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10篇
农学   10篇
  13篇
综合类   63篇
农作物   13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61.
棉盲蝽优势种在转Bt基因抗虫棉田的动态分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采用系统调查与面上普查相结合的方法,于2005~2006年将本地种植的转B t基因抗虫杂交棉主栽品种与常规棉进行同比,研究分析了两类棉田间盲蝽象群落的发生与危害、种类与分布比例、消长动态与时空分布、龄期分布与发育进度等方面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随着B t棉种植面积的逐年扩大,棉盲蝽的发生危害也逐年加重;发生在江苏沿海棉区的棉盲蝽优势种主要有绿盲蝽和中黑盲蝽,其中中黑盲蝽的种群比例大于绿盲蝽;棉盲蝽在两类棉田的消长动态与时空分布基本同步,B t棉田的绿盲蝽、中黑盲蝽及棉盲蝽混合种群的总虫量高于常规棉田,其差异均达到0.05显著水平;两种棉盲蝽种群的龄期分布在两类棉田基本相近,发育进度在常规棉田略有提前,但差异达不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62.
发酵床垫料中优势细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选育养猪生物发酵床优势菌种,分析了湖南地区正常运行的发酵床中优势细菌种类,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探讨。从生态养猪模式的发酵床中分离纯化优势细菌,通过形态学、16S r DNA序列分析和同源性比较,鉴定出不同种属的10株细菌,其中5株为芽孢杆菌。菌株耐热试验结果表明,5株芽孢杆菌耐热能力强,能安全度过发酵床发酵过程的高温期。5株优势芽孢杆菌能够产生与猪粪降解相关的酶类,有3株菌对某些病原菌具有抑制作用,对猪安全并有促进生长的功能。  相似文献   
63.
发酵床陈化垫料堆肥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促进发酵床陈化垫料的循环化利用,以陈化垫料为原料,进行了堆肥腐解试验,探讨各种指标在堆肥进程中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两试验组在堆置过程先后经历了升温期、高温期、降温期、腐熟期,温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P0.05);pH均维持在7.5~8.5之间,水分不断降低(P0.05);两试验组堆肥发芽指数保持上升趋势,堆肥至20d时,GI都大于80%(P0.05);堆肥结束时,有机质、总养分、大肠杆菌(MPN)数、蛔虫卵死亡率及重金属指标均达国家有机肥NY 525-2012标准要求。研究结果显示,陈化垫料经高温堆肥后,产品能达到有机肥的要求。  相似文献   
64.
1株畜禽粪便堆肥脱氨除臭菌的筛选及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微生物除臭菌对畜禽粪便中氨气的处理效果,采用富集、平板划线分离法,从堆肥样品中共分离出25株菌株,通过氨气选择性培养基筛选出1株高效抑制氨气的菌株,命名为菌株YS1。根据形态学观察、内部转录间隔区(ITS)rDNA序列同源性比对、系统进化分析对菌株YS1进行多相鉴定,初步鉴定该菌株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结果表明,菌株YS1接种到硝化培养基后反应96 h,NH~+_4-N含量从100.0 mg/L下降至9.4 mg/L,NH~+_4-N的去除率达90.6%,体系总氮削减率达58.6%。在反硝化培养基中反应96 h,NO~-_3-N的浓度由初始的99.3 mg/L下降为17.6 mg/L,降解率达82.3%,体系总氮削减率达35.4%。溶血性试验表明,YS1菌株无溶血性。  相似文献   
65.
长江下游棉区棉盲蝽暴发成因与综合控制关键技术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研究了长江下游棉区在转Bt基因抗虫棉种植前后20多年内棉盲蝽发生程度和种群动态的演变规律,系统探索了近年来棉盲蝽的暴发成因,并在综合分析基础上,提出以合理运用农业措施,创造不利于盲蝽生存的环境条件,抓住棉盲蝽的薄弱环节,运用化学防治的方法科学用药,直接消灭害虫,同时要注重对棉盲蝽成虫的防治,并对受害棉株进行整形改造,提高棉株补偿能力,以减少损失等棉盲蝽综合控制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66.
对盐城两系杂交水稻制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盐城市是"863"生物工程专家认证的两系杂交水稻制种最适区域,有着适宜两系杂交水稻制种的独特气候条件,常年两系制种面积6700hm2左右,占全国两系制种面积的50%以上,成为我国重要的两系杂交水  相似文献   
67.
阐述了耒阳市林业用地和森林资源现状和特点,对征占用林地和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矛盾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耒阳市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征占用林地的需求和建议。  相似文献   
68.
王萍  崔中利  刘标  孙波  曹慧 《土壤学报》2009,46(6):1096-1101
提高土壤微生物的可培养性,获得纯培养微生物菌株,是微生物生态学研究的基础。采用三种培养基对土壤细菌进行分时段计数,以细菌通用引物扩增细菌16S rDNA片段,用限制性内切酶HhaI酶切PCR产物,对酶切图谱进行分型,研究不同培养方法对土壤细菌多样性和可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LB、CSEA、W SA培养基192 h后每g干土获得的细菌数量分别为14.84×107、10.27×107和6.91×107CFU,但微生物多样性指数以W SA为最高,LB多样性指数最低;三种培养基培养的细菌菌群有一定的相似性,LB和CSEA培养基间的Jaccard指数为57.69%,LB和W SA培养基之间为53.13%,而CSEA和W SA培养基的相似性指数达66.67%;16S rDNA测序结果表明,所获得的土壤细菌优势种群在分类方面主要属于γ-和β-变形杆菌以及放线菌亚门,其中某些OTUs中的16S rDNA序列与Burkholderiaceae bacterium、Rhodococcus和Mycobac-terium属具有较高的同源性,推测其细胞能够分泌复苏促进因子,有效地提高土壤细菌的可培养性。  相似文献   
69.
转基因玉米对田间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任振涛  沈文静  刘标  薛堃 《中国农业科学》2017,50(12):2315-2325
【目的】明确转基因抗草甘膦(EPSPS)、抗虫(Bt Cry1Ab)玉米DBN9936对大田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为转基因作物的生物安全提供基本数据。【方法】于2015年玉米生长季,在吉林四平伊通满族自治县实验基地,对比转基因玉米田与对照田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与结构。在田间隔离条件下,采用直接观察法、陷阱法和纵剖茎秆等方法对田间玉米植株、地表和茎秆内的节肢动物数量和种类进行统计,分析比较节肢动物的功能群和多样性指数、优势集中性指数、均匀性指数等,并对节肢动物群落的相似度进行比较。【结果】玉米材料上的节肢动物群落由13目、44科组成。主要害虫是玉米蚜、双斑萤叶甲和亚洲玉米螟;捕食性天敌主要为草蛉、瓢虫和蜘蛛等。转基因玉米DBN9936整个生育期植株上的亚洲玉米螟、棉铃虫等鳞翅目靶标昆虫数量显著低于受体玉米DBN318和常规玉米先玉335;双斑萤叶甲的数量与受体玉米DBN318基本一致,但明显高于常规种先玉335,这体现出品种间的性状差异,而非转基因引起的次生害虫数量增大;其他各组处理田间非靶标节肢动物数量未发现显著差异。转基因玉米DBN9936喷施2倍草甘膦除草剂后2周和4周,对其田间节肢动物种类及数量进行调查,发现与DBN318、先玉335和未喷施除草剂的DBN9936相比,各个功能群内种类和数量上没有显著差异。收获期调查钻蛀性害虫的数量和危害情况,发现转基因玉米DBN9936的蛀孔数、活虫数、隧道长度和穗尖被害数等指标显著低于DBN318和先玉335,表现出对亚洲玉米螟和棉铃虫明显的抗性。转基因玉米DBN9936与非转基因玉米DBN318(对照)和常规玉米先玉335相比,田间节肢动物物种数、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和优势集中性指数等指标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基本一致,无显著差异。无论是否喷施除草剂,转基因玉米DBN9936与受体相比,节肢动物群落相似性指数呈现出逐渐上升并最终维持在高水平的变化趋势,即在生长季各个玉米品种的田间节肢动物群落会由最初的有一定差异逐步趋于一致。【结论】在本研究中,不同地块的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在7月中下旬至8月中旬出现明显的波动,结合气象条件记录和大田观察,可以认为是干旱和双斑萤叶甲暴发而导致群落多样性水平下降,主要体现在优势集中度上升和均匀度下降两个方面。这表明转基因玉米DBN9936田间节肢动物群落结构与受体品系DBN318和常规种先玉335基本相似,与对照相比该转基因玉米对非靶标节肢动物群落影响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0.
过磷酸钙在病死猪堆肥中保氮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不同比例的过磷酸钙添加剂对病死猪堆肥过程中氮素转化和保氮效果的影响,本试验将病死猪尸体、水稻秸秆按一定比例混合后,设置未添加(CK)、添加 5%(T1)和 10%(T2)过磷酸钙 3 个处理,进行了为期 30 d 的堆肥发酵试验。结果表明,各堆体大于 50 ℃的高温均能保持 10 d 以上,满足堆肥无害化的要求;添加初始物料鲜重的 5%和 10%的过磷酸钙对降低堆肥的 pH 值,增加堆肥的铵态氮、硝态氮、全氮含量均具有明显的效果。堆肥结束时,T1、T2 处理的堆肥产品的总氮含量分别比对照高 10.7%、10.1%,保氮效果显著。添加 5%过磷酸钙处理的堆肥产品在第 14 d 时种子发芽指数达 101.4%,高于对照,过磷酸钙促进了病死猪堆肥的快速腐熟。在病死猪堆肥中添加适量的过磷酸钙,可以降低堆体氮的损失,在堆肥工程中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