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6篇
林业   80篇
农学   57篇
基础科学   52篇
  23篇
综合类   334篇
农作物   64篇
水产渔业   64篇
畜牧兽医   219篇
园艺   51篇
植物保护   4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接种不同浓度松材线虫的黑松光谱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光谱学进行植物病害的早期诊断是近年来植物病害监测预警研究的一个热点。本试验采用人工接种不同浓度松材线虫的方法,研究了野外健康黑松不同发病阶段黑松松针的反射光谱特征曲线,分析了多个光谱特征参数。结果表明:绿光波段(500~560 nm)和近红外波段(750~900 nm)反射光谱曲线对松树发病程度有一定的指示作用;红边(680~780 nm)位置蓝移、绿峰(510~580 nm)反射高度及红谷(640~700 nm)吸收深度降低、红边斜率减小等光谱特征参数的变化能够很好地反映松树的感病情况。本研究结果可为利用高光谱遥感技术进行松材线虫病监测与预警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2.
本文对山东济南商河保护地红掌上发生的1种细菌性病害进行了病原鉴定。通过对红掌上分离的病原细菌进行形态观察、染色试验、致病性测定、生理生化性状等常规细菌鉴定技术,结合细菌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该红掌细菌性叶斑病的病原菌为黄单胞菌属地毯草黄单胞菌柑橘致病变种(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cit-ri)。  相似文献   
123.
研究了湿地松苗期的地理变异,按照这些变异将美国湿地松进行了全分布区范围内的初步分类,为今后湿地松的树种改良和科学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4.
为了解西宁市马铃薯(大西洋)PVX、PVY、PLRV这3种病毒的发生情况,从该地区采集了270份叶片样品,应用DAS-ELISA法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表明,有26份样品为PVY阳性,此样品中PVY病毒感染率高达9.63%,由此可推测出该地区大西洋品种马铃薯被PVY病毒感染较为严重;有1份样品为PLRV阳性,其感染率为0.37%,说明该地区种植的大西洋品种马铃薯被PLRV病毒感染并不严重;在本次检测中没有出现PVX阳性,其病毒感染率为0,说明该地区大西洋品种马铃薯极不容易被PVX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125.
正种子是农业生产中一种特殊的、不可代替的重要农业生产资料,是农业科技的特殊载体,种子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社会稳定。当前随着新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简称《种子法》)、《农作物种子标签和使用说明管理办法》的颁布实施,文山市种子管理体系运行机制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对保障全市粮食安全,种子产业健康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仍然存在未备案经营销售、未审先推、档案不健全、标签标注不规范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6.
127.
将200只1d龄雏鸭随机分为2组,攻毒试验组150只,对照组50只,自由采食,预饲7d。8d龄时按100ELD50感染剂量进行雏鸭攻毒,攻毒7d内每日称取体质量并采血分离血清进行生化指标检测。攻毒3d后攻毒组体质量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1),攻毒组谷丙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胺转移酶(GGT)、胆碱酯酶(CHE)、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肌酐(Cre)、尿酸(UA))等指标各自在不同时间阶段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1)。所以雏鸭感染坦布苏病毒后不仅对其生长产生抑制,而且对机体器官尤其是肝脏和肾脏的性能造成影响。以上研究雏鸭感染坦布苏病毒后对其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为鸭感染坦布苏病毒的致病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8.
结合"食品添加剂应用"教学存在的问题,根据学院的具体情况,对课程从教学内容、教学实施、教学考核机制等方面进行探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29.
瑞丽甘蔗产业发展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气候资源优势、低廉缅籍人工成本等优势,但随着瑞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实验区建设的推进,瑞丽市甘蔗产业出现了产业争地严重、种蔗面积逐年减少、境外种蔗难度大、生产成本持续走高、蔗区投入不足等问题。借助SWOT分析法,分析瑞丽蔗糖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提出瑞丽甘蔗产业发展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