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2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263篇
林业   159篇
农学   113篇
基础科学   61篇
  80篇
综合类   983篇
农作物   222篇
水产渔业   74篇
畜牧兽医   378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52篇
  2023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218篇
  2002年   488篇
  2001年   353篇
  2000年   207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8 毫秒
21.
小麦苗枯病菌的ITS分析及PCR检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小麦苗枯病菌(Clavibacter fangii,Cf)是引起小麦细菌性苗枯病的病原,本研究用16S~23S rDNA间的内源转录间隔区(internally transcribed spacer,ITS)序列通用引物L1(5'-AGTCGTAACAAGGTAGCCGT-3')和L2(5'-GTGCCAAGGCATCCACC-3')扩增Cf和其它相关细菌的基因组DNA;并对其PCR产物进行回收、克隆和测序,将所获序列和其它已报道的细菌ITS序列进行多重比较后设计出Cf的特异性引物I1(5'-TGCCAAGTCACACTGAGACGA-3')和I2(5'-CAATGATCTACCACCCTCCGA-3')。此引物可以从Cf中扩增出351bp的特异性片段,而其余参试的21个细菌PCR反应结果均为阴性。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小麦苗枯病菌的快速、可靠检测。此外,本研究对多种植物病原棒形杆菌的ITS序列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其具有一定的分类意义。  相似文献   
22.
基于GIS的中国小麦条锈病菌越夏区气候区划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基于多年的气象数据(1980~2001年),首次从制约小麦条锈病菌越夏的温度因子入手,结合寄主小麦因素,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对我国小麦条锈病菌越夏区进行较详细的气候区划。本研究从温度条件上明确了全国适合小麦条锈病菌越夏的范围。研究表明,在我国小麦种植区适合小麦条锈病菌越夏的范围很广。其中甘肃、四川、云南、陕西境内适合越夏的地区是连成一片的,甘肃东部除了西边的几个县外其它地方7、8月份最高一旬均温在20~23℃,条锈病菌越夏困难;西藏、青海境内的小麦种植区几乎都适合小麦条锈病菌越夏;贵州境内适合越夏的地区可能和云南越夏区是一个整体。云南适合越夏的地区甚广,且地形复杂,需要进一步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23.
徐州地区烟粉虱发生规律及治理措施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近2a观察表明,徐州地区烟粉虱在田间消长大致分4个阶段,成虫有4个主要迁移期;其喜干热、耐高湿的生活习性、冬季保护地栽培面积的扩大、外来虫源的传入及防治不力是烟粉虱种群数量累积并引起暴发的主要原因;主要寄主有9科20余种栽培作物;寄主植株上虫量垂直分布:棉花上部>中部>下部,温室蔬菜一般中、下部>上部。可采取严格检疫、清洁田园、轮作换茬、黄板诱杀、覆盖防虫网、保护和利用天敌、药剂防治等措施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24.
中国美利奴多胎细毛羊及杂交后代多胎性状基因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次在国内采用了多胎性状基因型诊断法对多胎性状进行选择。试验采集中国美利奴多胎细毛羊及其与Romilly·Hills杂交后代、横交一代样品数分别为 47份、3 8份、2 6份 ,提取DNA确定多胎主效基因FecB 位点 ,酶切检测纯合基因BB、杂合基因B 和非多胎基因 。通过检测 ,三种基因型占样品数百分比分别为 :多胎细毛羊为 2 5 5 3 %、48 94%、2 5 5 3 % ,基因型与产羔符合率为 85 3 7% ;杂交一代为 0、76 3 2 %、2 3 68% ,基因型与产羔符合率为 76 19% ;横交一代为3 0 77%、5 7 69%、11 5 4%。在多胎性状的选择中 ,要坚决剔除非多胎基因个体 ,以缩短选育时间。  相似文献   
25.
仙居鸡染色体G带和Ag-NORs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改进的鸡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空气干燥法,分析了仙居鸡染色体G带和Ag—NORs。G带研究结果表明:前10对大型染色体可分为30个区,144条带,同时对G带带型特征进行了具体描述,并绘制了G带模式图。Ag—NORs处理发现:仙居鸡的Ag—NORs常分布于1p、3p、4p、Zp、2q上,均数为3.26,众数为3。不同个体间以及同一个体的不同细胞间。Ag—NORs数目存在多态性;此外研究还发现Ag—NORs联合现象。  相似文献   
26.
27.
1 991年采自河南偃师棉田的棉铃虫种群(简称 YS种群 )与敏感品系相比有 2 .7倍的抗性。该种群在室内经功夫菊酯 +辛硫磷 (1∶ 2 5 )筛选了 2 7代后 ,对辛硫磷的抗性达到 9.4倍 ,再单用辛硫磷对该种群筛选 2 1代 ,获得 6 3 .0倍的抗性。交互抗性测定结果表明 ,棉铃虫对辛硫磷产生高水平抗性后对灭多威具有比较明显的交互抗性 ,对久效磷具有一定程度交互抗性 ,对甲基对硫磷和丙溴磷只有较低水平的交互抗性。 3种增效剂 TPP、DEF和 PBO对辛硫磷的增效比分别为1 .4、2 4 .8和 1 .0 ,DEF的增效作用明显 ,使辛硫磷的抗性由 6 3倍降至 2 .5倍 ,初步证明酯酶是引起棉铃虫对辛硫磷产生抗性的重要原因。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在棉铃虫抗药性治理措施中选择辛硫磷的轮换或替代品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8.
膜下滴灌与沟灌海岛棉田土壤微生物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对不同灌溉方式下土壤微生物特性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膜下滴灌方式下棉田的微生物数量及根际、根外微生物数量均多于细流沟灌;两种灌溉方式都具有明显的根际效应;膜下滴灌使土壤处于厌气条件,土壤酶活性没有明显增加,但由于膜下滴灌可随水滴肥,适时适量供给棉花生长所需肥水,仍能满足海岛棉生长需求。  相似文献   
29.
城市生活用水考核指标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城市生活用水考核的指标体系。该考核体系分城市生活用水单元和城市总体生活用水两个类型,从生活用水、重复利用、排水、用水管理等4个方面对生活用水进行考核,从而全面的反映城市生活用水情况,对城市生活用水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促进节约用水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0.
水分亏缺对覆膜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系统的覆膜玉米亏水灌溉试验 ,研究了不同生育期内不同程度的水分亏缺对覆膜玉米生长发育、光合作用、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 ,拔节期受旱对玉米株高及叶面积指数影响最大 ,抽雄后的水分亏缺对玉米生长发育影响不明显。各处理产量资料表明 ,覆膜春玉米的需水临界期为抽雄开花期 ,此期轻度的水分亏缺可造成产量大幅度下降 :灌浆期较抽雄开花期玉米产量对水分亏缺敏感程度低 ,但在这个阶段的水分亏缺也可使玉米减产 ;拔节期玉米产量对水分胁迫敏感程度较差 ,该阶段为对玉米进行水分亏缺处理的适宜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