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42篇
  免费   738篇
  国内免费   1853篇
林业   2013篇
农学   2601篇
基础科学   1549篇
  2875篇
综合类   4404篇
农作物   858篇
水产渔业   691篇
畜牧兽医   2266篇
园艺   474篇
植物保护   902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60篇
  2022年   415篇
  2021年   666篇
  2020年   596篇
  2019年   556篇
  2018年   421篇
  2017年   624篇
  2016年   587篇
  2015年   716篇
  2014年   767篇
  2013年   869篇
  2012年   1063篇
  2011年   988篇
  2010年   1038篇
  2009年   862篇
  2008年   885篇
  2007年   911篇
  2006年   898篇
  2005年   755篇
  2004年   383篇
  2003年   320篇
  2002年   272篇
  2001年   266篇
  2000年   333篇
  1999年   440篇
  1998年   415篇
  1997年   311篇
  1996年   295篇
  1995年   286篇
  1994年   209篇
  1993年   207篇
  1992年   183篇
  1991年   133篇
  1990年   126篇
  1989年   135篇
  1988年   106篇
  1987年   61篇
  1986年   71篇
  1985年   73篇
  1984年   51篇
  1983年   51篇
  1982年   40篇
  1981年   33篇
  1980年   21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2篇
  194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采用酸处理、碱处理和机械粉碎3种方法对稻草秸秆进行预处理。探讨3种预处理方法对稻草秸秆酶解产糖以及纤维素、木质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预处理都可以较为有效地提高稻草秸秆的酶解产糖率。经酸处理、碱处理和机械粉碎处理后,稻草秸秆的最高酶解产糖率分别为9.25%,33.16%和10.64%,分别约为对照的3.4倍、12.0倍和4.0倍。酸处理和碱处理可以去除部分杂质,达到纯化稻草秸秆的目的,提高纤维素酶的作用底物——纤维素的比例,从而提高酶解产糖率;而机械粉碎则主要是通过提高酶反应的接触面积来达到提高酶解产糖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2.
秋水仙素和二甲基亚砜诱导矮败小麦孤雌生殖的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隔离区内,以矮败小麦轮回选择群体中的不育株为供试亲本,用秋水仙素(Col)和二甲基亚砜(DMSO)诱导孤雌生殖。结果表明,Col和DMSO均具有诱导不育株孤雌生殖的作用,并且二者之间存在极显著的互作效应。同一药剂不同的诱导方法,其诱导效果有差异;小穗剪颖处理的孤雌生殖结实率较高;处理时间和套袋与否对孤雌生殖结实率影响不显著。孤雌生殖纯系在纯度和遗传稳定性方面均接近于对照品种(丰抗8号)。从遗传理论和育种实践的角度,讨论了药物诱导矮败小麦孤雌生殖的可行性及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3.
小麦黄矮病新抗源中4,中5的选育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4、中5是用经过连续3年系统选育的天蓝偃麦草作父本,地理远缘的小麦品种克强与南大2419杂交的F_5后代材料作母本,通过两者杂交,并采取延长生育法等技术克服F_1不育性,经过连续9年选育而成.对小麦黄矮病高抗,对条、叶、秆三种锈病的多种生理小种均表现免疫至高抗,还具有高蛋白(含量17.08%、17.13%);高赖氨酸(含量为0.483%、0.50%)等特点,是人工合成的优异的小麦多抗、优质资源.用中4、中5与普通小麦杂交,已成功地将抗黄矮病基因转移到普通小麦,育成陕麦8007、陕麦8124、忻4070、忻4079、中1001等品种(系).  相似文献   
994.
以粘果山羊草Ae.19(Ae.kotschyi,19)为母本,中国春和云南铁壳小麦为桥梁亲本,进行远缘杂交,获得雄性不育株。再用普通麦78-1等为轮回亲本,与其测交并连续回交,育成了K-19-78-1A等小麦雄性不育系。然后用500余份普通小麦品种(系)与K-19-78-1A进行测交,获得469个组合F1杂种,其中73个测交种(占总数的15.57%)能完全保持K-19型小麦的雄性不育性。其余396个测交种(占总数的84.43%)对K-19型小麦雄性不育系表现不同程度的育性恢复。恢复度幅度为1.0%~97.5%。396份材料中有14.14%对K-19型不育系表现高度恢复,按国内法计算恢复度达到80.1%~97.5%;测交、回交后代产生单倍体频率在0~17.5%之间,发现一批综合性状好、不产生单倍体的保持系和恢复源。  相似文献   
995.
几种化学物质浸种对辣椒种子发芽力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孙艳  崔鸿文 《种子》1995,(5):17-19
用不同浓度的硼砂、钼酸铵、氯化钙及赤霉素溶液浸种,结果表明:B.Mo可不同程度地提高辣椒种子的发芽力,均以0.3g/L的浸种效果较好,且Mo的效果优于B;Ca也可提高辣椒种子的发芽力,在4.0 ̄16.0g/L的范围内,发芽高峰值及发芽值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加;赤霉素则抑制辣椒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996.
农业清洁生产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农业清洁生产作为21世纪农业发展的新模式已被全世界所认同,并且在各国得到广泛推广。但这一理念在中国的深入推广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农田污染日益严重;农业清洁生产立法缺乏;政府鼓励性政策不足;农民认识不深等,试从农业清洁生产定义入手,结合国外先进经验,并针对中国农业清洁生产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提出建议,其关键在于完善农业法规政策,建立评价体系,加强宣传与科研并建立产业化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997.
辐照杀虫是利用电离辐射与害虫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效应,导致害虫不育或死亡的一种物理防虫技术.用于辐照杀虫处理的射线主要是γ射线(60Co或137Cs)、10 MeV以下电子束以及5 MeV以下的X射线,其中钴源辐照杀虫产业化发展迅速,电子束和X射线辐照发展相对滞后,随着近年来加速器技术的进步,电子束辐照杀虫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并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辐照对不同储粮害虫、同一种储粮害虫的不同发育时期和性别有着不同的生物学效应,总体来看储粮害虫对辐照较为敏感:不同害虫的辐射敏感性顺序为:鞘翅目>蜱螨目>鳞翅目;同种害虫不同虫态的敏感性顺序为:卵、幼虫>蛹>成虫;雌性害虫的敏感性大于雄性害虫.粮食辐照杀虫工艺流程一般包括:辐照前处理、虫情调查、剂量决策、辐照处理、辐照后管理和重复辐照等几个部分.在辐照杀虫的工艺剂量(0.3~0.5 kGy)条件下,辐照对粮食的食用品质和功能特性没有影响,辐照后的粮食也不存在卫生安全性问题.因此,辐照杀虫技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储粮害虫防治手段,是储粮化学药剂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替代,在储粮害虫防治领域有着巨大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998.
C. C. Su    J. Wan    H. Q. Zhai    C. M. Wang    L. H. Sun    H. Yasui  A. Yoshimura 《Plant Breeding》2005,124(1):93-95
The brown planthopper (BPH) is one of the most destructive insect pests of rice. Resistant varieties have proved to be one of the most economic and effective measures for BPH management. In this study, an indica rice ‘DV85’ showed resistance to biotype 2 of BPH by bulked seedling test, and a recombinant inbred line (RIL) population derived from a cross between a susceptible rice ‘Kinmaze’ and ‘DV85’ was phenotyped to map genetic factors conferring BPH resistance in ‘DV85′. Composite interval mapping revealed that one quantitative trait locus (QTL) with a LOD score of 10.1 was detected between XNpb202 and C1172 on chromosome 11. This QTL was designated as Qbph11. Qbph11 explained 68.4% of the phenotypic variance of BPH resistance in this population. The allele from the resistant parent ‘DV85’ at Qbph11 reduced the damage caused by BPH feeding and would be very useful in breeding resistant rice varieties via marker‐assisted selection.  相似文献   
999.
117AB is a recessive genic male sterility (RGMS) line in which the sterility is controlled by a duplicate recessive gene named ms, located at two separate loci. In the RGMS line, the genotype of the sterile plant (117A) is msmsmsms, and that of the fertile plant (117B) is Msmsmsms. The present study was aimed to identify DNA markers linked to the ms locus by 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AFLP). From the survey of 512 AFLP primer combinations, 6 AFLP fragments (y1, k1, k2, k3, k4, k5) were identified as being tightly linked to the Ms locus. The genetic distances between the markers and the Ms locus were all less than 8 cM, among which two fragments, designated as k2 and k3, co-segregated with the target gene in the tested population. Fragment k2 was successfully converted into a sequence characterized amplified region (SCAR) marker. The markers detected could be valuable in marker-assisted breeding of RGMS in Brassica napus.  相似文献   
1000.
棉花叶片衰老生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随着转基因棉花的大面积推广,棉花早衰发生加重,已经成为制约棉花发展的重要因素,有关早衰的研究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棉花叶片衰老生理的研究结果,主要包括衰老过程中各种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特征,以及防止棉花叶片衰老的各种调控措施。文中概述了一些常用的棉花叶片衰老生理生化指标,如叶绿素、蛋白质、丙二醛(MDA)、活性氧清除系统(SOD、POD、CAT)、激素(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脱落酸、乙烯、多胺)等。大量研究表明在棉花叶片衰老过程中叶绿素、蛋白质含量急剧下降,而MDA含量快速上升,活性氧清除系统酶活性产生相应的变化,各内源激素的含量也具有各自变化特点。针对棉花早衰的生理过程,通过采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氮、钾、钙3种肥料,以及水分、光照、温度、气体等环境因子的调节措施来预防叶片早衰以及对出现叶片早衰后的稳产措施。最后对棉花叶片早衰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