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3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403篇
林业   108篇
农学   333篇
基础科学   273篇
  78篇
综合类   1404篇
农作物   97篇
水产渔业   75篇
畜牧兽医   474篇
园艺   93篇
植物保护   9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99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129篇
  2015年   167篇
  2014年   305篇
  2013年   260篇
  2012年   230篇
  2011年   178篇
  2010年   229篇
  2009年   279篇
  2008年   291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67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51.
【目的】基于GIS技术,快速、准确地实现渭北黄土高原小流域范围内立地类型的划分。【方法】以地处黄土高原南缘残垣沟壑区复杂地形的永寿县永平乡为试验区,采用相对位置指数法提取地形部位信息,利用数字高程模型(DEM),对研究区地形部位在空间上的相对位置进行了定量化,结合坡向和坡度因子进行立地类型划分,最后利用现地立地因子信息样点对分类结果进行验证。【结果】利用上述方法将地处黄土高原南缘残垣沟壑区复杂地形的永寿县永平乡划分成19种立地类型,并对其面积进行了统计;经与实地立地类型划分结果进行比对,显示本研究方法的划分结果精度达92%。【结论】借助GIS技术不仅能快速地在小流域内实现该区域立地类型划分,而且精度高,能够为当地林业生产信息化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52.
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柑橘黄龙病病情诊断及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柑橘黄龙病(Citrus Huanglongbing,HLB)是一种无法根治且易扩散的病害,建立柑橘黄龙病病情诊断及分类的方法,以及时发现并去除病株,防止感染其他果树。【方法】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利用最小噪声分离变换进行降维去噪、像元纯净指数获取纯净像元并建立训练集,通过Fisher判别法对柑橘黄龙病病情进行鉴别并分类。【结果】通过对训练集设置适当的门限值,柑橘黄龙病病情识别正确率达90%以上。【结论】利用高光谱技术进行柑橘黄龙病病情诊断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53.
本文对区域自动站实时资料质量控制系统的研究,通过对其进行需求分析,进而设计与开发质量控制系统,从而实现实时资料质量控制系统的有效性,进而达到相应的效果,为预报服务提供相应的质量保障。  相似文献   
954.
灌溉模式和供氮水平对水稻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以Ⅱ优838为材料,湖北潮土为供试土壤,通过2年稻麦轮作柱栽试验研究了2种灌溉模式(FW: 土表淹水3 cm; CW: 保持土壤湿润但土表不积水)和4个供氮水平(N 0、126.0、157.5、 210.0 kg/hm2)对水稻地上部干物重、 氮素积累量、 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溉模式和供氮水平对水稻产量、 地上部氮素积累量和氮素利用效率均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影响(P0.01)。其中,淹水处理下水稻产量、 地上部氮素积累量、 水稻氮素农学利用率、 氮肥吸收利用率、 氮肥偏生产力和氮素生理利用率显著高于控水处理;地上部生物量及氮素积累量随供氮水平的提高而增加趋势明显; 氮肥农学利用率、 氮肥偏生产力和氮素生理学利用率均表现为随施氮量提高而下降的趋势,但减氮25%处理(N 157.5 kg/hm2)与常规施氮量处理(N 210.0 kg/hm2)间的差异并不显著。综合分析水稻产量与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各项指标,在8个供试处理中,淹水灌溉模式并减氮25%的处理为值得推荐的稳产高效水氮运筹模式。  相似文献   
955.
水稻稻瘟病防治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32,自引:7,他引:25  
稻瘟病是水稻三大病害之一,生产上对稻瘟病的防治没有特效的方法。为了对未来水稻稻瘟病在生产实际应用上提供一些参考,分别从化学防治、抗性品种培育、生物防治、栽培管理方法等方面概述了水稻稻瘟病防治方法相关研究进展。分析了化学防治、抗性品种、生物防治、栽培管理在生产应用上的利弊,指出了抗性品种选育、合理栽培管理技术和高活性生物农药三者综合利用将是防治水稻稻瘟病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956.
【目的】研究高产密植条件下不同行距配置对冬小麦茎秆形态结构、生理及产量的影响,为冬小麦稳产和高产栽培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于2013-2015年度连续2个小麦生长季,以高产冬小麦品种百农207为材料,在375万株/hm2基本苗下,设置13.3cm(R1)、16.7cm(R2)、20cm(R3,传统行距)和23.3cm(R4)4个行距处理,研究行距配置对冬小麦茎秆形态结构、基部节间C/N值和田间倒伏情况及产量的影响。【结果】相对于传统行距R3,适当缩小行距可使相同生育时期小麦的群体总茎蘖数增多,茎秆基部节间和穗下节间的粗度和壁厚增大,机械强度提高,维管束数量增多、面积变大,C/N增高,田间倒伏程度降低,植株抗倒能力增强。就产量而言,行距适当变窄虽然降低了百农207的穗粒数,却能提高成穗数和千粒质量,致使产量提高,其中以行距R2的产量最高。2个连续生长季,行距R2的平均实际产量分别比R3和R4提高6.7%和10.85%。通过适当缩小行距能够使小麦植株分布均匀,竞争减弱,使产量构成因素实现最佳配置,从而获得较高的产量。【结论】综合考虑籽粒产量和茎秆特性,行距R2(16.7cm)处理是本试验条件下兼顾高产与抗倒伏的最佳行距配置。  相似文献   
957.
【目的】研究中亚热带山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MBP)的含量特征。【方法】在地处中亚热带地区的湖南长沙大山冲选取6种土地利用方式(杉木人工林、次生林(马尾松+石栎针阔混交林、南酸枣落叶阔叶林、石栎+青冈常绿阔叶林)、毛竹林和弃荒地)的样地,分别采集其0~15cm和15~30cm土层土壤样品,测定其MBP、全磷(TP)、有效磷(AP)、有机碳(SOC)、全氮(TN)含量,并测定样地的凋落物量和细根生物量,分析MBP与土壤养分(C、N、P)、凋落物量、细根生物量之间的关系。【结果】(1)6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MBP含量均表现为0~15cm土层高于15~30cm土层,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MBP含量差异显著,毛竹林最高,杉木人工林最低。(2)同一土层,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TP、AP含量差异显著,弃荒地、毛竹林较高,杉木人工林最低。(3)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MBP占TP含量百分比差异显著,毛竹林最高,其次是次生林、弃荒地,杉木人工林最低。(4)整个研究区土壤MBP与SOC、TN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TP、AP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杉木人工林、次生林土壤MBP与SOC、TP、AP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但与凋落物量、细根生物量相关性不显著。【结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TP、SOC、TN含量的差异是导致土壤MBP含量差异的主要因素,人为活动(如施肥、耕作措施)是导致土壤MBP含量差异的直接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958.
苗床添加EM菌肥对烟草幼苗生长及抗逆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苗床添加EM菌肥对烟草幼苗生长发育及抗逆酶活性的影响,以探索培育烟草壮苗的新措施。【方法】以红花大金元和云烟85为供试材料,采用室内模拟试验,研究烟草育苗基质中添加不同质量分数EM菌肥(0(T0),5%(T1),10%(T2),15%(T3))对烟草幼苗根系形态及活力、生物量和抗逆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添加EM菌肥后云烟85幼苗总根长、平均直径、总根体积、总根表面积及红花大金元总根长较对照均显著增加,随添加菌肥质量分数的增加,云烟85平均直径、总根体积、总根表面积增幅不明显;不同径级根系总长表现为≤3mm细根增幅显著;EM菌肥显著提高幼苗根系活力,红花大金元以T2最强,平均达425.45μg/(g·h),增幅74.0%,T3、T1其次,而云烟85表现为T1T2T3T0。添加EM菌肥后,红花大金元幼苗总生物量以T2(881.1mg/株)最大,增幅57.5%,云烟85总生物量随菌肥质量分数的增大有增加趋势。添加EM菌肥后烟草幼苗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显著增强,T2各酶活均达最高或次高。不同烟草品种对EM菌肥的响应存在差异,EM菌肥处理后红花大金元根系活力、抗逆酶活性增幅均大于云烟85,尤以叶片抗逆酶活性的表现更为突出。【结论】育苗基质中添加质量分数10%的EM菌肥可显著提高红花大金元和云烟85幼苗根系活力,促进细根生长,增加幼苗干物质积累,增强幼苗抗逆性,建议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59.
从监测实施、现实需求等实务角度分析影响青少年体质监测的主客观问题,提出要避免信息与事实偏离,一味地关注体质监测中段的测量与数据上传,而忽略监测前期的学生认知教育和后期的干预实施。要重视体质评价的实效性及个体差异性,在确保青少年有兴趣、有时间、有氛围的前提下,努力提高其健康认知,运动投入及健康促进行为,并加大体制改革深度和干预措施的执行力度,以此改善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60.
中职学校的学生存在综合素质不高,行为习惯和心理上存在承受能力较弱、依赖性较强、逆反心理较重等方面的缺陷,把其作为独立群体,对其人格特质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把广东省理工职业技术学校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不改变原来的生活方式,实验组每周增加2次登山运动,每次运动时间为90min,强度控制在心率130~150次/ min,实验周期18周。实验前后利用卡特尔16PF量表分别测试人格特质,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实验组16PF人格因素中的乐群性、稳定性、恃强性、有恒性和敢为性得到显著提高(P﹤0.05),表现为具有良好的团队意识,情绪稳定而成熟,能面对现实、独立积极,养成敢于担当的良好品质;怀疑性降低(P﹤0.01);表现为依赖随和,易与人相处,改变了怀疑刚愎,固执已见的不良习惯;登山运动项目能够增强体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从而促进身心全面发展;登山运动作为运动处方应用于塑造中职学生人格特质等有一定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