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03篇
  免费   1428篇
  国内免费   2341篇
林业   1445篇
农学   1583篇
基础科学   1330篇
  2491篇
综合类   9842篇
农作物   1691篇
水产渔业   1169篇
畜牧兽医   3371篇
园艺   1498篇
植物保护   1152篇
  2024年   107篇
  2023年   486篇
  2022年   1154篇
  2021年   1129篇
  2020年   1067篇
  2019年   1036篇
  2018年   798篇
  2017年   1227篇
  2016年   921篇
  2015年   1247篇
  2014年   1294篇
  2013年   1519篇
  2012年   1901篇
  2011年   1968篇
  2010年   1781篇
  2009年   1397篇
  2008年   1508篇
  2007年   1220篇
  2006年   956篇
  2005年   712篇
  2004年   510篇
  2003年   284篇
  2002年   333篇
  2001年   296篇
  2000年   302篇
  1999年   110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3篇
  1981年   7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3篇
  1962年   4篇
  1960年   1篇
  1956年   7篇
  195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1.
淡紫拟青霉菌料防治大豆胞囊线虫的后效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淡紫拟青霉不同菌株的培养菌料,施225kg/hm2,对大豆胞囊线虫不但当年有45%~69%的较好防效,而且第2年和第3年仍然有22.5%~37.7%和7.3%~22.9%的后效,即空胞囊和被寄生的胞囊数量增加。  相似文献   
52.
通过在21日龄的肉用仔鸡饲料中添加丝兰属植物提取物(其有效成分为丝兰皂角苷),研究丝兰属植物提取物对降低鸡舍中氨气浓度和提高肉仔鸡生产性能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鸡舍内氨气平均浓度为4.75mg/L,对照组鸡舍内氨气平均浓度为13.80mgl/L,试验组比对照组鸡舍内氨气平均浓度降低了9.05mg/L,经t检验,两鸡舍内氨气平均浓度差异显著(P<0.05),并且试验组比对照组饲料报酬提高了8.92%。  相似文献   
53.
山豆根多糖体外清除自由基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采用邻二氮菲-Fe2 氧化法测定了山豆根多糖(SSP1)清除羟自由基(.OH)的作用,应用邻苯三酚自氧化反应体系为产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模型观察了SSP1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作用,选择辣根过氧化物酶-酚红法测定了山豆根多糖对H2O2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山豆根多糖(50~400 mg/l)具有清除羟自由基的作用,且呈明显的量效关系;对邻苯三酚自氧化具有抑制作用,对调理酵母多糖诱导的小鼠脾脏淋巴细胞释放H2O2具有抑制作用.该结果提示山豆根多糖具有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54.
中药穿心莲对新城疫HI抗体滴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日龄肉仔鸡随机分为A、B、C、D、E、F、G7个试验组,每组组内设2个重复小组,每个重复小组35只鸡。A、B、C、D、E、F试验组添加穿心莲,G组不添加。各组均对新城疫进行首免和二免。结果发现,穿心莲能显著提高肉鸡的新城疫HI抗体滴度水平。另外,穿心莲的抗体滴度水平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随着剂量的上升效果有提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55.
长寿花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及胚状体再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长寿花胚性愈伤组织的筛选,胚状体的诱导发生、发育过程及植株再生。经过对外观及细胞学观察,看出外观质地疏松、颗粒状的淡黄色愈伤组织细胞圆形且形状规则,是胚性愈伤组织。诱导胚性愈伤组织的最适培养基为:MS+2,4-D 2 mg·L-1 +BA 0.2 mg·L-1;胚状体的诱导培养基为MS+BA 2 mg·L-1 +NAA 0.2 mg·L-1 +活性炭4 g·L-1+蔗糖30 g·L-1,胚状体诱导率可达185个胚状体;胚状体的再生培养基为MS+蔗糖30 g·L-1。利用石蜡切片对胚状体的发生过程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56.
起始肥料对一品红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了生长介质中起始肥料对一品红生长的影响和一品红不同部位矿质养分含量。结果表明: 速效肥比缓效肥更有利于一品红生长并提高品质,速效肥中供试的两种NO3--N与NH4+-N比例对一品红生长影响不大。绿色叶片矿质养分含量,除Fe和Mn较高外,与国外推荐的养分诊断指标相一致,说明目前国外推荐的一品红养分诊断部位适合于绿色叶片。  相似文献   
57.
牛奶子锈病及其重寄生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2年在四川省宝兴县蜂桶寨国家自然保护区和天全县喇叭河自然保护区牛奶子上发现了牛奶子锈病,经鉴定,该锈病为牛奶子春孢锈菌Aecidiumelaeagni-umbellatae Diet.其病株率100%、病叶率26%,叶片枯斑、脱落和削弱树势.在牛奶子锈病菌上采集到自然重寄生菌,经鉴定为Tuberculina sp.,该重寄生菌为国内外首次发现.重寄生菌寄生于牛奶子锈菌春孢子器出口处,阻碍春孢子的释放,具有潜在的生防应用价值.笔者对牛奶子锈病的症状特点、病原形态特征及牛奶子锈病菌的重寄生现象与重寄生菌的形态特征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8.
在旱作条件下,对转甜菜碱醛脱氢酶(BADH)基因水稻的3个品系(52-7、51-15、51-22)、受体亲本中花8号(ck1)和当地推广的以色列陆稻白珍珠(ck2)的籽粒灌浆特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5个品种(系)的强、弱势粒灌浆过程均符合Richards模型,强、弱势粒灌浆为异步灌浆型。三个转BADH基因品系与其受体亲本相比,强、弱势粒的灌浆速率提高,活跃灌浆期延长,灌浆高峰期的籽粒重增加;籽粒灌浆中、后期,强势粒的灌浆天数缩短,强、弱势粒的平均灌浆速率提高,且不同粒位籽粒灌浆速率差异减小,最终使不同粒位籽粒大小的差异缩小和粒重增加。最大灌浆速率、平均灌浆速率和灌浆高峰期的粒重与千粒重存在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59.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60%敌草隆·环嗪酮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含量,流动相为甲醇和水(57∶43),波长为254nm,环嗪酮和敌草隆的标准偏差分别为0.07和0.052;变异系数分别为0.53%和0.11%;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9%和99.2%。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9和0.9995。  相似文献   
60.
AIM: To explore the ex vivo expans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EPCs). METHODS: CD34+ cells were selected from umbilical cord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MNC) by MiniMACS system, expanded at the same conditions as that for total MNC, coincubation of CD34+ and CD34- from the same donation for EPCs. In addition, we tested the effect of vessel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and passage on cell differentiation, expansion kinetics and apoptosis. EPCs were determined and quantified by immunocytochemistry and flow cytometry. RESULTS: Coculture of CD34+ and CD34-,total MNC led to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 expansion of CD34+ cells compared with CD34 enrichment (P<0.05). There was a trend toward decreased apoptosis in cultures when early passage was performed once the linear cord like structures appeare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apoptosis between with VEGF and without VEGF group (P>0.05). These differentiated EPCs were stained positive for CD34+, von Willebrand factor (vWF), KDR, CD31 and incorporate acetylat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LDL). CD34+ and AC133+cells accounted for 68.2%±6.3% (n=6) and 57.2%±9.8% (n=6) of attaching (AT) cells at day 7 of culture, respectively. CONCLUSIONS: Coculture of CD34+ and CD34- or culture of MNC enhances ex vivo expansion of EPCs. Early passage decreases apoptosis rate, VEGF has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ex vivo expansion of EPC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