg/L、p H为7.2、水温(26.2±1.2)℃的条件下,对体质量(12.52±0.12) g的黄鳝幼鱼进行了Cu~(2+)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Cu~(2+)对黄鳝幼鱼24、48、72、96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LC_(50))分别为6.764、4.971、1.930、1.029 mg/L,安全浓度(SC)为0.109 2 mg/L; Cu~(2+)对黄鳝幼鱼的毒性为高毒等级。黄鳝幼鱼急性中毒症状表现为:离开水底做无规律游动,体表分泌大量黏液,肛门红肿,身体绷直,将吻端探出水面,鳃腔内可见血块。建议在黄鳝养殖过程中应尽量减少铜制剂的使用。  相似文献   
126.
罗汉松[Podocarpus macrophyllus(Thumb.)D.Don]为裸子植物,罗汉松科常绿乔木。叶条状披针形,螺旋状排列。雄雌异株,雄球花穗状,单生或簇生叶腋;雌球花单生叶腋。种子卵球形,种皮熟时紫黑色,种托短柱状,红色或紫红色。树形雅致,材质优良,乃林业、园林,和绿化佳木,亦是树桩盆景之重要树种。常用种子育苗或幼枝扦插繁殖。为培育罗汉松桩景素材,利用干径3~4cm幼龄罗汉松树干,截取茎段(插条)扦插,成活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127.
风干板栗太阳能-热泵联合干燥特性与数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风干板栗太阳能-热泵联合干燥特性,以新鲜板栗为原料,探讨干燥温度、干燥风速、装载量对风干板栗干燥速率和干基含水率的影响,在不同干燥温度、干燥风速、装载量条件下分别对新鲜板栗进行干燥,并比较了6种数学模型在风干板栗太阳能-热泵联合干燥的适用性,同时以Fick第二扩散定律为依据,确定风干板栗不同干燥条件下的有效水分扩散系数。结果表明:风干板栗干燥过程由调整阶段和降速干燥阶段控制,主要表现为降速干燥;干燥温度越高、干燥风速越高以及装载量越小,干燥至目标含水率所用时间越短,干燥速率越大;干燥过程中,有效水分扩散系数随干燥温度及干燥风速的升高、装载量的降低呈现增大的趋势,干燥温度从15℃升高到35℃,其有效水分扩散系数由3.00124×10-10m2/s增大到8.42115×10-10m2/s,干燥风速由1.0m/s升高到5.0m/s,其有效水分扩散系数由4.54717×10-10m2/s增大到9.13767×10-10m2/s;装载量从0.6kg升高至5.4kg,其有效水分扩散系数由1.14753×10-9m2/s降至3.20443×10-10m2/s;通过比较决定系数(R2)、残差平方和及卡方(χ2)得出,Page模型为描述风干板栗太阳能-热泵联合干燥的最优模型,验证发现试验值与模型预测值拟合度较高,Pearson相关系数为0.998,二者显著相关(P<0.05),说明Page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风干板栗干燥过程中水分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28.
茶园间作作为病虫害综合治理的一项措施,对农药减量使用与茶叶绿色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合理间作可改善茶园小气候、优化天敌生存条件、提高生物多样性,使物种间构成复杂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从而加强对病虫害的控制,降低其暴发风险。此外,部分植物可干扰昆虫种群活动,选择性间作可达到吸引天敌及毒杀、驱避或诱集害虫等目的。本文综述了茶园间作对茶树病虫害防控效应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展望了今后利用间作生态治理茶园病虫害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9.
本试验分别于葡萄花前期、膨大期、着色期各喷施1次含氨基酸水溶肥料、生物有机水溶肥料TC2315和生物有机TC2316.研究不同水溶性叶面肥喷施对紫香无核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通过示范试验得出:喷施上述叶面肥可补充葡萄所需养分.促进葡萄的生长发育:葡萄单粒重和单穗重明显增加.提高了葡萄产量:对葡萄品质也有一定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0.
农业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科学技术,如何做好由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变,是如今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而这些都离不开农技推广工作。就工作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强化农技推广工作的一些措施,希望能够为有关人士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