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0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267篇
林业   183篇
农学   342篇
基础科学   176篇
  404篇
综合类   797篇
农作物   128篇
水产渔业   63篇
畜牧兽医   304篇
园艺   88篇
植物保护   16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118篇
  2020年   124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94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102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161篇
  2011年   169篇
  2010年   166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122篇
  2006年   112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东魁’杨梅是杨梅裂果病最严重的品种。通过研究明确病因,达到减少裂果、控制裂果并发症发生的目的。检测分析土壤、叶片中Mg、Fe、K等矿质元素含量;PP333、烯效唑、GA3、IAA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含量;停用PP333、平衡施肥、合理整枝、二次疏果,辅之调节园区干湿度培育小气候环境。结果表明,裂果病分为裂果、裂核2种,裂果又有纵裂、横裂2种类型,并以横裂为主。常年裂果率在10%,个别年份在20%左右,且裂果易使果实落果、腐烂,导致常规栽培常年落果腐烂率在30%以上。通过多年对病因的研究,表明植物内源激素失调是主要因子。同时,不当栽培、矿质营养盈亏不均、种性,以及非节律性气候造成的干湿不当,尤其是持续暴晴暴雨天气的出现是造成东魁杨梅裂果的重要因子。‘东魁’杨梅裂果病以生理性病害为主,与遗传种性有关。通过栽培措施的改正,可以减少裂果率,控制裂果并发症。  相似文献   
992.
通过不同方式应用金龟子绿僵菌无纺布菌剂与引诱剂结合防治短角幽天牛.在诱捕器中接触无纺布菌条的天牛(处理3)感染率达70.0%,而罩笼试验表明,处理1和处理2通过气传分生孢子的扩散所造成的感染率达35.0%以上,均与对照差异显著.将各处理诱捕回收的天牛在室内饲养,接触过菌条的处理3侵染率达63.3%,而处理1和处理2天牛的感染率分别为48.7%和53.1%,均与对照差异显著.结果显示了绿僵菌无纺布菌条与引诱剂结合防治短角幽天牛具较大潜力.  相似文献   
993.
研究纳豆菌固体发酵产纳豆激酶的工艺及其部分酶学性质.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以豆渣为原料纳豆菌固体发酵生产纳豆激酶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利用最佳发酵工艺制备纳豆激酶粗品,对纳豆激酶的部分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固体发酵培养基最佳配比:豆渣:麸皮=5:2,初始含水量65%,接种量为10%,初始pH为8.0,培养温度30℃.采用最适培养基和优化工艺,在250 m1三角瓶中进行验证实验,纳豆激酶的酶的产率可达到1577U·g-1.酶学性质研究表明,最适反应温度为60℃,37℃以下稳定,最适反应pH为8.0,在pH7-9溶液中基本稳定.体外溶栓作用表明,纳豆激酶溶解纤维蛋白的方式是直接溶解,而不是通过激活纤溶酶原.  相似文献   
994.
电子舌在红茶饮料区分辨识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为检验电子舌在茶饮料方面的辨识能力,该文应用法国Alpha M.O.S公司生产的传感器型电子舌对中国市场上已有的7种红茶饮料进行检测,所得数据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和聚类分析法(CA)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电子舌可以很好的区分这7种红茶饮料。且在PCA第1主成分和第2主成分得分图上,区别指数达95.38。由此可见,电子舌在茶饮料的品牌区分、质检以及真伪辨识中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同时,该研究也初步探讨了聚类分析法在电子舌数据处理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995.
基于物质平衡的循环水养殖系统设计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3  
刘晃  陈军  倪琦  徐皓 《农业工程学报》2009,25(2):161-166
针对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快速去除水中的溶解性氨氮和增加溶解氧等系统设计的核心问题,采用物质平衡关系建立氨氮、溶解氧的平衡方程式,推导出系统设计的计算公式,并根据工程实践的经验对部分公式进行了修正,得到了一组较贴近实际情况的设计参数,如:系统补水量、供氧量、循环量、循环次数、生物过滤器有效体积等。同时构建了一个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设计的基本流程。以设计一套年产50 t鮰鱼(Ictalurus),养殖密度为50 kg/m3的高密度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为例,可以计算得到系统的补水量为30 m3/d,系统补水率为6%,系统供氧为11.0 kg/h,系统循环量740 m3/h,循环次数为36次/d,生物过滤器有效体积为44.2 m3。  相似文献   
996.
用辐热积法模拟温室黄瓜果实生长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为了提高预测温室黄瓜产量的能力,该研究根据温室黄瓜(品种为:戴多星Cucumis sativus cv Deltestar)果实对温度和辐射的响应,建立了以辐热积(Product of thermal effectiveness and PAR,TEP)为尺度的温室黄瓜果实模型,并用独立的试验数据进行了检验。模型对温室黄瓜各节位果实果长、果径和鲜质量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符合度较好,模型对温室黄瓜果长和果径的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7325和0.5885;回归标准误差(RMSE)分别为1.64 cm和0.35 cm,而以有效积温(Growing degree days,GDD)为尺度构建的果实生长模型对果长和果径的预测结果与实测值之间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5768和0.4893;回归标准误差(RMSE)分别为1.83 cm和0.40 cm;本模型对果实鲜质量的模拟结果与实测值之间的回归标准误差(RMSE)和决定系数(R2)分别为25.04 g 和0.6782。而基于有效积温的果实生长模型对果实鲜质量的模拟结果与实测值之间的回归标准误差(RMSE)和决定系数(R2)分别为28.52 g和0.6068。模拟精度提高了12.21%。本研究建立的辐热积模型能较准确地预测温室黄瓜各节位的果实生长,模型的实用性较强,可以为温室黄瓜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997.
花粉管通道转基因技术及在小麦分子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文章首先简要回顾了花粉管通道法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历程,并从花粉管通道法转化的发育及分子证据的提出出发,详细介绍了转化的作用机理和操作技术,提出花粉管通道法转基因技术是一种十分有效的转基因技术,并以变异频率高,性状变异广泛,类型丰富,稳定快,一次导入片段多及低成本等优点而受到科研工作者的亲睐;其次,就花粉管通道转基因技术在小麦分子育种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指出花粉管通道转基因技术在小麦品质创新及分子育种中具有特殊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品质改良育种和抗性育种方面,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成就,选育出了一系列新品系,如春小麦89122,丰富了品质资源;最后,就花粉管通道法转基因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相似文献   
998.
BACKGROUND: In New Zealand the burden of nutrition-related disease is greatest among Māori, Pacific and low-income peoples. Nutrition labels have the potential to promote healthy food choices and eating behaviours. To date, there has been a noticeable lack of research among indigenous peoples, ethnic minorities and low-income populations regarding their perceptions, use and understanding of nutrition labels. Our aim was to evaluate perceptions of New Zealand nutrition labels by Māori, Pacific and low-income peoples and to explore improvements or alternatives to current labelling systems. METHODS: Māori, Samoan and Tongan researchers recruited participants who were regular food shoppers. Six focus groups were conducted which involved 158 people in total: one Māori group, one Samoan, one Tongan, and three low-income groups. RESULTS: Māori, Pacific and low-income New Zealanders rarely use nutrition labels to assist them with their food purchases for a number of reasons, including lack of time to read labels, lack of understanding, shopping habits and relative absence of simple nutrition labels on the low-cost foods they purchase. CONCLUSIONS: Current New Zealand nutrition labels are not meeting the needs of those who need them most. Possible improvements include targeted social marketing and education campaigns,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low-cost foods with voluntary nutrition labels, a reduction in the price of 'healthy' food, and consideration of an alternative mandatory nutrition labelling system that uses simple imagery like traffic lights.  相似文献   
999.
[目的]研究荒漠草原人工植被重建对区域蒸散的潜在影响,旨在为区域生态恢复重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2001—2018年MODIS ET和NDVI产品,利用趋势分析、相关分析和分区统计等方法,以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为例,研究了荒漠草原人工植被重建对区域生态系统蒸散的影响。[结果]①2001—2018年盐池县NDVI整体呈上升趋势,增长幅度为0.006 0/a,98.55%的区域显著上升。②2001—2018年均蒸散量(ET)为266.73 mm,空间上表现为西南高于西北的特征,近18 a盐池县蒸散量显著上升(p0.01),增长幅度为6.27 mm/a,全县区域内ET均达到了显著上升趋势。③盐池县大面积人工植被重建后,ET显著升高,ET与NDVI呈显著正相关。ET与NDVI的变化趋势相关性为0.76(p0.01)。④在盐池荒漠草原地区,人工植被重建造成的植被结构变化导致生态系统蒸散量更大,消耗更多的水分,同时也使ET增长速率加快。[结论]盐池荒漠草原人工植被重建提高了区域NDVI值,也增强了生态系统的ET,水分消耗的加剧将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00.
黄淮海地区冬小麦种植北界时空演变及未来趋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探索黄淮海地区冬小麦种植北界的变化规律,该文基于黄淮海及周边地区94个气象站1961—2017年逐日气象数据和代表性浓度路径(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ays,RCPs)RCP4.5、RCP8.5情景下2011—2100年逐日温度数据,采用5个气候指标对黄淮海地区冬小麦种植北界进行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961—1970年黄淮海地区冬小麦种植北界主要分布于天津—河北霸州—保定—石家庄—邢台—山西临汾一线;1971—1980年,该线在河北境内北移约65 km,在山西境内北移约40 km;与1971—1980年相比,1981—1990年北界变化较小,仅在河北唐山附近略南移,山西运城附近略北移;与1981—1990年相比,1991—2000年北界变化较大,尤以山西地区为最,将原本的正弦线趋势压缩为平滑抛物线趋势,临汾附近南移,阳城附近北移;相较于1991—2000年,2001—2010年北界略北移;相较于2001—2010年,2011—2017年北界呈南移现象。未来RCP4.5情景下,2011—2040年冬小麦种植北界主要分布在河北乐亭—唐山—北京—河北保定—石家庄—邢台—山西榆社—临汾一线;2041—2070年该线在河北境内北移至秦皇岛,山西境内北移至介休;与2041—2070年相比,2071—2100年北界在河北境内趋于稳定,在山西境内北移至太原北部。RCP8.5情景下,冬小麦种植北界变化较大:2011—2040年北界位于河北秦皇岛—唐山—北京—河北保定—石家庄—山西临汾一线;2041—2070年,该线在河北境内北移至遵化、青龙附近,在山西境内北移至兴县、太原附近;2071—2100年,北界北移至河北承德—丰宁—张家口—怀来—保定—山西原平—五寨—河曲一带。此外,与RCP8.5相比,RCP4.5情景下黄淮海地区冬小麦种植北界变化趋势较小。该研究可为黄淮海地区冬小麦种植敏感性地带适应气候变化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