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4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5篇
  17篇
综合类   34篇
畜牧兽医   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MATLAB在航空遥感图像增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MATLAB软件,对航空遥感图像进行增强处理.比较分析了直方图均衡化、线性扩展和对数曲线、指数曲线扩展方法对农耕地、果园地、林地、牧草地、工矿居民地和道路的增强效果.结果表明,利用MATLAB软件的图像处理功能,能够满足遥感图像的增强处理要求,不仅速度快,方法科学,而且可为航片的判读提供良好的条件,有助于提高判读精度.  相似文献   
52.
秦岭锐齿栎林包括0~60 cm土层的营养元素总储量为182.644 7~394.199 0 t/hm2,土壤层的占97.96~99.39.林分的生物量为131.360~503.822 t/hm2,乔木层占92.1~99.2;植被层营养元素积累量为1 495.016~5 531.803 kg/hm2,乔木层占85.3~98.0.凋落物层现存量和营养元素积累量分别为2.897~33.999 t/hm2和104.339~1 136.536 kg/hm2.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加,其生物量和营养元素积累量  相似文献   
53.
沙棘是我国北方矿区植被恢复重建采用的主要树种之一。沙棘果实含水量是果实利用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叶片含水量又影响沙棘的光合生长。因此,对沙棘果叶含水量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具有一定意义。通过煤矿复垦区沙棘不同林龄与叶位对果叶含水量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林龄沙棘果叶含水量存在显著差异。中国沙棘叶片含水量随着林龄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5 a林龄为其变化拐点;果实含水量变化趋势与叶片含水量相反,呈显著负相关。大果沙棘叶片含水量随着林龄的增加,出现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但降低趋势不明显;林龄为6 a的大果沙棘叶片含水量最高;大果沙棘果实含水量随着林龄的增大,出现先增大后显著降低的趋势;5 a林龄大果沙棘果实含水量最大。2)低林龄和高林龄的中国沙棘叶片含水量<大果沙棘,中林龄中国沙棘叶片含水量>大果沙棘;大果沙棘的果实含水量均>中国沙棘。3)不同叶位沙棘叶片含水量存在显著差异。方位对中国沙棘叶片含水量影响较大,且阳面叶片含水量较阴面高;叶片分布部位对大果沙棘叶片含水量影响较大,且上部叶片含水量显著>中下部。同一方位,中国沙棘在上部东南方向叶片含水量显著<大果沙棘,而在下部东南方向则显著>大果沙棘;阴面的中国沙棘叶片含水量<大果沙棘,阳面反之。  相似文献   
54.
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鳞翅目森林昆虫区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黄土高原南部的渭北沟壑区退耕还林还草后的昆虫区系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试区有鳞翅目森林昆虫31科174属253种,其中蛾类26科137属197种,蝴蝶类5科37属56种;古北界、古北-东洋跨界种类是该试区鳞翅目昆虫区系的主要组成类群;试验区鳞翅目昆虫区系组分具有过渡性、多样性特征,并且这些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受人工植被类型的影响。  相似文献   
55.
陕西省吴起县1998年确立了封山退耕的战略,并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县。实施退耕还林后,吴起现有种子植物56科160属235种。其中裸子植物3科3属3种,被子植53科157属232种。中国特有属2个,包含中国特有种2个。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包括了种子植物科的8个分布类型和2个变型,以及种子植物属的14个分布类型和11个变型。温带成分构成了本区系的主体,本区系属于温带性质。同时本区系又有丰富的热带亚热带成分,具有明显的热带亚热带向温带过渡性。  相似文献   
56.
[目的] 定量评估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为区域生态建设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采用GIS空间分析法与InVEST模型相结合,研究2000—2020年黄土丘陵沟壑区土地利用及碳储量变化。[结果] ①研究区2000—2020年耕地转为林、草地面积分别占耕地转出量的20.75%,86.56%,区域林、草地覆盖率增加了1.76%; ②退耕还林工程显著提升了黄土丘陵沟壑区碳汇功能,碳储量由2000年的8.22×108 t增长至2020年的8.26×108 t,2010年碳储量达到峰值,为8.35×108 t; ③研究区净增加碳储量远远抵消了碳流失量,其中还林还草的碳储量贡献率最大,分别是38.82%,22.58%。[结论] 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区域生态系统碳储量具有显著的正面作用,林、草地建设均可增强生态系统碳储存服务。未来研究应重点关注生态修复工程的碳汇贡献,科学管理林、草植被,提高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57.
在控温控湿条件下 ,盆栽试验测定 1年生沙棘苗木蒸腾耗水 ,研究结果为 :不同土壤水分处理 ,生长季节沙棘苗木蒸腾速率日变化一般为单峰曲线 ,峰值多出现在 12∶0 0~ 14∶0 0时 ;含水量处理Ⅰ、Ⅱ、Ⅲ和Ⅳ苗木蒸腾速率的均值分别为 4 0 2 4 2 1± 0 4 5 2 5 7、2 92 172± 0 30 6 18、2 790 4 9± 0 346 76和 2 9333±0 384 71mmolH2 O m 2 s 1。沙棘苗木蒸腾速率季节变化出现两次高峰 ,第一次多在 7月 ,而第二次则在 9~10月。生长季节沙棘苗木单株累计蒸散耗水量随季节呈线性增加 ,土壤水分处理Ⅰ、Ⅱ、Ⅲ和Ⅳ苗木累计蒸散耗水量分别为 173 114 4、14 1 5 0 86、12 0 732 8kg和 5 7 75 10 1kg ,水分利用率分别为 0 2 810 2 8、0 198182、0 19170 9g/kg和 0 2 730 77g/kg。生长季节苗木单株蒸散耗水量呈单峰曲线 ,其耗水高峰期多出现在 7~ 8月 ;蒸发耗水量 6月最高 ,之后随着生长进程而逐渐降低 ;蒸腾耗水量的季节变化也表现为单峰曲线 ;生长季不同月份 ,蒸散耗水量、蒸发耗水量和蒸腾耗水量皆随土壤含水量的降低而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58.
对秦岭西段南坡锐齿栎林营养元素的生物循环研究表明,锐齿栎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量为137.9648~260.9673T/ha,乔木层占总生物量的88.6~96.0%。系统营养元素的总贮量为306.8065~316.6865T/ha(包括0~60cm 土壤),其中土壤占98.4~99.4%,林木仅占0.55~14.3%。30龄锐齿栎林乔木层的生物量及营养元素积累量分别为192.9180T/ha、2771.3809kg/ha,营养元素分配到同化器官较多,且各营养元素积累量在各器官的相对分配各不相同。30龄锐齿栎林营养元素的年吸收量、存留量和归还量分别为362.736、133.261和229.475kg/ha,平均归还率为0.633。吸收量和存留量的大小顺序均为:Ca>N>K>Mg>P,归还率的大小顺序为:Ca>N>K>Mg>P>K。采伐锐齿栎林时应将枝、叶、树梢等保留林地,适当处理加速其分解,使营养元素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59.
代料香菇接种季节的确定影响到劳动力是否充足,代料香菇生产时间和养菌时间的长短,生产规模的大小,制袋成品率,成本大小和菇形的好坏,产量和质量及经济效益的提高;对提高商洛市代料香菇生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0.
用国民经济评价法、土地级差收入理论和劳动节约理论等方法较为系统科学地评价了黄土高原渭北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模式示范区的综合效益,示范区4年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分别达到2637.28万元、8221.39万元、2.92亿元,综合效益达4.0亿元,而且丰富了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提高了系统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