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2篇
农学   6篇
  1篇
综合类   23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4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 毫秒
71.
本试验对鸡病毒性关节炎病毒(AVAV)包头地区分离株(B-98株)进行总RNA的提取。参考GenBank中ARV—S1133株s1基因组序列设计两对引物,应用RT—PCR技术特异性地扩增病毒的S1基因的eDNA片段,将s1基因eDNA克隆到pGEM—TEasy载体后进行测序。ARVS1基因包含3个开放阅读框(ORF1,ORF2和ORF3),分别编码P10、P17和SigmaC蛋白。应用计算机软件把所测得的序列与参考毒株ARV-176,ARV-138,ARV—S1 133,Muscovy duck reovirus strain YJL(MDRV—YJL)的s1基因3个阅读框的核苷酸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AVAVB-98株与ARV-176株P10、P17和SigmaC蛋白的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最高,与ARV—S1133株、MDRV—YJL株的同源性次之,与ARV-138株的同源性最低。  相似文献   
72.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是由布鲁氏菌(Brucella)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给畜牧业和人类的健康带来严重危害。内蒙地区的牛羊养殖量比较大,布鲁氏杆菌病是威胁牛羊养殖业的主要疾病。本项目对内蒙地方毒株了进行分离培养,成功地从牛乳中分离到7株细菌,并做了常规生化鉴定,确定为牛流产布鲁氏杆菌。  相似文献   
73.
杨属树种具有分布广、适应性强、生长迅速、再生能力强、木质好及基因组相对较小等特性,是我国重要的造林树种。组织培养技术作为现代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杨属树种中应用广泛,为其遗传转化,产业化繁殖提供了有效的途径。综述杨树组织培养的研究概况和应用进展,提出杨树组织培养研究和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研究展望,以期为杨树的林业生产、园林绿化和育苗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4.
对昭林杨开展灌溉与不同覆盖保墒措施试验,探讨灌溉与覆盖保墒措施对昭林杨生长的影响,为内蒙古半干旱地区林木生产经营降低生产耗水、促进林木生长提供探索.本试验采取灌溉次数与覆盖保墒措施2因素4水平试验设计.结果表明:灌溉次数、覆盖保墒措施对昭林杨的生长存在显著差异(P<0.05),灌溉次数以6次·a-1最好,覆盖保墒措施以...  相似文献   
75.
[目的] 以粗饲料作为唯一变量,研究膨化秸秆微生物发酵饲料对杜寒杂交肉羊瘤胃发酵的影响。[方法] 选择81只3月龄、体重为(23±1.0)kg的杜寒杂交羔羊,随机分为对照组(70%精料+30%干秸秆)、试验Ⅰ组(70%精料+30%膨化秸秆微生物发酵饲料)和试验Ⅱ组(70%精料+30%膨化秸秆微生物发酵饲料,再添加占日粮总蛋白浓度10%的膨化缓释尿素,NPN≥100%),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9只羔羊。试验期共75 d,预饲期15 d,正饲期60 d。[结果] 试验Ⅱ组的NH3-N和BCP的浓度与试验Ⅰ组和对照组相比显著(P<0.05)提高,试验Ⅰ组和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组间VFA的各项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膨化秸秆微生物发酵饲料+NPN对瘤胃发酵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6.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论文发表年度、研究层次、作者、研究机构、文献来源和关键词方面,对1958—2018年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收录的1 615篇文献进行了统计分析,揭示了国内沙枣(Elaeagnus angustifolia L.)的研究现状,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7.
气象站在当地中小范围的天气预报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在监测、防范自然灾害等方面也发挥着重大作用。自动站的保障和维护技术,决定着气象站能否正常运转,能否提供准确的天气讯息。本文通过总结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乌旗气象局多年的工作经验,结合气象自动站在运营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提出以下关于自动站技术保障和维护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8.
牛白细胞介素-2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细胞因子,主要由激活的T淋巴细胞产生,它能提高免疫细胞杀伤癌细胞、病毒或细菌感染细胞以及促进抗体生成和分泌的能力[1-2],在机体正常免疫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9.
玉米产量的品种与环境互作效应空间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作物品种表现的分析缺少对空间和时间因素的考虑,难以揭示环境效应、互作效应的空间规律,更不能将品种在测试点的表现外推到目标推广环境。因此,该文结合北京金色农华种业公司在黄淮海夏播和东华北春播玉米区的多年多点品种测试数据,以产量为例,提出了一种品种-环境互作效应的空间分析方法。首先,计算和确定了环境效应值、互作效应值的空间渲染分级标准;结合地理数据和玉米种植区划分区结果,利用空间可视化技术初步探究玉米种植环境效应、品种基因-环境互作效应的空间分析方法和分布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分析品种表现的环境效应和互作效应的空间规律,一区(夏播中晚熟区)环境效应普遍为负,即胁迫较重;二区(春播中熟区)环境效应普遍为正,环境胁迫轻。互作效应的正负反映品种对环境的特殊适应性,其年际和空间波动大小则反映品种的稳定性。生态区一区稳定性:农华101郑单958先玉335,适应性:郑单958农华101先玉335。生态区二区稳定性:郑单958农华101先玉335,适应性:农华101郑单958先玉335。该文在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对玉米品种互作效应的空间分析方法和分布规律进行初步探究,可为进一步建立作物表现的空间模型提供依据,也可提高品种评价和推广的准确程度。  相似文献   
80.
IBRV内蒙古分离株NM06gE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考GenBank发表的牛疱疹病毒Ⅰ型全基因序列设计gE基因PCR扩增引物,以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内蒙古分离株NM06提取的DNA为模板,运用PCR的方法扩增gE基因,扩增产物经克隆、序列测定和拼接,结果表明:测定序列全长为2086 bp,包含gE基因1793 bp,其中有1728 bp组成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576个氨基酸.将NM06株gE基因序列与GenBank发表的参考毒株核苷酸序列相比,与4株BHV-1病毒的同源性在99.3%~99.9%;与2株BHV-1.1型分离株同源性高达99.5%、99.6%;与BHV-1.2型分离株同源性为93.4%.从进化树中也可以看出:NM06株与BHV-1.1型分离株属于同一个进化分支,而BHV-1.2 BH83株属于另一个进化分支,可以推测IBRV NM06分离株属于BHV-1.1型.NM06株与牛疱疹病毒5型N569病毒的同源性为82.9%,与鹿疱疹病毒2型Norway4病毒的同源性为72.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