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6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151篇
林业   85篇
农学   88篇
基础科学   58篇
  185篇
综合类   599篇
农作物   177篇
水产渔业   77篇
畜牧兽医   126篇
园艺   87篇
植物保护   6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107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以2个灌木柳无性系(盐敏感型JW9-6和耐盐型JW2372)为试验材料,在温室水培条件下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盐(0,3,6 g/L)处理3 d对其光响应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2个无性系的最大净光合速率、饱和光强、表观量子效率和气孔导度均随盐质量浓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根据气孔导度随光照度变化趋势的研究结果,认为6 g/L盐质量浓度处理引起JW2372和JW9-6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分别是气孔因素和非气孔因素;相同盐质量浓度处理条件下JW2372光响应特征参数受影响比JW9-6小,对光照强的利用能力更高。  相似文献   
72.
松嫩平原玉米带农田土壤有机碳时空格局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该文基于吉林省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省数据、县级土壤剖面资料和2003-2006年实测数据,估算了不同土壤类型农田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和储量,并对近25年来土壤有机碳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松嫩平原玉米带农田土壤有机碳密度和储量呈增加趋势。其中,碱土、暗棕壤、黑土和草甸土的土壤有机碳密度增幅分别达33%(4.16 kg/m2),23.05%(3.79 kg/m2)、16.51%(3.74 kg/m2)和12.20%(3.77 kg/m2);相反,黑钙土有机碳密度下降幅度达30.79%(2.18 kg/m2)。两时期土壤有机碳密度的空间分布格局基本一致,呈中部高、边缘低的趋势,但25年间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与1980年初始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0.615**,P<0.01),且4.04 kg/m2是土壤有机碳上升或下降的临界值。根据West等提出的土壤碳汇潜力估算方法,如果保持1980年土地利用方式和传统的栽培耕作措施不变的情况下,松嫩平原玉米带农田土壤有机碳的碳汇潜力为0.33 Tg/a。  相似文献   
73.
怀孕期和哺乳期是母体对后代产生营养程序化的关键"窗口期",此阶段母体营养的数量和质量对后代的生长发育和代谢具有永久性的影响,母体营养不良能够影响后代代谢稳态、生长性能和疾病易感性。本文就有关母体营养影响后代繁殖功能及其机制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4.
2003年以来,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建三江分局绒山羊产业迅猛发展,现就如何提高绒山羊的繁殖成活率做如下简介.  相似文献   
75.
日本落叶松种子园花粉散发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湖北省建始县长岭岗林场日本落叶松种子园内花粉散发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2年的研究.结果表明:日本落叶松花粉散发受气候因子的影响很大;整个散粉期间日本落叶松花粉散发量呈现低一高一低的节律,每天花粉散发量呈极显著差异;散粉期间出现一个散粉高峰期,一般持续3~5d,散粉高峰期间每天不同时间段的散粉量也呈现低一高一低的节律,散粉高峰时间段出现在8:00~16:00,具体时间段受当日天气的影响,每天不同时间段内花粉散发量呈极显著差异;种子园内不同样点花粉散发量中,八方位花粉散发量及树冠内、中、外部花粉散发量均未达到显著性差异,花粉分布都呈均匀分布型1种子园内不同垂直高度花粉散发量呈极显著差异,花粉分布呈集群分布型.  相似文献   
76.
利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天然气管道的内腐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剑  袁宗明  相臻 《油气储运》2006,25(2):58-59,61
通过对管道内腐蚀程度进行定量评价,了解管道的内腐蚀情况,是管道剩余强度评价、剩余寿命预测以及可靠性分析的基础.提出了利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方法对天然气管道内腐蚀程度进行综合评价的具体方法,并通过应用实例验证了该评价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7.
为研究棉田化学钾肥的秸秆替代施入对棉仁含油量的影响及其生理生化基础,2012—2013年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试验站进行麦棉两熟周年秸秆还田定位试验,在棉花季设置小麦秸秆不还田(0,W0)、半量还田(4500 kg hm–2,W1)和全量还田(9000 kg hm–2,W2),在小麦季设置棉花秸秆不还田(0,C0)、半量还田(3750 kg hm–2,C1)和全量还田(7500 kg hm–2,C2),两种作物秸秆不同还田量组合后共9个秸秆还田处理,另根据秸秆折合钾肥量,于2012年棉花季开始增设2个钾肥用量处理,即150 kg K2O hm–2和300 kg K2O hm–2(K1和K2)。研究显示,在适宜氮肥(300 kg N hm–2)、磷肥(150 kg P2O5 hm–2)水平下,随着逐年秸秆还田与施钾,土壤速效氮、有效磷年际间差异均不显著,但土壤速效钾含量年际间存在显著差异;花后17 d、24 d是不同处理条件下棉仁含油量差异形成的关键时期;相较于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H)、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花后17 d、24 d的磷脂酸磷酸酯酶(PPase)的活性对棉仁油分的通径系数更大。结果表明,短期秸秆还田与单施化学钾肥均主要影响棉田土壤速效钾含量;从棉仁油分累积角度来看,秸秆还田可在很大程度上替代化学钾的施入;花后17 d、24 d棉仁钾含量是影响棉仁含油量的关键因子;秸秆还田替代化学钾肥条件下,PPase较G6PDH、PEPC对棉仁油分的影响更为关键。  相似文献   
78.
土壤胡敏酸与铜、锌离子的络合特征及生物有效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胡敏酸(HA)与铜、锌离子的络合特性。结果表明,施肥后土壤HA向结构复杂方向转化,HA与Cu2+、Zn2+之间的络合稳定性提高。HA-Cu2+的logk值,有机肥大于化肥;HA-Zn2+的logk值,以化肥的作用更明显。土壤HA与Cu2+或Zn2+络合,倾向于形成混合或多核络合物。施有机肥可提高HA-Cu2+或HA-Zn2+的结合强度和增加结合数量,而施化肥处理则相反。培养试验结果表明,有机肥处理的HA,玉米吸收Cu2+、Zn2+量下降,单施化肥处理下降较小;其中Cu2+吸收量受影响程度较大,而Zn2+吸收量没有那么明显。  相似文献   
79.
A simulation experiment on the responses of maize (Zea mays L.) from the third leaf stage to maturity for different soil water levels (well-watered, moderately stressed, and severely stressed) was conducted by controlling irrigation and using a mobile rain shelter in a neutral loam, meadow soil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n leaf water status, membrane permeability and enzymatic antioxidant system for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drought stress relied on drought intensity and duration, with more severe drought stress creating more serious effects on maize. Compared with wellwatered conditions, during the silking and blister stages moderate stress did not significantly change the relative water content (RWC) and did change significantly the relative conductivity (RC) (P 〈 0.05) of the leaves; however, severe stress did significantly decrease (P 〈 0.01) the leaf RWC and increase (P 〈 0.01) membrane permeability (leaf relative conductivity). Furthermore, under severe drought stress antioxidant enzyme activities declined significantly (P 〈 0.01) in later stages, namely for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the tasseling and blister stages, for peroxidase (POD) the milk stage, and for catalase (CAT) during the tasseling, blister, and milk stages. Meanwhile, membrane lipid peroxidation (measured as malondialdehyde content)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 〈 0.01) in all stages.  相似文献   
80.
浅议林改后乡镇林业站的服务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晶  隋毅 《辽宁林业科技》2011,(4):54-54,58,60
文章根据林改后的新形势及林农的需求,提出乡镇林业站的主要职能是服务林农,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林改后乡镇林业站的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以期为新时期乡镇林业站的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