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254篇
  免费   29344篇
  国内免费   42698篇
林业   22452篇
农学   17515篇
基础科学   18291篇
  50446篇
综合类   131079篇
农作物   19844篇
水产渔业   13465篇
畜牧兽医   42402篇
园艺   19404篇
植物保护   15398篇
  2024年   1778篇
  2023年   5236篇
  2022年   11107篇
  2021年   10851篇
  2020年   11147篇
  2019年   12579篇
  2018年   10535篇
  2017年   15280篇
  2016年   12574篇
  2015年   16740篇
  2014年   16387篇
  2013年   18981篇
  2012年   24463篇
  2011年   24259篇
  2010年   22706篇
  2009年   20419篇
  2008年   20021篇
  2007年   18537篇
  2006年   15218篇
  2005年   12459篇
  2004年   8663篇
  2003年   6001篇
  2002年   6057篇
  2001年   5322篇
  2000年   4874篇
  1999年   2560篇
  1998年   1398篇
  1997年   1352篇
  1996年   1166篇
  1995年   1249篇
  1994年   1232篇
  1993年   992篇
  1992年   1020篇
  1991年   844篇
  1990年   637篇
  1989年   616篇
  1988年   559篇
  1987年   433篇
  1986年   437篇
  1985年   218篇
  1984年   199篇
  1983年   191篇
  1982年   191篇
  1981年   261篇
  1980年   192篇
  1979年   152篇
  1978年   132篇
  1965年   137篇
  1964年   141篇
  1955年   12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红肉脐橙果肉中主要色素的定性及色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3  
徐娟  邓秀新 《园艺学报》2002,29(3):203-208
 运用薄层层析法及二极管阵列检测器与高效液相色谱联用的方法, 确定红肉脐橙果肉中含有番茄红素和β- 胡萝卜素两种主要色素, 它们在液相色谱图中占总峰面积(计溶剂峰) 的73. 57 %~77. 78 % , 番茄红素占55. 36 %~58. 49 % , β- 胡萝卜素占18. 21 %~19. 93 %。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仪以及番茄红素和β- 胡萝卜素标样制作标准曲线, 测定果实发育及室温贮存过程中色素的变化动态, 结果表明, 该脐橙果肉中的番茄红素在成熟期含量最高, 达109. 67μg·g-1DM, β- 胡萝卜素此时也达到最高值(15. 52μg·g-1DM) ; 番茄红素的含量在采收后基本呈下降趋势(但采后30 d 有显著升高) , 说明果肉中存在类胡萝卜素采后合成的现象; 贮存4 个月后, 番茄红素含量急剧降低至最高时的1/ 10。  相似文献   
992.
几种落叶果树H2O2含量变化与自然休眠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以设施栽培中常见的几种核果类果树品种和两个葡萄品种为试材, 分析了芽休眠期间 H2O2含量变化动态, 并探讨了温度、生长调节剂及化学破眠物质对H2O2含量影响的效应。结果表明: 休眠期间,不同树种( 品种) 芽内 H2O2含量存在差异, 基本趋势是晚熟品种高于早熟品种, 花芽高于叶芽, 但葡萄品种相反, 早熟的‘京秀’高于晚熟的‘巨峰’; 休眠期芽内 H2O2含量基本呈稳步上升后急剧下降的趋势,不同品种急剧下降的时间略有差别, 且与自然休眠解除的时间相吻合。低温(5 ℃) 处理显著增加了芽中 H2O2含量, 中温(10 ℃) 使 H2O2含量略有增加, 而高温(20 ℃) 却导致 H2O2含量降低。休眠前期50 mg.L-1 ABA 处理显著提高了芽中H2O2含量, 而100 mg.L-1的GA3和6-BA 处理有减少 H2O2含量的趋势, 但二者差异不明显。热带地区常用的化学破眠物质对芽 H2O2的影响因树种( 品种) 、使用时期不同而异, 硫脲、KNO3前期使用对核果类果树影响明显, CaCN2对核果类无明显效应, 但对葡萄品种作用显著。果树芽 H2O2含量的动态变化表明, H2O2可能是低温解除自然休眠的原因。  相似文献   
993.
甜椒始花期氮素分配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15N 示踪技术研究了营养液培养甜椒始花期吸收的氮素在体内的动态分配规律。结果表明: 根与果实中氮的含量在始采期以后保持稳定; 而叶片中氮的含量则随生育进程迅速下降, 盛采期时与果实和根相近, 且两倍高于茎和侧枝。始花期由根吸收的标记氮主要贮存在叶片中, 2 周后向新生器官的运转率高达50. 6%, 4 周后达到57. 1%, 6 周后为58. 0%, 说明越是新近吸收的氮素越容易被再度运转到其它器官, 随着在体内时间的延长, 氮的再运转能力逐渐降低。开花后2 周收获的果实中标记氮占始花期吸收总量的3. 24%, 第3、4、6 周分别为11. 12%, 9. 49%和4. 75%。果实是甜椒体内氮的强力库, 氮素竞争力最强。  相似文献   
994.
苹果梨中多酚氧化酶酶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以苹果梨中的多酚氧化酶为研究对象, 对其酶的活性变化及其特性的研究表明, 苹果梨中的多酚氧化酶的最适pH 值是4. 6 , 最适温度是40 ℃; 亚硫酸氢钠、维生素C、柠檬酸对苹果梨中多酚氧化酶的抑制作用依次减弱, 硫酸钠几乎无抑制作用。不同底物和同底物不同浓度影响多酚氧化酶特性。  相似文献   
995.
套袋对红富士苹果色素及糖、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58,自引:4,他引:58  
 以苹果(Malus pumila) ‘长富2’品种为试材, 研究了套袋对果皮色素及果肉糖、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套袋果果皮色素、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具有同对照果基本相同的消长规律, 但含量均始终低于对照; 摘袋后果实可溶性糖含量迅速升高, 且花青苷积累速度明显快于对照; 套袋主要降低了果实中山梨醇和蔗糖的含量, 果糖和葡萄糖降低幅度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996.
黄瓜无毛突变体的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黄瓜无毛突变体与普通黄瓜相比, 幼苗的各种性状均没有明显变化; 成株矮化明显, 雌花数降低, 产量明显下降, 但雌花节率没有明显变化, 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较高, 其他光合作用指标没有明显变化。遗传研究表明, 无毛性状是由一对核基因控制的隐性性状。  相似文献   
997.
梨果实若干性状的遗传倾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梨12 个杂交组合和138 个栽培品种为试材, 研究几个果实性状的遗传倾向, 结果如下: 栽培品种果实含糖量集中在6 %~9 % , 平均为7. 39 %; 果实含糖量表现为数量性状, 呈正态分布, 杂种后代果实含糖量主要分布在6 %~10 % , 平均为7. 8 % , 遗传传递力平均为90. 8 %。栽培品种含酸量介于0. 08 %~0. 74 % , 平均为0. 238 %; 杂种后代果实含酸量为数量性状, 组合遗传传递力平均为69. 2 %。梨果实挥发性物质共检测出5 种酯类、8 种醇类和乙烯、乙醛、丙酮类共16 种化合物。杂种后代果实中发现了其亲本果实中所没有的戊醇成分。果实肉质性状表现为质量性状, 脆肉对软肉为显性。杂种后代表现为果点变大、密, 果柄变长, 果汁变少, 果皮厚度相当于亲中值。  相似文献   
998.
碳酸氢根和铵态氮共同对菜豆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菜豆为材料进行水培试验, 探讨了高浓度NH4+-N与HCO3-共存介质对菜豆生长发育及其营养吸收的影响, 结果表明: ①以HCO3--N 为主要氮源时, 菜豆生长状况最好; 以NH4+-N为主要氮源且无HCO3-存在时, 培养前期菜豆根系就发生受害现象, 叶片出现萎蔫; 但加入HCO3-后, 随着营养液中HCO3- 浓度从0 升高到13. 0 mmol/L , 菜豆长势逐渐改善, 表明HCO3-与NH4+ 以较合适的比例共存于介质中可明显减轻二者非共存对菜豆生长的抑制作用。② 同一处理, 菜豆整株对主要营养元素吸收量的次序为: N > K> P > Ca >Mg > Fe >Mn , 以NH4+2N 为主要氮源时, 随HCO3-浓度升高, 菜豆对N、P、Ca、Mn 的吸收量逐渐增大。③以NO3--N 为主要氮源, P、Fe、Mn 元素在根部出现累积, 而以NH4+-N为主要氮源时, 随HCO3-浓度增加, N、P、Ca、Mn 在根部亦有累积现象。  相似文献   
999.
大白菜子叶离体培养再生植株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探讨了植物激素、AgNO3 和琼脂浓度对大白菜子叶培养芽再生和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培养基条件为MS 培养基中加入5 mg / L BA、0. 5 mg/ L NAA、2 mg/ L AgNO3 和1. 2%~ 1. 6 %琼脂。培养过程中, 子叶的乙烯释放量对芽再生起很重要的作用, 具有高芽再生率的基因型或高浓度琼脂的培养条件下, 子叶产生的乙烯量较少。培养基中有AgNO3 存在时, 尽管子叶的乙烯释放量增加, 芽再生率也有提高。对子叶的乙烯释放量和不定芽再生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00.
月季切花乙烯受体ETR1 cDNA克隆及其序列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乙烯受体基因ETR1 保守区设计引物, 分别以瓶插寿命差异显著的月季切花品种‘德克萨斯’和‘维亚蒂’为材料, 通过RT-PCR 从花瓣中扩增出了797 bp 的cDNA 片段, 它编码265 个氨基酸。测序和序列分析表明,‘德克萨斯’重组质粒中插入片段的核苷酸序列之间完全相同, 命名为pRT-ETR1。而‘维亚蒂’所获得的重组质粒中插入片段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之间存在差异, 同源性分别为85. 2 %和92. 1 % , 分别命名为pRV-ETR1-V4 和pRV-ETR1-V5。pRV2 ETR12V5 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与‘德克萨斯’pRT2 ETR1 的同源性均达99 %以上; pRV-ETR1-V4 中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与‘德克萨斯’pRT-ETR1 的同源性分别为85. 0 %和92. 5 %。上述插入片段与桃、苹果、天竺葵、拟南芥等植物的ETR1相应区域高度同源, 其氨基酸同源性均大于90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