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科学   6篇
  5篇
综合类   50篇
畜牧兽医   23篇
园艺   1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活性有机碳(AOC)是评价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是土壤有机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以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县孙家小流域红壤关键带观测站为依托,采集了老稻田(old paddy,OP)(200年)、新稻田(new paddy,NP)(30年)、旱地(upland,U)(20年)、橘园(orchard,O)(30年)和林地(forest,F)(30年)的表层土壤(0~15 cm)样本,分析了土壤总有机碳(TOC)、颗粒有机碳(POC)、易氧化有机碳(ROC)、水溶性有机碳(DOC)及微生物生物量碳(MBC)等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含量差异及春秋季变化,探讨了不同利用方式下关键带红壤中各形态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含量差异及其主要诱因。研究结果表明:红壤关键带中老稻田土壤TOC含量和密度及各组分活性碳含量均显著高于新稻田、旱地、橘园和林地;且只有稻田土壤DOC与旱地、橘园和林地土壤POC的春秋季变化差异显著。利用方式对土壤中各活性碳组分的存在比例影响差异显著,其中POC与ROC分别是稻田与旱地、橘园、林地土壤中所占比例最高的活性碳组分;而DOC则是所占比例最低的活性有机碳组分。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利用方式红壤中DOC、MBC、ROC、POC与TOC之间均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2.
为验证法氏囊散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的治疗效果,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选取30日龄自然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炎雏鸡400只随机分成4组:法氏囊散高、中、低剂量组、扶正解毒散药物对照组,拌料给用,连用三天。结果表明,法氏囊散高、中两个剂量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的治疗效果与对照药物扶正解毒散相当,高、中两个剂量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临床推荐剂量为2%拌料。  相似文献   
43.
针对机器视觉获取种子空间分布信息时,传统开沟器作业过程中,种子落入种床后,土壤快速回落覆盖种子,导致种床中种子原始图像采集困难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开沟延时回土装置,通过导土装置、压种装置和回土装置的配合作业,延长土壤回落时间,形成有利于原始图像采集的避让空间,并在图像采集完毕后将泛起土壤推回种床,保证土壤回填率,达到延时回土的目的。通过理论分析确定导土装置、回土装置等关键装置结构参数。以开沟速度、开沟深度、回土板转角为试验因素,开展土壤回填率离散元仿真试验,确定最优作业参数为开沟速度1.6m/s、开沟深度30mm、回土板转角40°。在最优参数组合下,进行土壤回填率田间试验和种子图像采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开沟延时回土装置土壤回填率为96.5%,开沟延时回土装置较未安装回土装置的开沟器土壤回填率提升39.6个百分点;工业相机可以在导土装置形成的避让空间中采集到种床中种子的原始图像。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结构可以有效避免回落土壤对图像采集的影响,并保证土壤回填率,实现了种床中种子图像的采集,为计算机视觉技术检测播种作业质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4.
以欧美杂交种葡萄‘蜜光’为试材,探究聚乙烯(PE)编织物Coverlys TF150?材质的避雨棚膜对树冠和果实微域环境及果实品质的影响。连续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CoverlysTF150?透光率比聚烯烃(PO)膜低11.91%,降低了果面微域温湿度,缓解了高温和强光胁迫。Coverlys TF150?覆盖提高了成熟期果实大小、可溶性固形物、花色苷、总酚、类黄酮和黄烷醇含量,降低了可滴定酸含量。2020和2021年果实百粒质量分别增加2.15%和2.46%,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提高3.70%和3.04%,果实可滴定酸分别降低17.90%和10.53%,果实花色苷含量分别提高18.33%和11.91%,总酚含量分别提高23.30%和13.07%,类黄酮含量分别提高24.00%和19.43%,黄烷醇含量分别提高18.20%和15.58%。CoverlysTF150?覆盖提高了葡萄果实中萜烯类香气物质含量,尤其是里那醇含量,降低了C6醛类如己醛的含量。  相似文献   
45.
一、草莓常见病害的防治 1、草莓白粉病 病原菌为单囊壳属,借助气流或雨水扩散,发病最适温25~30℃,病原菌会感染多种作物,已经普遍对三唑酮类农药产生了抗性.坐果期与采收后期均易发病.露地栽培关键预防期为花前花茎抽生期.  相似文献   
46.
以新冬22(少穗型)和邯郸5316(多穗型)为供试材料,采用裂区田间试验设计,主区为3个播期:9月23日(B1)、10月4日(B2)和10月15日(B3);副区为4个播种密度:315万株·hm-2(M1)、510万株·hm-2(M2)、705万株·hm-2(M3)、900万株·hm-2(M4),研究不同播期和密度对滴灌冬小麦群体动态和抗倒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滴灌冬小麦生育期随播期推迟而缩短,B3处理的新冬22和邯郸5316的生育期较B2处理缩短11 d,较B1处理缩短22 d;密度对生育进程影响较小。(2)群体大小和叶面积指数(LAI)随密度增加而增加,随播期推迟而减小;晚播群体在生育后期总茎数有追赶正常播期处理的趋势;同一密度下B2处理和同一播期下M2或M3处理的群体大小和叶面积动态随生育进程变化最小,表现出较好的叶片调节功能。(3)随播种密度增加,滴灌冬小麦基部节间和重心高度增加,基部直径、机械强度和抗倒指数下降;随播期延迟,茎秆基部节间变短,重心高度下降,直径增大,机械强度和抗倒指数增加;密度对茎秆性状的影响大于播期;在实际生产中,充分发挥密度和播期的互作效应,适当增加晚播处理的密度,能优化个体生长,保证高产。(4)B2处理的平均产量较B1、B3处理分别提高8.09%~17.52%和16.01%~21.07%,新冬22和邯郸5316分别在B2M3和B2M2处理中产量最高,分别达8 541.04 kg·hm-2和9 218.08 kg·hm-2。(5)从群个体生长的角度上看,新冬22对密度反应更敏感,邯郸5316对播期反应更敏感;说明生产中少穗型品种应注重合理密度前提下调节播期,而多穗型品种应注重适当播期前提下调节密度,以充分发挥品种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47.
针对立体栽培各层草莓生长状况不一致的现状,为促进DA-6在草莓立体栽培中的应用,以日光温室双H型立体栽培的‘红颜’草莓为试材,测定分析双H型立体栽培架上下层的光环境,分析冬季叶面喷施DA-6对双H型立体栽培上下层草莓光合作用、植株生长、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双H型立体栽培的草莓下层光环境较差,下层南部、中部和北部光环境差异较大。随着DA-6浓度的提高,DA-6处理双H型立体栽培草莓能够提高净光合速率、促进植株生长、增加草莓产量、改善果实品质,DA-6对上下层草莓光合作用及生长发育的影响不同。20mg/L DA-6处理双H型立体栽培上层草莓,净光合速率比对照提高了13.0%,叶面积提高了18.0%,显著提高了叶绿素a、b含量、果实产量、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30mg/L DA-6处理双H型立体栽培下层草莓,净光合速率比对照提高了53.0%,叶面积提高了11.1%,显著提高了叶绿素a、b含量、果实产量、果实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降低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40mg/L DA-6处理则产生了抑制作用,表明对于光环境相对较差的双H立体栽培下层草莓,适度喷施DA-6有利于促进草莓的光合作用、产量增加和提早成熟。  相似文献   
48.
“发展地理思维能力”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之一,也是中学地理教学的核心任务和终极目标。只有促使学生形成相应的地理思维能力,才能从根本上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端正学习动机,也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地理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形成。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地理思维品质成为我们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49.
前言牛是草食反刍家畜,能利用大量农副产品和草类,生产奶、肉,是节粮型养殖业。但是有些育肥牛专业户和一些肉牛场,没有根据牛的生理特点实行科学饲养,认为多喂精料就长肉,致使饲料日粮中蛋白质过剩而能量不足,造成饲料浪费。为指导全省肉牛育肥工作,我们进行了《黑白花奶公牛育肥饲料质量标准的研究》以找出适合河北省饲  相似文献   
50.
本试验的目的在于研究和探讨不同营养水平对肉兔和皮肉兔生产性能的影响,并为我省制定家兔配合饲料地方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材料和方法 1、试验用兔和分组。试验用花巨品种兔,其中妊娠期母兔21只,泌乳期母兔19只,生长期幼兔120只,根据年龄、性别、体重、胎次、血统等因素,各期随机分成三组,并进行统计学处理,检验各组体重及其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