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3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41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4年   1篇
  199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药剂浸苗对当归麻口病的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奥瑞根、苦参碱及斑蝥素等3种生物药剂与阿维菌素·毒死蜱复配浸苗,防治当归麻口病,结果表明,药剂浸苗对当归生长量(出苗、叶片、株高以及冠幅)无明显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增产作用,可提高当归的品级。对当归麻口病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斑蝥素40mL+阿维菌素·毒死蜱25mL加水5L浸苗处理的防效最好,为66.44%,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可在当归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2.
【目的/意义】探索漳平市上界村乡村产业发展策略,为漳平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建议。【方法/过程】文章以漳平市上界村为研究对象,采用SWOT分析方法,具体分析了上界村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及威胁,探索制约上界村农业、旅游等产业发展的核心因素。【结果/结论】文章从S+O战略、S+T战略、W+O战略、W+T战略4个方面,提出上界村应着力打造乡村特色“莲”品牌;加大文创产品创作力度;多途径营销渠道推广;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引入专业人才等多个具体建议,为促进上界村乡村产业发展进而推进乡村振兴进一步实施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53.
苹果生长期修剪技术综合应用近几年,在果树生产上应用了一些生长期修剪技术,如环割、环剥、拉枝、生长激素等,并对其综合应用效果进行试验。1拉枝和多道环割1994年在宿迁市仰化乡同意村3年生富士苹果园,进行了拉枝及多道环割处理,拉枝是在春季,将留用的枝拉成...  相似文献   
54.
嘎拉苹果在宿迁的表现嘎拉苹果原产于新西兰,其亲本为(元帅×桔苹)×金帅。1979年引入我国,宿迁市1993年从山东果树所引进,接穗高按在宿迁市南蔡乡果园村5年生M7自根砧的金帅、红星苹果上;成品苗栽植在宿迁市南蔡乡苹果村,面积3.3hm2。该品种果实...  相似文献   
55.
蓝莓干酒是以天然野生植物蓝莓为原料,采用一系列先进的加工工艺精制而成。发酵期15~30 d,品温控制18~22℃,该果酒芳香清雅,风格独特,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保健饮料酒。  相似文献   
56.
[目的]采用响应面法确定复合酶提取红花黄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其开发利用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新疆伊犁红花为试验原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酶用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pH为影响因素,以红花黄色素提取率为响应值,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原理设计4因素3水平响应面试验,对红花黄色素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通过响应面分析建立红花黄色素提取率(Y)对酶用量(X1)、酶解温度(X2)、酶解时间(X3)、pH(X4)的二次回归模型:Y=-1.16333+24.9875X+0.14083X+0.6X+0.375X4-0.06875X1X+0.075X1X3+0.4125X1X+0.013X2X4-0.0075X3X4-18.55208X12-0.0016833X22-0.14833X32-0.13208X42(R2=-0.976),该模型拟合程度较好;其中酶用量对红花黄色素提取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pH有显著影响(P<0.05,下同),pH与酶解温度、酶用量与酶解温度间的交互作用对其有显著影响.复合酶提取红花黄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在酶用量(果胶酶:纤维素酶=1:1)0.64%、酶解温度47℃、pH 4.7的条件下酶解2h,红花黄色素提取率达11.59%,与理论预测值11.65%接近.[结论]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复合酶提取红花黄色素工艺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可在实际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7.
2018年陕西南部及关中宝鸡、渭南地区开展了第三次农作物种质资源征集行动,累计征集资源2 318份,其中粮食作物811份、经济作物229份、果树520份、蔬菜732份、牧草绿肥26份,共涉及43科、120属、157种的作物种类,征集到已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的100多种地方特色优异资源。通过对这些地区农作物种质资源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发现陕西农作物种质资源以地方品种为主,在第三次普查中,粮食作物占比明显下降,从82.69%降至34.99%,其次蔬菜、果树占比分别较普查前提高了25.89%、21.08%。陕西通过稻米、花椒、核桃、茶叶、猕猴桃等地方品种及野生资源直接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但陕西资源保护利用体系不完善,缺乏有效资源保护措施、发掘利用不充分等问题。建议加快推进全省资源保护体系建设,对局部地区及重点农作物优先开展资源保护试点工作,同时不断发掘利用新资源,服务于生产和育种研究,助力陕西农业追赶超越。  相似文献   
58.
外源激素6-BA对啤酒大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不同浓度外源激素6-BA对啤酒大麦品种陇啤1号、Sebastion、Hays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6-BA对啤酒大麦的农艺性状和品质均有影响,当浓度为10 mg/L时,3个品种的千粒重、产量、库尔哈巴值最高,蛋白质含量最低。说明外源激素6-BA能够提高啤酒大麦产量,改善啤酒大麦品质。  相似文献   
59.
软儿梨冷冻贮藏过程生理指标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新鲜、冷冻以及解冻后褐变3个时期软儿梨果肉脯氨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丙二醛含量以及相对电导率的测定,初步探讨了软儿梨果实采后冷冻贮藏过程中生理生化指标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脯氨酸含量呈上升趋势,由新鲜期0.88μg/g到褐变后1.58 μg/g;冷冻时期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相对新鲜时期呈大幅度增长,但在褐变后活性降至最低;丙二醛含量随着贮藏时期的变化呈上升趋势,褐变后达到1.03×10-3μmol/g;相对电导率呈上升趋势,由新鲜期82.73%上升到褐变期98.14%.  相似文献   
60.
甘草根腐病病原鉴定及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甘草根腐病的病原进行分离鉴定,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分别测定苯醚甲环唑、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嘧菌酯、多·福·溴菌腈、百菌清、咪鲜胺、代森锰锌和恶霉灵9种杀菌剂对该病原菌丝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甘草根腐病的主要病原为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9种药剂对病菌菌丝的EC50为:咪鲜胺<苯醚甲环唑<多·福·溴菌腈<多菌灵<百菌清<嘧菌酯<甲基硫菌灵<恶霉灵<代森锰锌。咪鲜胺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值为0.002 mg/L;代森锰锌最弱,EC50值为117. 175 mg/L。其中咪鲜胺、苯醚甲环唑、多·福·溴菌腈的EC50均小于1 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