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篇
  32篇
综合类   14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对白颊长臂猿的采血训练,一方面是方便兽医对白颊长臂猿健康状况的检查,了解长臂猿在放松无刺激环境下的常规和生化值,为动物的饲养和繁殖作出针对性的指导。另一方面可增强长臂猿与人的信任感,减少动物的刻板行为,丰富长臂猿日常生活,提高动物福利。于2015-2017年陆续对5只长臂猿成功进行采血训练,发现训练效果与动物年龄大小、个体性格差异、训练环境以及动物疾病的治疗干预等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32.
藏东南植茶土壤肥力退化及培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处藏东南地区的易贡茶场,因其植茶土壤石砾含量高、砂性重、坡度大,养分淋洗和侵蚀损失较为严重,加之长期用养失衡,土壤肥力明显退化。在补修梯级和客土调剂基础上,大幅度增加有机肥投入,合理、平衡施用化肥是恢复与提高茶园土壤肥力、促进茶叶优质同产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3.
影响西藏高原草地植物AM真菌分布的环境因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环境因子对西藏高原中部地区草地植物AM真菌的影响进行的研究表明:不同土壤类型中AM真菌孢子密度的变化特征表现为山地灌丛草原土和高山草原土〉草甸土〉高寒草甸土的趋势;土壤质地对AM真菌孢子密度的影响明显大于土壤类型,轻砂土植物根围土壤孢子密度最高平均达55个/100g土;土壤pH(6.0-8.7)与植物根围土壤孢子密度、茵根侵染率分别呈显著正相关(r=-0.5,n=17)和正相关(r=-0.28,n=17),与茵根侵染强度和植物根系丛枝丰度缺乏明显的规律性;土壤有机质与AM真菌孢子密度呈负相关(r=-□0.4,n=17);土壤有效磷含量在7.8~10.1mgkg。范围时,各寄主植物根围土壤AM真菌孢子密度最高在52~94个/100g土之间;低于或高于这一范围时,孢子密度则均呈明显下降的趋势;AM真菌孢子密度与茵根侵染率、菌根侵染强度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34.
不同海拔高度对藏北高寒草甸丛枝菌根真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北高寒草甸地区不同海拔高度对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海拔高度不仅在一定范围内与 AMF孢子密度呈负相关,而且对菌丝密度、侵染率的影响均是在一定范围内先升高后降低,在中间海拔出现最高值;通过计算发现,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和物种丰度在一定范围内随海拔增加表现为先升高再降低,有规律地在4121~4452 m之间出现较大值。综合比较可知,AM真菌对莎草科植物嵩草根系具有良好的侵染效应。  相似文献   
35.
利用黔北麻羊、贵州黑山羊和贵州白山羊构建DNA池,设计1对引物扩增其STAT5A基因第10外显子及部分内含子序列。PCR产物纯化后进行双向测序。DNAStar和BLAST分析确定多态性位点。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SNPs位点对STAT5A基因RNA二级结构、STAT5A蛋白二级及三级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扩增的STAT5A基因中筛选到3个SNPs:C-32A、G+71A和G+158A,其中G+71A为错义突变,导致编码的丙氨酸(Ala)变为苏氨酸(Thr);C-32A和G+158A均在内含子区,不参与氨基酸编码。SNPs位点对STAT5A基因RNA二级结构和STAT5A蛋白结构均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36.
根据西藏化肥完全依赖国家高额财政补贴从内地调入和投入水平低的现实,分析了西藏化肥矿产资源状况,提出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从速建立小化肥工业的开发构想  相似文献   
37.
进口雏鸡应激死亡的诊断王淑珍,钱成(河南省郑州动植物检疫局450003)1995年4月,河南某种鸡场从美国引进一批一日龄哈伯德祖代肉鸡。9日,C系、D系雏鸡22397只到达其新建的临时隔离场,死亡雏鸡485只,到11日,共死淘雏鸡5269只(C系20...  相似文献   
38.
西藏"一江两河"地区土壤退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藏"一江两河"地区日趋严重的土壤退化是由其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地貌结构的特殊性,特别是人类影响和干预的广泛性、非合理性决定的。在阐述土壤退化类型、特征的基础上,就土壤退化的发生机制进行了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39.
西藏“一江两河”地区土壤退化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西藏“一江两河“地区日趋严重的土壤退化是由其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地貌结构的特殊性,特别是人类影响和干预的广泛性、非合理性决定的。在阐述土壤退化类型、特征的基础上,就土壤退化的发生机制进行了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40.
秸秆还田对西藏中部退化农田土壤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萍  熊伟  冯平  薛会英  蔡晓布 《土壤》2004,36(6):685-687
就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西藏中部退化农田土壤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对增加土壤有机质、全N、速效P、全K和速效K具有重要作用。秸秆还田后,能提高土壤综合肥力水平,且有翻埋>高茬>覆盖的趋势。根据当地的生态条件,要控制西藏中部农田土壤的退化趋势,促进已退化土壤生产力的恢复和持续提高,建议该地区采用高茬方式进行秸秆还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