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35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24篇
  11篇
综合类   59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56篇
园艺   21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马铃薯种薯机械排种离散元仿真模型参数确定及验证   总被引:8,自引:8,他引:0  
为方便利用离散单元法优化勺链式马铃薯排种装置的排种性能,该文通过试验、参考文献测定和计算了马铃薯基本物理参数(密度、弹性模量、泊松比和恢复系数);利用自制的马铃薯静摩擦系数测定装置测定了种薯间、种薯与钢板、种薯与塑料之间的静摩擦系数分别为0.452、0.445和0.517;通过斜面法测定种薯与钢板、塑料的动摩擦系数分别为0.269、0.303。由于通过颗粒堆积法建立的种薯在外形尺寸和质心上与实际薯有一定误差,因此,以种薯堆积角为目标值,通过改变仿真种薯模型的动摩擦系数建立回归模型,预测的种薯间动摩擦系数为0.024;为检验所确定种薯仿真模型参数的可靠性,通过切片造型法构建马铃薯种薯(球形、椭球、不规则)模型,采用确定的参数进行马铃薯堆积角仿真试验,并与试验堆积角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马铃薯仿真与试验堆积角相对误差为1.33%;以勺链式马铃薯排种装置为研究对象,对比仿真和台架试验排种性能指标结果表明,马铃薯仿真与试验相对误差为9.16%,空种率相对误差为6.20%,其相对误差均小于10%;仿真与试验重播率、空种率满足GB/T 6242-2006《种植机械马铃薯种植机试验方法》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212.
新形势下,提升协同创新能力是促进科技创新发展的关键。文章结合国家半干旱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半干旱中心")的有益实践,提出了优化学科结构,突出学科特色;培养引进人才,打造协同创新团队;加强科研条件平台建设,推进共建共享共用;开展科研合作,强化项目联合攻关;组建创新联盟,拓展协同创新渠道等提升协同创新能力应当把握的5个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13.
针对目前肉牛羊养殖方捆秸秆加工存在的生产率低、加工质量差、劳动强度高、安全性差等问题,设计出以搅切刀为主要粉碎部件的9FF-100型方捆秸秆专用高效粉碎机.经过样机试验得出,9FF型方捆秸秆专用高效粉碎机具有粉碎效果好、生产率高、能耗低、人工劳动强度低的特点.该设备的研制推广,为现阶段牛羊养殖中草料加工关键问题的解决提...  相似文献   
214.
该文对设置在世界银行贷款“贫困地区林业发展项目”(FDPA)河北省新造经济林地上的水土流失定位观测点连续4 a的观测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造林施工会导致造林地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造林当年和次年,从造林后第3年(或第2年)起,土壤流失量迅速减少,以后逐渐消失。高强度的整地作业是造成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建议改变大强度造林清场、整地和幼林抚育作业方式,以减少或消除造林地的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215.
【目的】研究薰衣草和薄荷的废弃秸秆作为蔬菜育苗基质的可行性。【方法】对2种香料植物废弃秸秆进行粉碎和发酵,发酵完成后,分别对发酵后2种植物秸秆进行复配,以番茄为试验作物进行育苗试验。【结果】2种秸秆的发酵45℃以上高温均持续36 d以上,含有丰富的易降解有机物;发酵结束的薰衣草和薄荷秸秆的有机质和营养元素含量较高,其中有机质含量分别达到709.8和688.4 g/kg,全氮、全磷、全钾总含量分别达到3.60%和5.33%,速效磷的含量分别提高了15.57%和19.72%,速效钾的含量分别提高了55.10%和123.50%。与珍珠岩、蛭石复配后的2种秸秆基质的理化性状均在适宜的无土栽培基质的范围内,复配后的2种秸秆基质和复配后的草炭基质对番茄的出苗率、生长指标和幼苗质量等无显著差异,复配后的2种秸秆基质,薄荷秸秆基质在番茄育苗效果表现更优。【结论】2种香料植物秸秆作为蔬菜育苗基质的有机原料可以在生产上应用。  相似文献   
216.
针对传统光电式马铃薯排种监测系统因抗尘、抗振能力差所导致的可靠性偏低问题,该研究通过构建空间电容传感器并基于排种过程获取电容变化量信息进行排种状态监测。本文首先进行了理论推导,证明了通过最大净电容变化量信号对马铃薯排种状态判别的可行性;然后,在典型马铃薯播种机基础上采用Maxwell完成了空间电容传感器建模和电容值变化范围确定;通过恒温恒湿环境种薯运动模拟台架试验,获得温湿度影响回归模型,使不同条件下的测量数据可以自由转化。进一步研究发现,同一品种、不同大小种薯对应的最大净电容变化量与其质量之间线性关系明显,并提出一种基于空间电容传感器测量种薯质量获取排种状态识别策略。基于该理论构建的台架试验表明,该系统空间电容测量误差小于1%,种薯质量获取误差小于3%;试验范围内的漏播均可被准确判定;由于试验种薯的不规则性较大,2.33%的正常单粒排种被误判为重播,而2.78%的重播被误判为正常,故系统排种状态识别的准确率依然较高。本文所述方案可一次性完成正常、漏播及重播判断,可为马铃薯排种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17.
<正>从门头沟城区往西45公里,在北京最大的林场——京西林场,有一片面积达到7557亩的落叶松林,分布于斋堂山、千军台、曹家铺,结合大安山林场的落叶松林,形成了“万亩落叶松林”,这也是华北地区最大的落叶松林。这片林场最早来源于二十世纪50年代开始修建的“坑木林”,从二十世纪80年代开始经过抚育,逐渐发展为现在秋季紧凑密实的“秋季金黄林”。从门头沟城区到京西林场的路程并不太长,但是从城市到山林之间的转换却是一种强烈的心理感受。当记者乘坐皮卡车沿着3米多宽的土石路上山时,身体感受到轻微的颠簸和震动,  相似文献   
218.
本研究基于青藏高原东北部高寒草甸化草原设置的控制放牧试验,测定牦牛单牧(YG)、藏羊单牧(SG)、牦牛藏羊1∶6混牧(MG1∶6)、牦牛藏羊1∶4混牧(MG1∶4)、牦牛藏羊1∶2混牧(MG1∶2)和禁牧对照(NG)下禾本科、莎草科、豆科和杂类草的C,N,P含量并计算分析其计量特征。结果表明:各放牧处理增加了禾本科和莎草科的N含量,降低了杂类草的C含量,此外仅YG处理增加了莎草科的P含量;各放牧处理降低了禾本科和莎草科牧草的C∶N,除YG降低了莎草科的C∶P和N∶P以外,其他放牧处理增加了C∶P和N∶P;不同放牧方式下各功能群C∶N,C∶P,N∶P与N,P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性(P<0.05)。依据中度放牧干扰下植物超补偿性生长的机制和植被生长速率假说,YG促进了莎草科物种的生长,同时也表明N、P在促进植被更新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高寒草地植被生长重要的限制性元素。  相似文献   
219.
氮循环在草地生态系统的各种元素转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放牧是对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最主要的利用方式之一,家畜可以通过采食、践踏和粪尿排放对氮循环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草地生态系统的功能。本文利用Cite space软件,对CNKI和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收录的2001~2021年期间关于放牧对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氮循环的影响方面的文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国内外在放牧对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氮循环方面的研究呈不断上升趋势,英文文献的发文量较多,且多发表在具有影响力的高级期刊上。经关键词聚类和突现分析发现,适度的放牧能够保持较高的植物多样性,增加氮的矿化速率,且对轻度退化的草地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过度放牧使土壤容重增加,土壤透气性减弱,反硝化速率降低,最终导致土壤总氮含量下降。在放牧制度方面,与连续放牧相比,划区轮牧或者季节性休牧下的草地,植物均匀度、土壤含水量、全氮、全磷等均有所增加。经关键词突现分析发现,该领域的研究正在发生由地上部分到地下部分、由宏观到微观研究的转变,预测在未来的几年放牧对高寒草地地下生态学的研究会成为一大热点。  相似文献   
220.
参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氨基酸的测定》(GB 5009.124-2016),对其方法改进后测定了大白桩菇子实体中17种水解氨基酸含量,并进行了方法学验证分析。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测定方法具有线性关系良好、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回收率高的特点,可用作大白桩菇中17种水解氨基酸的测定。经测定,大白桩菇子实体含有17种水解氨基酸,总量为132.11 mg·g-1。其中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3.08%,药用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67.28%,必需氨基酸指数为69.96,营养指数为34.36。可见大白桩菇是一种氨基酸分布均衡且营养价值较高的高蛋白食用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