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2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9篇
  15篇
综合类   7篇
畜牧兽医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白头鹀     
关于白头鹀(Emberiza leucocephala)的生态研究,国内尚未见有系统的报道。我们于1982年和1983年的冬季,在山西省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对冬季生态进行了初步观察。本区位于吕梁山中部,东经111°22′~111°33′,北纬37°45′~37°55′。主峰是关帝山,海拔2830米。高差较大,地形多变,山势险峻,平均坡度25°以上。无霜期90~100天。年降水量600~800毫米。森林植被以华北落叶松白杄及青杄为主。现将观察资料整理报道如下。一、迁徙和数量白头鹀在本区为冬候鸟,每年10月上旬迁来,4月中旬迁出。迁来本区的首见日期为:1982年10月3日,1983年10月7日。  相似文献   
32.
冬小麦鲜生物量估算敏感波段中心及波宽优选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开展高光谱作物生物量估算敏感波段中心和最优波段宽度筛选对提高作物生物量估算精度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冬小麦为研究对象,利用小麦关键生育期内350~1000 nm 冠层高光谱数据和实测地上鲜生物量,研究任意两波段构建的窄波段归一化植被指数 N-NDVI(narrow band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与冬小麦地上鲜生物量间的相关关系,构建拟合精度 R2二维图,并以 R2极大值区域重心作为高光谱估算鲜生物量敏感波段中心。通过对敏感波段中心进行波段扩展和相应生物量估算验证,最终确定敏感波段最佳波段宽度。在此基础上,开展基于敏感波段最优波段宽度下冬小麦地上鲜生物量估算和精度验证。结果表明,在 N-NDVI 与冬小麦鲜生物量间拟合 R2≥0.65的二维区域内,确定了401 nm/692 nm、579 nm/698 nm、732 nm/773 nm、725 nm/860 nm、727 nm/977 nm 5个鲜生物量估算的高光谱敏感波段中心;在高光谱估算生物量归一化均方根误差 NRMSE≤10%、相对误差 RE≤10%条件下,上述5个敏感波段中心的最优波段宽度分别为±21 nm、±5 nm、±51 nm、±40 nm 和±23 nm。通过与实测鲜生物量数据对比,利用上述敏感波段中心最优波段宽度进行作物生物量估算,精度在 P<0.01水平上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且 RE、NRMSE 分别在8.15%~9.14%、8.69%~9.65%范围内。可见,利用作物冠层高光谱进行冬小麦地上鲜生物量估算时,N-NDVI 与鲜生物量间拟合 R2极大值区域重心的作物高光谱敏感波段筛选和最优波段宽度确定具有一定可行性,为开展作物高光谱数据波段优选提供了新思路,也为多光谱遥感波段设置及遥感数据应用潜力评价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33.
在对亚像元定位空间引力模型改进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二次引力计算的亚像元定位模型,并在不同退化尺度下开展基于空间引力模型、像元交换模型和二次引力计算模型的亚像元定位精度比较研究。其中,数据源为人工影像和国产高分一号8 m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研究对象为中国北方黄淮海区典型区域夏收作物。结果表明,在不同退化尺度条件下,所提二次引力计算模型(DSGM)可有效进行亚像元定位,且定位精度均优于空间引力模型和像元交换模型。其中,在亚像元分割尺度为6的人工影像实验中,二次引力计算模型亚像元定位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分别为93.90%和0.818,比K-mean硬分类精度分别提高3.76%和0.254,比空间引力模型亚像元定位精度分别提高2.25%和0.160,比像元交换模型亚像元定位精度分别提高2.45%和0.173;在亚像元分割尺度为4的遥感影像实验中,二次引力计算模型亚像元定位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分别为83.13%和0.742,较K-mean硬分类精度分别提高9.50%和0.154,较空间引力模型亚像元定位精度分别提高5.44%和0.088,较像元交换模型亚像元定位精度分别提高6.39%和0.104。  相似文献   
34.
在云南省姚安县广袤的土地上,随处可见大面积连片种植的优质大蒜破土出苗,长势喜人。姚安县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紧密结合实际,发挥优势,倾力建设万亩大蒜基地,精心培育又一特色产业。  相似文献   
35.
任建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5887-5888
针对农业大棚室内温度测量问题,提出了一种分布式无线测温网络的设计方案。网络主要由分布测温节点、大棚中继节点和监测主节点构成,基于ZigBee技术实现无线互连。分布测温节点的设计中选用DS18B20作温度传感器、AT89C51作控制核心;大棚中继节点采用嵌入式微控制器P89LPC913作主控MCU;ZigBee射频芯片选用CC2480。结果表明,该方案稳定可靠、科学可行,能够实现对大棚内温度参数的全方位监测。  相似文献   
36.
针对已有基于遥感信息的收获指数估算对籽粒灌浆过程中作物生物量变化和收获指数变化过程考虑不足且估算精度有待进一步提高的现状,该研究以冬小麦为研究对象,基于冠层高光谱数据、地上生物量和动态籽粒产量等数据,在提出灌浆至成熟阶段动态收获指数(Dynamic Harvest Index, DHI)和构建花后累积地上生物量比例动态参数(Dynamic fG, D-fG)基础上,提出了敏感波段中心构建归一化差值光谱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Spectral Index, NDSI)估算D-fG的作物动态收获指数估测技术方法并进行精度验证。在此基础上,通过敏感波段宽度扩展确定了冬小麦D-fG估算敏感波段最大宽度,并实现了最大波宽下D-fG和DHI的遥感获取。结果表明,筛选的5个敏感波段中心λ(366 nm, 489 nm)、λ(443 nm, 495 nm)、λ(449 nm, 643 nm)、λ(579 nm, 856 nm)、λ(715 nm, 849 nm)构建NDSI进行D-fG遥感估算均达到了较高精度水平,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RMSE)在0.036~0.050之间,归一化均方根误差(Normalized Root Mean Square Error, NRMSE)在10.46%~14.59%之间;基于敏感波段中心的DHI估算中,RMSE在0.039~0.053之间,NRMSE在10.50%~14.28%之间;估算D-fG的5个敏感波段中心最大波段宽度分别为30、68、58、20和86 nm,基于最大波宽获取DHI估算结果中,RMSE在0.054~0.055之间,NRMSE在14.38%~14.65%之间。可见,该研究所提收获指数遥感估算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为获取冬小麦动态收获指数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也为窄波段高光谱卫星遥感和宽波段多光谱卫星遥感获取大范围作物收获指数空间信息提供一定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7.
蔬菜硝酸盐累积机理及其含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蔬菜体内硝酸盐累积机理及蔬菜体内硝酸盐累积含量进行了综述,旨在推进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基础理论研究,从而促进我国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38.
陈有福是宁夏固原供电局检修公司变电运维班二班班长,扎根于运行岗位33年的技术专家。他以过硬的技能和默默奉献的精神,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取得了不平凡的业绩。陈有福先后获得宁夏电力公司"优秀班组长"、"先进生产工作者"、"生产技能专家"、"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能专家"、"全国电力行业技术能手"、国家电网公司技术学院"优秀兼职培训师"等荣誉称号。2013年,他  相似文献   
39.
基于哨兵-2A模拟反射率及其影像的冬小麦收获指数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验证基于花后累积地上生物量比例动态参数(D-fG)的作物动态收获指数(D-HI)遥感估算方法在大范围获取作物收获指数空间信息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以我国黄淮海平原河北省衡水市为研究区,以冬小麦为研究对象,在前期田间冠层尺度确定作物收获指数估算敏感波段中心和最大波段宽度基础上,利用哨兵-2A(Sentinel-2A)遥感模拟反射率数据及其真实遥感数据开展基于花后累积地上生物量比例的区域冬小麦收获指数遥感估算研究。在基于不同波段组合Sentinel-2A遥感模拟数据筛选出的冬小麦动态收获指数估算最优波段信息基础上,利用Sentinel-2A影像数据实现区域作物收获指数空间信息准确获取。结果表明,在Sentinel-2A多光谱遥感模拟反射率波段λ1(672~680nm)和λ2(855~875nm)条件下,基于D-fG遥感参数信息的D-HI估测精度最高,其中,均方根误差(RMSE)、归一化均方根误差(NRMSE)和平均相对误差(MRE)分别为0.0404、10.83%、9.56%,证明Sentinel-2A卫星遥感数据在冬小麦收获指数估算中具有一定应用潜力。同时,在估测D-HI精度最高的模拟遥感数据波段信息基础上,基于Sentinel-2A卫星遥感红光和窄近红外波段组合的灌浆期不同阶段和成熟期D-HI估测区域总体验证精度指标RMSE、NRMSE和MRE分别为0.0502、13.81%、12.00%。上述结果表明基于Sentinel-2A卫星数据和花后累积地上生物量比例的作物动态收获指数遥感估算方法在大范围D-HI空间信息获取中具有一定可行性和有效性,为基于宽波段多光谱卫星遥感数据的大范围作物动态收获指数空间信息准确获取提供一定技术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