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07篇
  免费   647篇
  国内免费   1158篇
林业   1246篇
农学   1443篇
基础科学   788篇
  1700篇
综合类   3990篇
农作物   658篇
水产渔业   428篇
畜牧兽医   1998篇
园艺   397篇
植物保护   664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47篇
  2022年   348篇
  2021年   438篇
  2020年   395篇
  2019年   371篇
  2018年   325篇
  2017年   408篇
  2016年   371篇
  2015年   518篇
  2014年   486篇
  2013年   598篇
  2012年   689篇
  2011年   791篇
  2010年   712篇
  2009年   686篇
  2008年   673篇
  2007年   667篇
  2006年   579篇
  2005年   509篇
  2004年   276篇
  2003年   287篇
  2002年   363篇
  2001年   349篇
  2000年   316篇
  1999年   299篇
  1998年   217篇
  1997年   199篇
  1996年   171篇
  1995年   176篇
  1994年   167篇
  1993年   138篇
  1992年   121篇
  1991年   126篇
  1990年   91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68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4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6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61.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茄果类蔬菜上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概述了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和当前茄果类蔬菜作物栽培中常用生长调节剂的种类、主要作用及其调控生理基础,指出了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应注意的问题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2.
变叶海棠种群多样性的形成与分化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采用杂种指数和形象化散点图法, 探明了变叶海棠以兼性无融合生殖方式与陇东海棠和花叶海棠产生渗入杂交变异, 又以无融合生殖方式保持新产生变异的遗传, 经过数千万年的世代繁衍,形成现今这样极其复杂多样的渗入杂交群体, 该群体为3 个种的杂交复合体。由于杂种的全部或部分能育子代中发生的基因重组和增加基因的突变, 丰富了物种的基因库, 从而深入的揭示了变叶海棠具有多种高抗性的遗传机理。在变叶海棠居群内保护或栽植适量的陇东海棠和花叶海棠, 对于保持和促进变叶海棠多样性的形成与分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3.
苹果梨中多酚氧化酶酶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以苹果梨中的多酚氧化酶为研究对象, 对其酶的活性变化及其特性的研究表明, 苹果梨中的多酚氧化酶的最适pH 值是4. 6 , 最适温度是40 ℃; 亚硫酸氢钠、维生素C、柠檬酸对苹果梨中多酚氧化酶的抑制作用依次减弱, 硫酸钠几乎无抑制作用。不同底物和同底物不同浓度影响多酚氧化酶特性。  相似文献   
64.
梨果实若干性状的遗传倾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梨12 个杂交组合和138 个栽培品种为试材, 研究几个果实性状的遗传倾向, 结果如下: 栽培品种果实含糖量集中在6 %~9 % , 平均为7. 39 %; 果实含糖量表现为数量性状, 呈正态分布, 杂种后代果实含糖量主要分布在6 %~10 % , 平均为7. 8 % , 遗传传递力平均为90. 8 %。栽培品种含酸量介于0. 08 %~0. 74 % , 平均为0. 238 %; 杂种后代果实含酸量为数量性状, 组合遗传传递力平均为69. 2 %。梨果实挥发性物质共检测出5 种酯类、8 种醇类和乙烯、乙醛、丙酮类共16 种化合物。杂种后代果实中发现了其亲本果实中所没有的戊醇成分。果实肉质性状表现为质量性状, 脆肉对软肉为显性。杂种后代表现为果点变大、密, 果柄变长, 果汁变少, 果皮厚度相当于亲中值。  相似文献   
65.
早熟、优质、耐贮梨新品种新梨7号选育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库尔勒香梨为母本,早酥梨为父本,有性杂交选育成新梨7号品种。该品种同时兼备优质、早熟与耐贮藏性;该品种遗传了父本的早熟性,比父本更早熟15~20d,盛花期~果实可食期约80~95d,属于早熟品种;且遗传了母本品质性状的质地酥脆、耐贮、清香、阳面红晕,比母本果个大,果心小。果柄木质化,丰产抗风。新梨7号果实贮藏期的可溶性固形物、果实重量、果实硬度和果实前期腐烂率的变化与库尔勒香梨基本相似,但耐热能力高于母本。凡适宜香梨、早酥、苹果梨和巴梨种植的地区,都适宜该品种的种植。  相似文献   
66.
银杏实生树不同发育阶段个体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不同年龄银杏实生树为试材,研究芽尖和叶片中内源激素赤霉素(GA3)、玉米素(ZT)、吲哚乙酸(IAA)和脱落酸(ABA)含量与个体发育阶段的关系。结果表明,7龄期和13龄期银杏实生树芽尖和叶片中上述4种内源激素含量无明显差别,同时与13龄期首次开花的雄株接近,但却和3龄期有显著差异。可见实生树在7龄期前后树高2.5~3.0m已处转变期;随后树体继续生长增高到12~13m,在13龄期前后首次出现雄花和雌花开始进入成年期。芽尖中上述4种内源激素水平不是转变期进入成年期的惟一控制因子。转变期长可能是实生树迟果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7.
利用室内选育119代的抗溴氰菊酯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品系和敏感品系,通过反复回交和自交建立近等基因系。用Operon公司合成的20个引物对近等基因系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3个引物在抗性品系中分别产生1条特异扩增带,4个引物在敏感品系中分别产生了1~5条特异扩增带。由于在近等基因系中,除了与抗性相关的基因区外,其它的遗传背景是相同的,因此可以认为这些特异带与小菜蛾对溴氰菊酯的抗性有关。  相似文献   
68.
江汉平原水稻白叶枯病菌致病型的变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水稻和稻田周围常见的10种杂草上来集梨孢属菌株,以涂沫法作交互接种,分离自牛筋草、狗尾草、法氏狗尾草、李氏禾、罗氏草、铺地黍、稗和马唐的梨孢菌与分离自水稻的梨孢菌可以交叉侵染其寄主,茭白和碎米莎草梨孢菌与稻梨孢菌不能交互侵染;自然诱发条件下来自牛筋草和狗尾草的梨孢菌与来自水稻的梨孢菌对其寄主同样发生交叉侵染。直接从杂草寄主上分离的梨孢菌株对水稻的致病性较弱,接种到水稻感病品种发病后再分离的菌株,对水稻致病性增强,对原寄主的致病性基本保持不变。推断稻瘟病区稻田周围牛筋草、狗尾草、法氏狗尾草、李氏禾、罗氏草、铺地黍、稗和马唐等杂草寄主上的梨孢菌在稻瘟病菌的积累和传播方面具有作用。  相似文献   
69.
丙硫磷控制稻瘟病的作用方式及应用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1993-1995年生物测定和田间多点试验示范发现;1.丙硫磷对稻瘟菌孢子萌发和附着胞形成有显著的抑制活性,EC50为103.3mh/L,500mg/L的抑菌率达96.2%;2.丙硫磷1000mg/L对水稻苗叶瘟和穗瘟的预防效果分别为79.4%和90.7%,治疗效果分别为39.3%和41.8%;3丙硫磷600-900g/hm^2防治双季稻和瓜后稻穗瘟病的田间小区效果分别为70.8%-80.2%和  相似文献   
70.
银条茎尖培养快繁及离体根状茎的诱导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以银条‘二细一粗’品种为试材, 研究了蔗糖浓度、激素组合对茎尖培养和快速繁殖的影响及温度、光照、蔗糖浓度等因素对根状茎离体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 茎尖培养较理想的培养基为MS + 蔗糖4 % + 6-BA 0.5 mg·L - 1 + NAA 0.1 mg·L - 1 , 成苗率可达74.0 %。茎尖增殖较适培养基为MS + 6-BA 3.0 mg·L - 1 + NAA 0.5 mg·L - 1 , 每个外植体平均可产生5.6 个芽。根状茎诱导以MS + 蔗糖10 % + 6-BA 510 mg·L - 1+ CCC 500 mg·L - 1培养基, 20 ℃全黑暗培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