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4篇
  6篇
综合类   19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 毫秒
21.
西安市蔬菜种植区土壤属性的空间变异与肥力适宜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西安市蔬菜区土壤属性空间变异与肥力适宜性进行评价,为相关部门土壤培肥和蔬菜种植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选择与蔬菜生长密切相关的土壤pH值、电导率、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六个指标,利用半变异函数进行空间变异分析,应用模糊综合法计算土壤肥力适宜性指数(SFI),对SFI进行Kriging插值,采用等间距法划分等级,并对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半变异函数能较好的拟合蔬菜区土壤空间变异特征,人为施肥成为影响土壤电导率、碱解氮空间变异的主要因素,土壤pH值和其他养分则同时受到结构性因素和随机性因素的作用。[结论]西安市蔬菜区土壤肥力适宜性处于中等较好水平,限制蔬菜生长的主要因素是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临潼区东南部,鄠邑区、周至县北部地区以及长安区和鄠邑区北部交界处蔬菜区土壤肥力有待提高,菜农需要采取措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补施氮肥。  相似文献   
22.
通过对西安市无公害蔬菜生产现状的调查,从生产技术、行政管理、宣传教育、市场销售等方面对无公害蔬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刻分析,提出了推进标准化生产、完善检验检测体系、健全质量追溯体系、加强农资安全监管、确保优质优价、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等切实可行地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23.
检测地下水中无机物和嘧磺隆含量,并进行嘧磺隆对蔬菜毒性效应的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地下水嘧磺隆污染对大白菜和莴苣生物学性状有明显影响,大白菜叶片变黄,株高与幅宽两项指标均小于对照。莴苣新叶皱缩、扭曲,失绿变黄,老叶枯黄下披,植株生长迟缓,受害严重者死亡。污染区井水处理的莴苣株高、根长、茎粗、叶片数、叶片总面积均比对照降低;对大白菜、莴苣叶绿素及电导率的测定结果表明,污染区井水处理会使其叶绿素含量下降,电导率增大;污染区地下水中的嘧磺隆明显降低了大白菜和莴苣的产量,方差分析差异显著或极显著。  相似文献   
24.
西安市郊区日光温室大棚番茄施肥现状及土壤养分累积特性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调查了西安市郊区100余个日光温室栽培番茄的施肥现状,并采集了60个日光温室土壤剖面样品,测定了土壤养分及盐分含量。结果表明,当地番茄的氮磷钾化肥的平均施用量分别为N 600 kg hm-2,623 kg P2O5hm-2和497 kgK2O hm-2。过量施肥特别是过量施用磷肥比较普遍。日光温室土壤0~20 cm和20~40 cm土层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均明显高于露地。不同地点日光温室土壤0~10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及土壤电导率存在差别,但其含量均高于露地土壤,其中日光温室土壤0~10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较露地的增加幅度在127%~433%之间。由于研究地区土壤多发育在河流冲积物上,地下水位埋藏浅,土壤质地相对较粗,因此,不合理施肥引起的土壤养分累积及损失,以及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25.
对韭菜氮肥施用品种、氮肥最佳使用量和氮、磷、钾合理配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韭菜适宜施用的氮肥品种为硫酸铵和尿素,碳酸氢铵、硝酸铵和氯化铵增产效果较差。在中等肥力石灰性土壤上,露地栽培的韭菜适宜的氮、磷、钾肥用量为:每hm2纯N450-530kg,P2O5378kg,K2O440kg,N:P2O5:K2O=1:0.77:0.90。  相似文献   
26.
27.
28.
为了摸清西安市农田面源污染现状及其特点和规律,并提出防治措施,采取清查与普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按一定抽样比例确定的典型农户使用化肥、农药、农膜及农作物秸秆处理情况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西安市农作物总的氮、磷、钾施用比例(1:0.71:0.19),与旱地农作物需求的最佳比例(N:P:K=1:0.32:0.59)相比,明显不够合理,粮食、蔬菜、果树在施肥上存在偏重施用氮肥和磷肥,而钾肥施用量明显偏低等问题;农药用量与一般推荐用量相比,超标7.3%~33.3%;农作物秸秆年生产量320万t左右,约有22%的秸秆被当做燃料焚烧或田间焚烧;地膜年用量为1800.16 t,残留量为531.93 t,残留率为29.5%。从调查分析结果来看,化肥施用结构、用量、比例不够合理,农药用量明显超标,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不高,农膜回收率较低,这些问题是导致农田面源污染的重要因素,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治理。  相似文献   
29.
玉米收获后以10 cm×10 cm网格采取1.0 m×1.0 m范围内0~20 cm土样,测定Olsen-P含量、DTPA提取态和全量Cu、Mn、Pb和Zn,并研究磷与重金属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土壤Olsen-P的变化范围为3.3~38.5 mg/kg,平均值为9.6 mg/kg,变异系数为49.87%;Olsen-P在采样区的南北边缘含量较高,空间变异是结构性因素和随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Olsen-P与DTPA态Cu和Pb之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DTPA态Mn和Zn的相关性不显著(P0.05),全量Mn、Pb和Zn与Olsen-P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以上结果说明,玉米生长期间追施水溶性磷肥导致土壤Olsen-P的空间变异发生变化,磷肥施用导致部分Cu和Pb有效性下降、全Mn、全Pb和全Zn含量上升。  相似文献   
30.
地下水中嘧磺隆污染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研究了嘧磺隆对5种蔬菜及小麦、玉米的生物学性状、叶绿素含量、叶片浸出液电导率、生物学产量的影响,证明嘧磺隆对农作物的污染程度与其在地下水中的含量及作物种类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