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6篇
林业   3篇
农学   9篇
基础科学   4篇
  6篇
综合类   157篇
农作物   28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9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海藻渣资源化高效利用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比较海藻渣与棘孢木霉菌剂、解淀粉芽胞杆菌菌剂单一和复配使用对黄瓜苗期枯萎病的防效和寄主防御反应的影响,明确海藻渣和复合菌剂协同增效作用.结果表明,1%海藻渣+3.0×105 cfu/g棘孢木霉菌剂+2.0×108 cfu/g解淀粉芽胞杆菌菌剂(T1)拌土处理对枯萎病防效达...  相似文献   
52.
植物致病真菌侵染寄主植株的过程中,会分泌特异的糖基水解酶至胞外,与寄主植物互作以完成其生活史。本研究利用已公布的基因组数据,注释并比较分析12种植物致病真菌胞外糖基水解酶(GH家族)与寄生类型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活体与非活体寄生真菌胞外GHs数量与亚家族分布有显著区别。其中参与细胞壁多糖降解的GHs在非活体寄生菌中显著扩增。进一步的系统发育分析显示GH3家族尤其在半活体寄生菌中扩增明显,这意味着植物致病真菌胞外GHs酶谱与病原菌寄生类型密切相关。据分析结果推测,GH53、GH61和GH3亚家族的扩增有助于病原菌非活体寄生;GHs的丰度与多样化可能更有助于致病菌半活体寄生。  相似文献   
53.
滇池沉积物磷酸盐吸附和矿物学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采用现场采样及室内分析测定方法,研究了滇池沉积物的矿物学组成以及沉积物对磷酸盐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滇池沉积物粘土矿物的主要成分为高岭石,水云母次之,还含有少量的蛭石、绿泥石和蒙脱石。沉积物对湖水中磷酸盐(PO4-P)的吸附主要发生在0~6h内,在0~0.5h吸附速率大于5.0mg·g-1·h-1,之后基本达到了一种动态平衡。沉积物对PO4-P的吸附量随着初始浓度的升高而增加,等温吸附线表明滇池表层沉积物对湖水PO4-P的吸附容量约为5.0mg·g-1。酸性条件下,沉积物对PO4-P的吸附量较大,随着pH值的升高,吸附能力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54.
玉米灰斑病抗性机制中活性氧代谢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玉米灰斑病菌侵染四个抗病和感病的玉米品种时,叶片内部活性氧代谢酶及细胞过氧化产物含量的动力学变化。结果表明,抗、感病品种的SOD、CAT及POD酶活性在病茵侵染后都变化显著,抗病品种各酶活性变化幅度比感病品种大。叶片内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则相反,抗病品种沈试29在接种第13天时叶片MDA含量只为18.46nmol/g,而感病品种铁单9为23.14nmol/g,抗病品种比感病品种增加幅度小。说明活性氧代谢在植物抗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抗病品种对活性氧代谢的酶调节能力强,病菌侵染后细胞过氧化程度低,在痛菌侵染时活性氧清除酶活性最大增加值与发病程度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55.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玉米弯孢叶斑病菌毒素对不同玉米抗性品种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及在一定条件下对寄主抗性的诱导效应。研究结果发现,抗病品种的PAL和PO酶活性比感病品种易被毒素激活,但抗病品种被毒素处理后的SOD活性明显低于感病品种,而且峰值出现得晚,这可能与抗病品种SOD活性的下降有利于积累活性氧、进一步激发寄主的抗性有关。此外,研究发现毒素在一定浓度下可作为抗性的诱导因子,为深入研究抗性机制和防病手段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56.
药用植物凭借其独特?显著的疗效而被作为中医药治疗的主要原材料, 然而因其种植及加工过程不规范造成农药残留问题突出?本文对我国中药材中农药残留现状及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并对比了不同地区和国家有关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体系建设情况, 提出了我国中药材中农药残留标准体系建设的建议, 以期加快我国药用植物农药登记和限量标准制修订, 提升中药材质量安全, 促进中药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57.
玉米茎腐病菌致病因子对玉米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玉米茎腐病菌(Fusariumgramimearum和Pythumaphanidermatum)在玉米活体内和活体外均能产生一系列具有明显致病作用的细胞壁降解酶和毒素。通过电子显微镜对分离出的细胞壁降解酶和毒素进行致病性观察。结果表明,细胞壁降解酶能降解玉米根细胞壁,毒素能损伤玉米胚根细胞膜及亚细胞器的结构。  相似文献   
58.
禾谷镰刀菌产生的细胞壁降解酶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mearum<\i>)是引起玉米茎腐病、穗腐病的主要病原菌之一。该病原菌在活体外能产生PG、PMG、PGTE和PMTE四种细胞壁降解酶,这些酶都具有酶的典型性动力学特性。细胞壁降解酶是F.gramimearum<\I>致病的一个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59.
利用同功酶电泳技术对采自国内的23个玉米弯孢叶斑病菌菌株进行可溶性蛋白以及SOD、ETS、PPO、MDH、PO等酶系分析,发现不同菌株间存在差异;对菌株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连锁距离0.36上将所有菌株聚合在一起,初步分成7个组,与病菌致病性分组有些一致,有些相近,但也有些不同或关系不密切.  相似文献   
60.
康氏木霉REMI突变株产纤维素酶固态发酵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康氏木霉REMI突变株适宜的产酶条件,通过正交试验对其固态发酵培养基、接种量、料水比、培养时间和培养温度等进行了研究.试验确定最佳培养基组分为稻草粉:麦麸为9:1(质量比),料水比1:1(质量比),硫酸铵1%,Tween-20 0.1%,通过单因素优化试验,确定最佳培养条件为:接种量5%(7.5%,培养温度30 ℃,培养时间96 h,pH自然;该突变株的FPA酶活和CMC酶活分别达6.097,8.123 IU/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