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37篇
  免费   894篇
  国内免费   1333篇
林业   971篇
农学   843篇
基础科学   670篇
  1589篇
综合类   6586篇
农作物   965篇
水产渔业   558篇
畜牧兽医   2047篇
园艺   1059篇
植物保护   676篇
  2024年   90篇
  2023年   323篇
  2022年   684篇
  2021年   740篇
  2020年   705篇
  2019年   571篇
  2018年   464篇
  2017年   699篇
  2016年   449篇
  2015年   794篇
  2014年   771篇
  2013年   872篇
  2012年   1161篇
  2011年   1156篇
  2010年   1103篇
  2009年   940篇
  2008年   999篇
  2007年   863篇
  2006年   683篇
  2005年   544篇
  2004年   298篇
  2003年   173篇
  2002年   224篇
  2001年   204篇
  2000年   181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4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1.
黄秋葵资源的植物学特征特性与生态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0份黄秋葵资源进行18个植物学形态特征、14个植物学特性指标及生态适应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18个植物学形态特征指标多样性丰富,聚类分析可将资源分为2个形态类型;214个植物学特性指标变异分析表明,果数变异系数最大,变异系数高达61.32%,营养器官变异系数大小顺序为分枝数>叶片宽度>叶柄长>叶片长度,生殖器官变异系数大小顺序为果数>果长>单果重;314个植物学特性指标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提高蒴果产量可选择生育期较长、分枝数较多、叶柄长的资源;4生态适应性评价表明,供试材料均适宜在闽南地区种植,其中平均单株蒴果产量以FJQK-24和FJQK-7较高,分别为1 387.2和1 113.0 g,达极显著或显著差异水平,FJQK-29资源果数最多,且在闽南地区可宿根生长,是选育种较好的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92.
为了解全生物降解膜的特性,为本地区推广应用全生物降解膜提供依据,以降解膜3为对照(CK),对普通地膜以及不同厚度、宽度全生物降解膜进行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试验中所使用(厚度0.004~0.008 mm)的生物降解膜配套双层大棚覆盖栽培,可保证秋延后芸豆正常生产;生物降解膜前期具有较好的保温效果,但不同规格生物降解膜后期因裂解保温、控湿效果有不同程度下降;部分规格降解地膜自然裂解时间早、裂解速度快,但在田完全降解时间较长,难以满足保墒、控草、节本等要求.  相似文献   
93.
以霍山米斛为试材,于采摘期采摘不同栽培基质培养的霍山米斛,采用苯酚-硫酸显色法测定总多糖含量,探究不同栽培基质对霍山米斛总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栽培基质霍山米斛总多糖含量为S1(松树锯末+石子,低矮大棚)S3(松树皮+石子,低矮大棚)S4(椰子壳+石子,低矮大棚)S2(石子,低矮大棚)S5(石子,仿野生)。统计学分析表明,不同基质栽培的霍山米斛总多糖含量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聚类分析数据显示,5种栽培基质的霍山米斛可以分为4类:S1单独一类、S3单独一类、S4单独一类、S2和S5一类。试验旨为霍山米斛的最佳栽培基质选择和初步判定栽培基质的种类提供依据,以期充分地开发霍山米斛资源。  相似文献   
94.
95.
陈旺  邓榆  殷俊  官州  金凯  石博妹  黄廷华  姚敏 《南方农业学报》2020,51(12):3066-3072
[目的]明确猪miR-124与其靶基因IQGAP2间的表达调控关系,以及miR-124表达水平与猪巨噬细胞内沙门氏菌数量的关联,为揭示沙门氏菌在感染细胞内存活与增殖的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验证miR-124与IQGAP2基因的作用位点;再以GM-CSF诱导的猪巨噬细胞和鼠伤寒沙门氏菌(ATCC 14028)为试验材料,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流式细胞术测定沙门氏菌感染猪巨噬细胞中miR-124和IQGAP2基因的表达及巨噬细胞内沙门氏菌的增殖情况.[结果]miR-124结合位点野生型载体转染的荧光报告信号显著低于miR-124结合位点突变载体(P<0.05,下同),但共转染anti-miR-124序列后能显著增强miR-124结合位点野生型载体的荧光报告信号.经沙门氏菌感染后,猪巨噬细胞中的miR-124表达被激活,感染12、24和48 h后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沙门氏菌感染前(0 h),而IQGAP2基因表达水平呈显著下调趋势;在沙门氏菌感染猪巨噬细胞内,miR-124表达水平与IQGAP2基因表达水平呈明显负相关(r=-0.92).miR-124高表达组细胞内的沙门氏菌数量显著高于正常巨噬细胞,但miR-124敲低表达组细胞内的沙门氏菌数量显著低于正常巨噬细胞;IQGAP2基因敲低表达组细胞内的沙门氏菌数量显著高于正常巨噬细胞;此外,miR-124高表达+IQGAP2基因敲低表达组细胞内的沙门氏菌数量与IQGAP2基因敲低表达处理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miR-124高表达组细胞.[结论]沙门氏菌感染猪巨噬细胞中的miR-124表达水平与IQGAP2基因表达水平及胞内沙门氏菌数量呈负相关,即沙门氏菌可通过上调miR-124表达靶向抑制IQGAP2基因表达,从而调节其在猪巨噬细胞内的增殖.  相似文献   
96.
为明确宁波市设施蔬菜灰霉病菌的抗药性现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宁波市6个不同地区共46个菌株对腐霉利和嘧霉胺2种常规防治药剂的抗药性。试验结果表明,测试的灰霉病菌对腐霉利已产生了很高的抗性,整体抗性频率为80.43%,高抗频率为22.84%,对嘧霉胺的抗性则相对较低,整体抗性频率为34.78%,高抗频率为1.67%;不同地区间灰霉病菌的抗药性差异较大,6个地区以镇海的抗药性最为严重,慈溪、鄞州两地的抗药性则相对较轻。结果还发现,部分灰霉病菌株对腐霉利和嘧菌胺2种杀菌剂产生了双重抗性,镇海的双重抗性频率最高,达到了60%。为此,在设施蔬菜生产上应合理更换并交替使用与此2种药剂无交互抗性的药剂,以有效控制灰霉病。  相似文献   
97.
投标决策是施工企业面对的重要问题.在建筑工程项目投标问题上,先建立风险指标体系,再结合层次分析法和信息熵法求得风险指标的综合权重,然后借助相对熵排序法,对各个方案进行综合评价,得到有效反映各方案差异的评价模型,通过对比可知此法可行有效,且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98.
为了解不同作物蒸散量估算方法在淮北地区的适用性,利用新马桥实验站称重式蒸渗仪测定了2016-2017年冬小麦全生育期的实际蒸散值,结合Hargreaves-Samani(H-S)、 FAO-56 PM、Turc、Makkind(Mak)、 Priestley-Taylor(P-T)、Mcloud(Mcl)和DeBruin-Keijman(D-K)7个模型,分析了冬小麦田的蒸散特征,将蒸散的估算值(ET_0)和实测值(ET_C)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相对于ET_C值,7个模型拟合得到的ET_0的RMSE值为0.99~2.29 mm·d~(-1),且H-S FAO-56 PMTurcMakP-TMclD-K; ET_C与ET_0的相关系数为0.74~0.97,其中FAO-56 PM的相关性最高,P-T、 Mak、 D-K、 H-S也表现出较好的相关性。综合来看,H-S法总体表现较好,更适合该地区。对6种主要气象要素与实测蒸散值进行主成分分析发现,温度是影响ET_C的主要因子,湿度、日照时数和平均风速(2 m)对淮北冬小麦田蒸散值的影响不大;H-S模型以温度数据为基础,利用线性订正法和湿度指数项订正法将H-S模型本地化后检验发现,其优化结果良好,RMSE降低(0.68 mm·d~(-1))。  相似文献   
99.
由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是一类典型的社会生态生产景观(SEPLS),在传统知识传承保护、粮食与食物安全保障、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气候变化应对等诸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更有效地开展GIAHS保护及管理工作,本文在分析GIAHS评估重要性和恢复力概念的基础上,以联合国大学(UNU)等团队开发的社会生态生产景观恢复力评估框架(SEPLS模型)为基础,构建了GIAHS恢复力评估框架(GIAHS-RAF),明确了其评估及计算过程。并以中国第1个GIAHS项目——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Qingtian Rice-Fish Culture System in Zhejiang Province, RFC)为例,通过对核心保护区——龙现村在2004年(GIAHS项目授牌前)和2016年(GIAHS授牌11年)的恢复力状况进行评估,探讨模型在GIAHS保护成效评估中的适用性。研究结果显示:1)2016年龙现村恢复力整体状况相对较弱,各项资本评估得分为:物质资本(0.75)经济资本(0.63)人类资本(0.61)社会资本(0.57)自然资本(0.38);2)虽然农户收入来源多样且社会经济基础设施能较好地满足社区需求,但是遗产地内部农业物种较少,农户对于系统提供的粮食多样性尚不是非常满意; 3)相较于2004年,经过11年的保护工作,研究区恢复力有所提高,说明GIAHS项目的实施对该遗产的恢复力有积极影响,尤其是物质资本和经济资本两方面。评估结果与该区域相关研究结果及实地调查情况一致,说明所构建的GIAHS恢复力评估框架可以很好地应用于对GIAHS项目及其他相关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成效评估工作。  相似文献   
100.
为优化4层层叠式笼养鸭舍舍内环境,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对鸭舍内气流场、温度场及CO_2浓度场进行模拟。将笼架简化,考虑其对气流的阻挡作用,将鸭笼及鸭只视为多孔介质。模拟结果显示,进风口为湿帘时,侧墙湿帘与端墙之间存在通风死区,风速低于0.5 m·s~(-1)。进风口为通风小窗时,鸭舍未安装通风小窗区域风速小,CO_2浓度大。改变纵墙湿帘位置对鸭舍结构进行改进,改进后气流不均匀系数降低了17%。改进通风小窗布置发现,提升通风小窗分布均匀性显著降低舍内温差;提升通风小窗安装高度将显著降低舍内CO_2浓度。该研究可为蛋鸭舍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