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31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8篇
  5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65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外源DNA直接导入大豆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5  
本文报道了在大豆自花授粉后,利用其形成的花粉管通道,将外源DNA直接导入栽培大豆的研究结果。 通过对10组大豆实验材料进行外源DNA导入的结果看出:转化的后代主要表现在熟期、株型、花色、种皮包、百粒重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异;变异的D_2代单株或株系的过氧化物同功酶酶谱和酶活性显示了明显的差异,其中发生“疯狂分离”的单株,其酶带显示不规律;表型变异不明显而蛋白质含量高于受体的8701组合的D_2代各株系,其酶活性明显增强,并主要表现在A_1和B区。 实验结果表明:外源DNA片段直接导入受体植物卵细胞、合子或早期胚细胞,部分片段可以被受体细胞DNA整合和表达。还表明:利用花粉管通道途径来实现外源DNA直接导入大豆,进行大豆种质创新和品质改良也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82.
本文利用花粉管通道在大豆自花受粉后,将野生大豆DNA导入栽培大豆,从而引起了后代性状的广泛变异。结果进一步证明了外源DNA片段直接导入受体植物卵细胞、合子或早期胚细胞,部分片段可被受体细胞DNA整合乃至表达理论的可行性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3.
84.
竹材液化树脂发泡材料发泡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利用竹材液化产物树脂发泡,制备新型墙体材料。在已进行竹化液化和树脂化优化工艺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出发泡剂为正戊烷;再通过正交试验,分析发泡剂、填料和固化剂等用量,对发泡材料表观密度和压缩强度的影响。在试验得出优化工艺的条件下,制得发泡材料的表观密度约0.14g/cm3,压缩强度达454.5kPa。  相似文献   
85.
不同类型烟草常规化学成分与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四川省典型产区的不同类型烟叶为材料,对烤烟、白肋烟、香料烟、马里兰烟、晒烟5种类型烟叶的常规化学成分和中性致香物质的变异特点和组成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烤烟总糖和还原糖含量最高(28.36%,24.52%),总氮和烟碱较低;香料烟的总糖、还原糖含量仅次于烤烟,总氮含量在各类型中最低(1.79%);其他晾晒烟均表现出高氮、低糖的特点;烤烟的氮碱比和糖碱比最为适宜,各类型烟叶的钾氯比均大于4,符合优质烟叶的特征。地方晒烟万源巫烟的各类中性致香成分均远远高于其他地方晒烟,表现最好。除晒烟以外,其他类型烟叶,烤烟中的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和新植二烯含量较高(63.29,731.92μg/g);香料烟的芳香族氨基酸类、西柏烷类和棕色化反应产物较高;马里兰烟各类致香成分含量与白肋烟较为接近,但茄酮含量较高。不同类型烟草的化学成分和中性致香物质含量有很大的差异,且各化学成分类群的所占比例也不同,其是构成不同类型烟草香气风格与吸食品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6.
以烟草品种NC297为材科,分析研究了其4个留叶水平旺长期光合作用光响应曲线差异.结果表明,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大,各留叶水平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均呈现出开始增加较快,随后趋于缓和的趋势,不同留叶水平胞间CO2浓度变化趋势与之相反,而留24片叶表现出最终胞间CO2浓度最低;在光响应曲线特征参数方面,留24片叶具有较低的光补偿点和较高的光饱和点,有效光合辐射的范围较宽,表现出较强的弱光利用能力和强光利用潜力,并且留24片叶表观量子产额、最大净光合速率均最高,说明留24片叶处理光合能力较强,光能利用较好,这可能与不同留叶水平导致的叶片大小、叶片厚度、叶面积指数不同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87.
为卷烟原料配方的改进提供依据,采用随机取样方法研究山东中烟库存C3F等级复烤烟叶主要化学成分与评吸质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总糖与香气质呈显著正相关,还原糖与香气质、杂气、余味呈显著正相关,总氮与杂气呈显著负相关;经通径分析,总氮对香气质、杂气和余味的直接影响最大,间接影响以总氮最大,还原糖次之。适当提高还原糖含量和降低总氮含量可提升复烤烟叶的香气质及余味,降低其杂气,从而提高烟叶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88.
为探明25%茚虫威·甲氧虫酰肼悬浮剂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持效期、适宜施用剂量及对水稻的安全性等,特开展了本试验。结果表明,采用25%茚虫威·甲氧虫酰肼悬浮剂防治水稻二化螟,具有防治效果好、持效期长、对水稻生长安全等优点,该药剂可在水稻生产上示范推广。建议于二代二化螟卵孵高峰后5~7 d,采用喷雾法,每667 m~2喷施25%茚虫威·甲氧虫酰肼悬浮剂40 g兑水40~60 kg。  相似文献   
89.
在Bendick的植物脱氧核糖核酸提取方法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了简易快速提取大豆DNA的方法。按这种方法提取的栽培大豆及野生大豆DNA的测定结果表明,A(260/230)≥2,A(260/280)≥1.8,片段长度50kb左右,DNA的纯度及大小均符合外源DNA导入要求。  相似文献   
90.
大荨麻根、茎叶乙醇提取物化学成分的GC/MS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大荨麻根、茎叶乙醇提取物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茎叶醇提物的19种化学成分主要以脂肪酸及其衍生物、硼烷配合物、杂环类化合物为主,其含量分别为51.05%、21.19%、13.18%,其中医药化工原料中间体残留物占52.51%;根醇提物的17种化学成分主要以脂肪酸及其衍生物、杂环类化合物、烃类化合物为主,分别含50.77%、30.71%、10.62%,其中农药残留物占29.6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