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33篇
  免费   201篇
  国内免费   264篇
林业   268篇
农学   195篇
基础科学   186篇
  285篇
综合类   2001篇
农作物   272篇
水产渔业   140篇
畜牧兽医   529篇
园艺   300篇
植物保护   12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111篇
  2021年   119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144篇
  2016年   115篇
  2015年   197篇
  2014年   188篇
  2013年   247篇
  2012年   352篇
  2011年   344篇
  2010年   364篇
  2009年   300篇
  2008年   303篇
  2007年   302篇
  2006年   262篇
  2005年   214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18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张小红  许鹏博  薛飞洋  闵东红 《种子》2012,31(12):14-20
为了进一步提高小麦花药愈伤组织的诱导效率,以12个黄淮麦区冬小麦杂交F1代为供试材料,比较了不同诱导培养基、培养方式和花药接种密度与共培养子房数等因素对花药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CHB培养基诱导效果最好,C17次之,而N6和W14效果较差,不同基因型对不同培养基的反应不同,但大多数材料在CHB和C17培养基上反应较好;培养基附加较低浓度的2,4-D(0.5 mg/L)时有利于形成胚状体并在诱导培养基上一步成苗;液体培养时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但对愈伤的进一步分化不利,固体和双层培养时的诱导率最低,而半固体培养时不仅有利于愈伤组织诱导而且对其分化较好,是小麦花药培养的较好方式;花药与子房共培养可以显著提高愈伤组织诱导率,花药接种密度较低(2~2.4枚/mL)时较多的子房(20个)可以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花药接种在高密度(6~7.2枚/mL)或中密度时(4~4.8枚/mL)10个或10个以上的子房诱导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82.
田间和温室环境中玉米幼苗叶片显微结构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为材料,通过观察田间和温室生长的玉米幼苗叶片不同部位的显微结构,探讨不同环境和不同发育阶段玉米叶片花环结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玉米幼苗不同叶位叶片的不同部位都拥有"花环结构"。但"花环结构",从第2叶位到第3叶位、从叶基到叶尖逐渐完善。而温室玉米幼苗叶片各部位花环结构的发育程度均高于田间玉米幼苗的各相应部位。  相似文献   
983.
以涉农企业——“浙江省兴合集团公司”为载体,探讨了视觉识别系统Ⅵ的作用、效果、设计理念及设计方法等,并提出了“中国特色”的Ⅵ演化观.  相似文献   
984.
广西一些养殖场频繁发生以母猪流产、死胎、木乃伊等为特征的流行性传染病,怀疑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所致.利用针对PRRSV的N基因的特异性引物P1和P2,通过RT-PCR技术对分别从广西贵港市(GXGG)和南宁市(GXNN)收集到的可疑病料进行检测,结果两份为阳性.合成针对M基因的引物M1和M2,分别扩增了GXGG和GXNN两株PRRSV的M基因,并进行克隆和测序,得到长582个核苷酸的目的基因片段.应用DNAStar序列分析软件对所测的两个广西毒株与国内外已发表的ATCC VR-2332、LV和CH-la毒株进行同源性比较.分析表明,GXGG与ATCC VR-2332、LV、CH-la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5.6%、69.5%、97.7%;GXNN与ATCC VR-2332、LV、CH-la的核酸同源性分别为94.9%、69.5%、97.3%.对推定的氨基酸序列进行了比较,GXGG与ATCC VR-2332、LV、CH-la的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7.7%、80.5%、97.7%;GXNN与ATCC VR-2332、LV、CH-la的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8.3%、79.9%、97.1%.说明广西流行毒株与ATCC VR-2332和CH-la的同源性很高,而与LV毒株的同源性很低.从本研究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分析,广西流行的PRRSV与ATCC VR-2332株的亲缘关系比较密切.  相似文献   
985.
Many snake venoms contain complex mixtures of pharmacologically important molecules, some of which show potential therapeutic value in the treatment of cancer and other human disorders. In this review, we mainly reports the effects of snake venom active components, such as disintegrins and lectins in paralyzing cancer cells, blocking on cell migration, interaction with integrins, inhibition of tumor dissemination and angiogenesis. The advanced researches on the snake venom's apoptosis-inducing components on tumors are also introduced.  相似文献   
986.
用含有不同浓度NaCl的MS诱导培养基,采用直接筛选和逐级筛选法,对结缕草Zenith品种进行耐盐变异体的选择研究.结果表明NaCl浓度对Zenith品种愈伤诱导率的影响极显著(p<0.01),在NaCl浓度为1.0%时已很难诱导出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直接在含有不同浓度NaCl培养基上选择表明NaCl浓度对愈伤组织相对生长量影响极显著(p<0.01);通过逐步筛选,愈伤组织的存活率显著增加;两种筛选方法获得的耐盐愈伤组织再生后分别获得耐盐1.0%及1.2%的植株.  相似文献   
987.
气候变化对天水苹果生长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1981~2004年农业气象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得出气候变化对苹果生长的主要影响:暖干气候导致苹果生育期提前;盛花后高温干旱和时段性低温造成苹果坐果率下降;5月平均气温对产量的贡献最大,造成苹果减产的主要气象条件是仲春4~5月气温的较大波动和花芽萌动期仲春4月干旱、低温危害;7月平均气温对苹果品质影响最大,20世纪90年代以来,7月气温的显著升高是造成该区苹果品质下降的主要气候原因。  相似文献   
988.
在室内测定了夜蛾斯氏线虫对松枝中松墨天牛的致死中量和致死中时。将TDM模型引入试验结果的分析中,72h后松墨天牛老龄幼虫的LD50为1.2767条/头,LB50为1.6716d;蛹的LD50为1.4417条/头,LB0为1.2627d。结果表明:随着时问的延长,LD50逐渐减少;随着线虫剂量的增加,LT50逐渐缩短。通过线虫寻向移动速度试验得出:夜蛾斯氏线虫与松墨天牛幼虫相距4—10cm情况下的效果较好。通过不同防治方法试验得出:施入夜蛾斯氏线虫防治松墨天牛,12d后,浸泡法的效果最好,海绵法次之,注射法较差。  相似文献   
989.
招鹰控鼠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采用药物(生物农药、化学农药)防治鼠害,对抑制鼠害蔓延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但单一的防治方法,难以实现鼠害的持续控制。据调查,采取药物灭鼠后,如不采取后续措施,即使灭效达90%以上,经过3~4年的自然繁殖,鼠密度将恢复到灭前水平。1994年从甘肃引进了招鹰控鼠技术在石渠县试验,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与完善,2001—2005年应用于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草原无鼠害示范区,对持续控制鼠害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0.
异色瓢虫显明变种对寄主植物和猎物复合体的行为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Y形嗅觉仪观测了异色瓢虫显明变种对不同寄主植物-蚜虫复合体的定向和选择行为。结果表明,贴梗海棠、柳树、毛白杨在正常的生长状况下,不产生引诱异色瓢虫的挥发性次生物质,而当这些植物受到蚜虫为害后,释放出引诱异色瓢虫的挥发性次生物质,雌雄瓢虫对其选择率分别为73.3%、56.7%(贴梗海棠);71.7%、73.3%(柳树);58.3%、68.3%(毛白杨);紫藤在正常的生长状况下和蚜虫为害后,都会产生排斥异色瓢虫的化学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