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6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3篇
  9篇
综合类   56篇
农作物   31篇
水产渔业   32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张京红  高峰  官满元  刘少军  张忠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7211-17212,17218
2009年10月22日受热带低压、低压槽和冷空气共同影响,海南岛出现强降水天气过程,东线高速公路发生多处滑坡地质灾害。通过对滑坡成因进行分析,得出了东线高速公路发生多处滑坡是在特定地形条件、大风和暴雨等气象因素共同作用下滑动失稳的滑坡。其中热带低压产生的强降水和大风力,是诱发东线高速公路暴雨型滑坡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02.
选择台风灾害多发区的海南岛作为研究区,通过对台风灾害成因的分析研究,在台风灾害形成环境背景和台风灾害数据库的基础上,利用统计方法确定评估模型中的各类参数。运用可拓理论建立海南岛台风灾害评估可拓模型,并以0907号台风"天鹅"为例检验其实际应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3.
海南岛万泉河流域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应用灾害风险形成的理论和方法,通过统计万泉河流域基本气象站1961—2011年的降水资料,实现了对自动站降水数据的估测及历史数据的延长,应用趋势面残差法获取了致灾因子危险性的空间分布,并选取了适合评价小流域暴雨洪涝灾害敏感性、易损性和防灾减灾能力的空间指标,对流域的灾害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万泉河流域暴雨洪涝灾害的危险性分布为西部高于东部,东部的大部分地区处于中等以上风险区,西部则多处于次低以下风险区。东部地区以嘉积县为中心的部分区域的风险为最高,北部岭口镇、翰林镇和大路镇也处于风险高值区。  相似文献   
104.
基于GIS的海南岛台风灾害致灾因子危险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海南岛台风灾害致灾因子危险性进行分析。[方法]以自然灾害评价的理论和方法为出发点和支撑点,选取台风灾害发生较为严重的海南岛为研究对象,采用1949~2009年台风灾害数据库相关资料,以台风致灾因子发生的频次、日最大降雨量、台风的大风潜在破坏力为评价指标,建立台风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GIS技术绘制海南岛台风灾害致灾因子危险性区划图,并进行等级划分。[结果]台风在海南岛发生较为频繁,其年际变化无一定的规律性,月际变化主要发生在6~10月份。台风登陆频次高危险区主要分布东部沿海一带;年均日降雨量呈现由中部山区向四周递减的规律;台风潜在破坏力的高危险区出现东部、南部、西部沿海;低危险区主要出现在中部地区;海南岛台风灾害综合致灾因子危险性由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逐渐减小,各等级分布面积呈现低危险区〉中等危险区〉较高危险区〉次低危险区〉高危险区。[结论]该研究为政府部门统一组织和指挥防灾救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5.
研究大风极值分布的重现期是客观预估橡胶风害强度的有效方法。根据海南岛橡胶种植区1981—2010年逐日最大风速数据,采用极值Ⅰ型算法,模拟了海南岛5、10、20、30、50年一遇最大风速值分布,通过风力与橡胶风害等级表,推断了不同重现期内海南橡胶风害损失分布。结果表明,在5、10、20、30、50年一遇的重现期风速条件下,海南岛橡胶风害损失分别在5%~16%、10%~24%、16%~33%、16%~33%、24%~45%之间,而且分布范围在空间上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6.
橡胶风害是海南橡胶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针对国内关于橡胶树风灾的机理性研究相对较少的情况,在参考树木风害机理模型GALES的基础上,根据橡胶树受力情况,从空气动力学和结构力学角度出发,建立了海南橡胶林风灾评估模型,该模型主要包括橡胶树断、倒模型,能定量确定橡胶树断、倒的临界风速条件。通过检验,该模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模型结果可为开展海南岛橡胶风害防御提供决策依据。由于建立的模型参数多采用经验值,模型仍需不断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7.
革胡子鲶具有耐低氧、耐高温、食性广、抗病力强,生长速度较快等优点,但耐低温能力较差,一般在水温降至12℃时即停止摄食,水温为6.5—7.0℃时易死亡。笔者经过多年的革胡子鲶生物学特性研究,认为该鱼在人工繁殖及幼鱼的培育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8.
不同药剂处理对山药种茎的贮藏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生产上,山药采用无性繁殖,主要用种茎进行繁殖。山药从收获到种植需要经过几个月的贮藏时间,种茎在贮藏过程中极易发生腐烂,大大制约了山药产业的发展。为了减少山药种茎在贮藏过程中的损失,以山东省主栽品种‘大和长芋’为试材,在室温条件下研究了不同药剂处理下山药种茎的腐烂情况。结果表明,25%咪鲜胺乳油和30%乙蒜素乳油处理过的山药种茎腐烂霉变率为0,没有腐烂现象,效果最好。乙蒜素具有强腐蚀性,高浓度乙蒜素会腐蚀山药,建议生产上使用咪鲜胺处理山药种茎。  相似文献   
109.
蛋白磷酸酶PP-1c在不同倍性鱼6种组织中的分化表达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异源四倍体鲫鲤及其二倍体父/母本(湘江野鲤/红鲫)和子代三倍体湘云鲫等为实验材料,运用Western-blotting技术及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等实验手段,分析了PP-1的催化亚基在上述不同倍性鱼体内的表达模式:蛋白水平检测发现PP-1c在不同倍性鱼的大脑、心脏、肌肉、肾脏、肝脏和性腺6种主要器官组织中均有表达,且不同的组织中显示了明显的差异表达模式,而PP-1c在这4种不同鱼的肌肉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更显著,其中在异源四倍体鲫鲤中表达最低,在父/母本红鲫中的表达水平相对较高,子代三倍体湘云鲫中的表达最高,这种差异性可能从生化的角度说明了子代与父母本之间的变异性。免疫荧光组化实验结果显示,从整体水平来看,4种不同鱼的同一组织中,PP-1c的表达模式是非常相似的,这可能从蛋白和细胞的水平说明了异源四倍体鲫鲤与其二倍体父/母本及子代三倍体湘云鲫之间的遗传相似性。但对于同一组织的不同细胞的具体表达部位是有差异的,具有细胞特异性。  相似文献   
110.
基于3S技术的热带林业信息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尝试着利用3S技术创建的数字林业综合信息系统体系,主要是以森林资源的动态监测、灾害监测、林地的变化监测以及森林的资源管理等的功能研究为出发点,结合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实际,建立一套基于GIS为平台的林业管理信息系统,为热带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