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4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75篇
林业   188篇
农学   106篇
基础科学   114篇
  118篇
综合类   964篇
农作物   71篇
水产渔业   74篇
畜牧兽医   364篇
园艺   218篇
植物保护   34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85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122篇
  2008年   134篇
  2007年   132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61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11.
综述了烤烟中的氯与其它主要营养元素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进展:氯促进烤烟对K 、Ca2 、Mg2 等阳离子的吸收,抑制NO3-、H2PO4-、SO42-等阴离子的吸收,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2.
<正>生草栽培是在果园行间播种豆科或禾本科植物,并定期刈割,用割下的茎杆覆盖树盘,让其自然腐烂分解,从而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和改善果园小气候的栽培模式。通过这一栽培模式的全面普及,不仅可以改善果园的土壤肥力状况和环境状况,更重要的是可以改善生态大环境。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推广生草栽培模式,至今已全面普及,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我国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进行生草栽培,但是,这一栽培模式并没有得到推广和普及,作为生态大环境的一部分,果园小环境不改善,生态大环境不可能改善。因此,有必要重新认识和普及果园生草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3.
一、适宜温度 温度对沼气发酵有很大影响。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沼气菌分解有机物的速度越快,产气率越高。发酵温度通常划分为3个范围:46-60℃为高温发酵,28-38℃为中温发酵,10—26℃为常温发酵。当发酵温度在8℃以下时,仅能产生微量的沼气。北方冬季温度低,尽可能将沼气池建在大棚温室、牲畜棚、厕所下面,变露天池为室内池,以利于保持发酵料液温度。在冬季采取越冬措施,以保证正常产气。  相似文献   
114.
日前,在福建厦门召开的“第22届中国植保信息交流暨农药械交易会”上,分布在自由贸易展览区的一些高毒农药生产厂家,在交易会期间大肆推销甲胺磷等5种有机磷高毒农药,成了一道另类“风景线”。据业内人士透露,甲胺磷等5种高毒有机磷农药禁用期限日渐逼近,但该类产品库存量依然较大,如期禁用形势严峻。2006年11月21日,大会召开前一天,位于展览中心东侧的自由贸易区就已熙熙攘攘,不少小型企业早早就展开了自己产品的宣传活动。记者随着人流进入自由贸易区,短短几分钟时间就收到厚厚一叠农药产品销售传单,仔细一看,竟然发现不少传单是在宣传一…  相似文献   
115.
高把油锯锯架减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6.
为了探明中国不同气候类型、土壤肥力和试验年限下,保护性耕作[免耕秸秆不还田(NT)、传统耕作+秸秆还田(TS)和免耕秸秆还田(NTS)]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对42项已发表的相关研究进行了Meta分析,以检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对保护性耕作的响应,同时评估了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与传统耕作相比,保护性耕作显著提高了土壤微生物Shannon和Simpson指数(P < 0.05),其中免耕秸秆还田效果最好,增幅分别为8.4%和3.7%;保护性耕作土壤中细菌的Shannon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均高于传统耕作,真菌的Shannon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仅在免耕秸秆不还田下显著增加4.4%和5.3%(P< 0.05);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在传统耕作+秸秆还田处理下受年均气温和种植作物影响明显,在土壤环境质量较好的非中性土壤中进行免耕处理显著增加土壤微生物多样性(P<0.05),并且在我国北方区域施行免耕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增加效果较其他区域好.因此,建议在中国北方构建以免耕为核心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在不同区域因地制宜的选择秸秆还田管理措施,且进一步对保护性耕作处理下的土壤真菌多样性及更多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进行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17.
论述了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程序,简要介绍了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18.
肉桂醛催化选择加氢制氢化肉桂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煤质活性炭作载体,分别用HNO3、H2O2和(NH4)2S2O8进行预处理,然后用浸渍法负载PdCl2,在H2流中还原得到Pd/C催化剂,用于肉桂醛(CAL)选择加氢制氢化肉桂醛(HCAL)的反应。考查了Pd负载量,反应温度和压力对加氢反应的影响,优化了反应条件。进一步考查了助剂Fe、Co、Ni[1]对反应的影响。最终,CAL转化率为98%,HCAL选择性为88%。  相似文献   
119.
在松枯损木树皮下生息的昆虫,除松褐天牛、象鼻虫、小蠹虫及其天敌外,还有取食木屑和虫粪的昆虫、食菌昆虫、以树皮下为匿所和越冬场所的昆虫,以及它们的天敌,共同构成非常复杂的昆虫相。松蛀虫的天敌昆虫所属的科属范围很广,经鉴定了的31种天敌(表1)可区分为寄生性和捕食性两大类,膜翅目的姬蜂科、茧蜂科、金小蜂科和肿腿蜂科属于前者,其  相似文献   
120.
临沂市引种茶树现状及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山东省沂蒙山区近30年的茶树引种栽培实践及试验研究表明:北方地区可以利用当地的小气候条件发展茶叶生产。通过合理选择园地、加强越冬保护、实行适密适矮栽培、茶园间作、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等技术措施,能实现茶叶生产高产优质高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