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0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8篇
  11篇
综合类   41篇
农作物   22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80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31.
海葵触手上分布有大量的毒腺刺细胞,它们能够在触手接触机体时分泌大量的肽类毒素,用以麻痹或杀死入侵生物,从而达到防御敌害和捕获猎物的目的。根据理化性质和作用机制,海葵毒素主要分为海葵神经毒素和海葵溶细胞素两大类。文章主要对从海葵个体提取的化学多肽和蛋白毒素进行了相关阐述。  相似文献   
132.
为检验奶样不同处理方式对DHI结果的影响,将奶样分为直接测定、只摇匀、只预热、预热摇匀四组,进行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率和体细胞数测定,发现减少部分处理环节虽然对乳蛋白率和乳糖率无影响,但对乳脂率和体细胞数的影响极大。测定乳成分时,奶样必须预热摇匀;测定体细胞数时,奶样不要预热,但需摇匀。由此可见,目前奶样的测定方法(预热、摇匀之后既测乳成分又测体细胞数)会导致体细胞数偏低(低于实际数)。应在奶样未预热之前先摇匀测体细胞数,然后再预热、摇匀测乳成分。  相似文献   
133.
对猪场伪狂犬病毒的净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可从做好生物安全、固定技术人员以及疫苗注射、淘汰阳性猪只等方法做好净化工作。  相似文献   
134.
药敏试验在治疗畜禽细菌性疾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减少因盲目用药造成的经济损失。然而很多兽药专用药物的药敏片在国内很难买到,且有些兽药抗生素为复方制剂,直接购买的药敏片不能满足临床试验需要。经过长期实践,探索出一种兽药水针剂的简易药敏试验方法。此方法操作简单能直接反应商品化兽药抗生素对分离细菌的敏感程度,现以大肠杆菌为例将该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5.
缓/控释肥料具有减少养分淋失、挥发损失,提高肥料利用率等诸多优点,近年来在国内发展尤其迅速,是今后肥料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介绍缓/控释肥料的概念、分类和质量评价方法,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36.
通过对一家猪场送检的发病猪病料进行了PCR检测,并结合临床症状和病理解剖,确诊为伪狂犬病毒感染,经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7.
在生物进化研究中,海葵的胚胎和幼体是研究二侧对称动物进化祖先较理想的实验动物。以室内实验方法研究了中华仙影海葵的胚胎、浮浪幼虫及幼海葵的发生、发育过程,对各阶段的变化和形态特点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描述,并比较了中华仙影海葵与其他3种海葵的早期发育,揭示了中华仙影海葵从性腺成熟到16触手幼海葵各个阶段的变态过程。  相似文献   
138.
DHI(Dairy Herd Improvement)是牛群遗传改良的基础,是改善牛群素质、提高奶牛泌乳能力和增加社会经济效益的根本措施。DHI可以完善牛场的生产记录体系;加速奶牛品种、良种登记的进程;牛场管理者还可根据DHI报告中反映的信息,对牛群实际状况作出客观科学的判断,以便更好的管理牛场,提高奶牛群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39.
在室内实验条件下,对棉铃虫幼虫取食量测定。结果表明,幼虫一生取食玉米籽粒数量平均为11.325粒,最少为8.375粒,最为多14.75粒,实验数据为棉铃虫为害玉米的损失估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0.
子宫内膜炎是奶牛场的常见病,治疗的药物有多种,为探讨药物的治疗效果,试验选90头患子宫内膜炎的病牛,随机分3组,每组30头牛,第1组(用1次4%聚维酮碘+用2次5%土霉素溶液),第2组(用1次4%聚维酮碘+用2次宫得康),第3组(用3次4%聚维酮碘);子宫灌注给药,3次给药为1疗程。1个疗程后,各组治愈率为23.3%、40.0%、26.7%,有效率为60.9%、72.2%、50%;2个疗程后,各组治愈率为70.0%、83.3%、63.3%,有效率为86.7%、93.3%、86.7%,结果表明:2个疗程对奶牛子宫内膜炎都有较好的效果,以第2组(4%聚维酮碘+宫得康)效果最好,但少数患有子宫内膜炎的牛2个疗程仍难以治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