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9篇
综合类   87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氟虫腈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其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氟虫腈类似物FH作为半抗原,与蛋白偶联后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脏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得到产生阳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3C3。经过各项条件优化建立的间接竞争ELISA方法对氟虫腈最低检测浓度为0.074ng·ml-1,抑制中浓度为5.99ng·ml-1。抗体与定虫隆、三氟氯氰菊酯、氟乐灵、氟虫脲的交叉反应率小于0.67%。对添加到两种不同基质中的氟虫腈进行检测,结果变异度为1.8%~9.8%,回收率为94.7%~108.0%。  相似文献   
32.
为综合评价臭氧在蔬菜产后处理中降低有机磷农药残留的作用及其对蔬菜营养成分的影响,分别 采用不同浓度臭氧水和水中持续通臭氧浸泡两种处理方式,模拟测定臭氧对青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去除效果, 及臭氧处理对青菜中Vc、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氧可加快去除水浸泡处理青菜中的残留农药,且以 水中持续通臭氧处理效果更佳;青菜中残留农药敌敌畏、乐果和毒死蜱的浓度分别为11.22,6.31和7.04 mg/kg 时,以0.119 mol/L NaHCO3水溶液浸泡,并持续通臭氧处理30 min,去除率分别为79.32%,63.26%和65.54%; 臭氧水处理对青菜中Vc含量基本没有影响,但明显降低类胡萝卜素含量。  相似文献   
33.
久效磷是一种高效、广谱、强内吸性有机磷类杀虫剂 ,对哺乳动物、水生生物及蜜蜂等毒性极高。该药在中国已有几十年的使用历史 ,主要用于棉花、水稻害虫的防治[1,2 ] 。久效磷用于水稻 ,1hm2 有效成分 30 0~ 6 0 0g ,加水 30 0~ 6 0 0kg进行浇灌或加水 75 0kg喷雾防治水稻二化螟、三化螟、大螟等害虫 ,同时还能有效防治稻叶螟和稻飞虱 ,杀虫和保苗效果均较好[1] 。但长期不合理的使用会导致久效磷在作物中富聚 ,严重影响农作物品质和环境质量。据王寿祥等 1987~1992年对棉田套种作物的农药残留量普查结果 ,套种绿豆中久效磷残留量…  相似文献   
34.
采用药膜法测定17种植物次生代谢物质对韭菜根蛆幼虫的室内杀虫活性。结果表明,其中11种化合物对韭蛆有不同程度的杀虫活性,毒力大小顺序依次为:黄花碱(90.74%)、野靛碱(83.6l%)、脱氢苦豆碱(79.63%)、乙酰埃克辛碱(50.00%)、草乌素(48.14%)、苦参碱(41.7l%)、槐定碱(40.74%)、氧化苦参碱(38.07%)、脱氧乙酰乌头碱(36.78%)、查斯漫宁(35.49%)和苦豆碱(27.14%)。其中分离自批针叶黄花的黄华碱以及分离自苦豆草的野靛碱和脱氢苦豆碱对韭蛆的杀虫活性明显高于其他8种化合物,24h测定结果,对韭蛆的致死中浓度为:黄华碱243.99mg/L、野靛碱316.20mg/L、脱氢苦豆碱404.38mg/L.本文还以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的酶法筛选为例,对新型杀虫机理天然产物筛选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5.
农药科学合理使用是防控水稻病虫害的发生、保障稻米安全的关键技术.在对江苏省苏南稻作生态区病虫害发生特点进行分析基础上,采用"1+3+X"的减量用药模式,于2015—2017年在江苏省太仓市进行了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减量用药方案和常规方案均达到有效控制病虫害的目的,减量用药方案在纵卷叶螟、稻飞虱、大螟、纹枯病、稻曲病的防控效果上,综合表现均优于常规用药方案,且体现了良好的生态友好效应和较高的经济效益.3年的跟踪评价显示,减量用药不仅能有效防控病虫害,更能保证水稻的质量安全与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36.
氟啶胺对土壤中蔗糖酶活性及呼吸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使用农药控制作物害虫和疾病可提高农业生产力, 然而农药的使用对土壤造成的污染已成为巨大且日益严重的问题。重复、广泛使用的农药进入土壤影响土壤生物、生物代谢及其生物活性, 已成为农业生态环境重要的研究内容。为了更好地了解氟啶胺对土壤微生物活性和土壤质量等潜在环境危险, 采用实验室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氟啶胺农药残留动态, 以及氟啶胺对土壤呼吸强度、蔗糖酶活性及其动力学和热力学特征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 高剂量(100 mg·kg-1)氟啶胺在土壤的降解速率常数最大, 氟啶胺在土壤中的半衰期范围为0.38~0.59 d。高剂量(50 mg·kg-1、100 mg·kg-1 和1 000 mg·kg-1)氟啶胺对土壤蔗糖酶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低剂量(1 mg·kg-1、5 mg·kg-1)处理表现为抑制-激活-抑制作用, 且波动范围较大; 10 mg·kg-1 氟啶胺对土壤蔗糖酶前期表现为抑制、后期表现为激活作用, 波动范围较大。不同浓度氟啶胺胁迫下蔗糖酶促反应的Michaelis 常数(Km)和最大反应速率(Vmax)发生改变, 但变化不大。土壤中氟啶胺浓度为1 mg·kg-1 时蔗糖酶所需的活化能(Ea)比CK 高, 其他浓度都低于CK; 5 mg·kg-1、10 mg·kg-1、50 mg·kg-1、100 mg·kg-1 和1 000 mg·kg-1 所需的活化焓变(ΔH)随氟啶胺的浓度降低而变小; 在相同温度下蔗糖酶的活化熵变(ΔS)表现为: 1 mg·kg-1G)变化差异较小; 320~330 K (开氏温度)时最大速度常数(Q10)最大, 而290~300 K 时Q10 较小。低剂量氟啶胺对土壤微生物呼吸作用的影响表现为随时间变化呈现抑制-激活趋势, 高低剂量表现为抑制作用。土壤微生物的呼吸活性因氟啶胺的加入而产生波动。本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分析研究受农药污染土壤的质量和酶活之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7.
小青菜对土壤中毒死蜱吸收移动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青菜为供试蔬菜,通过在土壤中添加毒死蜱,进行盆栽试验,研究毒死蜱对小青菜生长的影响、在土壤中的降解速度以及在小青菜中的吸收和转移规律,为蔬菜中农药残留风险评估和蔬菜安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含有高浓度(>50.0 mg kg-1)毒死蜱土壤对小青菜的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毒死蜱在不同处理土壤中的半衰期从23.03 d至77.43 d不等;残留于土壤中的毒死蜱能够被种植的小青菜根系吸收并转移至茎叶部分,随着土壤中处理浓度的增加,毒死蜱在小青菜根、茎和叶中的残留量也随之增加,且毒死蜱在小青菜根中的残留量最大,在叶中的残留量最小;土壤中毒死蜱残留量与小青菜根、茎和叶中毒死蜱的含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分别为:C根=0.025 1C土壤-0.235 8,C茎=0.012 3C土壤-0.051 7,C叶=0.000 7C土壤+0.011 5。为了实现蔬菜中农药残留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控制,保证无公害蔬菜的安全生产与供应,首先要对生产基地土壤中的农药残留进行检测,并从源头上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38.
青菜及甘蓝中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残留动态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建立了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残留量测定的LC-MS方法,并用于青菜及甘蓝中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残留动态研究.样品采用乙腈提取,经石墨化碳去除色素后,用LC-MS法对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残留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最小检出量为0.5 ng,最低检出浓度为0.01 mg/kg;样本添加浓度0.01 mg/kg、0.05 mg/kg、0.50 mg/kg,回收率为71.4%~93.2%,变异系数1.58%~8.98%.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在青菜和土壤中半衰期分别为1.3 d和2.0 d,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在甘蓝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1.0 d和1.2 d.在以1%甲维盐337.5 g/hm2、5%甲维盐162.0 g/hm2高剂量施药处理的青菜、甘蓝中,最终残留低于最大残留限量(0.05 mg/kg).  相似文献   
39.
桃中多菌灵残留动态和最终残留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桃中多菌灵的残留量,并探讨了不同用药模式下多菌灵在桃中的残留动态和最终残留量.结果表明,多菌灵稀释1000倍用药残留动态方程为C=4.648e-0.153 t,半衰期4.54 d;稀释500倍用药残留量动态方程为C=7.079e-0.104 t,半衰期6.70 d.最终残留显示,果皮中多菌灵含量均高于果肉中的含量,未清洗果皮的多菌灵含量高于清洗果皮的含量.  相似文献   
40.
通过浸叶法试验就三唑磷等3种杀虫剂对家蚕的安全性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三唑磷和毒死蜱处理后24 h对家蚕均表现高毒,而氟虫腈表现中毒,但处理后48、72和96 h,均表现出高毒;3种农药处理后24 h内对家蚕的毒性是最大的,而处理后48、72和96 h之内这3种农药对家蚕的毒性保持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杀虫剂对家蚕的安全性以处理后24 h的结果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