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6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2篇
  20篇
综合类   23篇
农作物   45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磷浓度处理对大豆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际土壤微生物是根际土壤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根际养分有效性、植物生长发育等关系密切.土壤磷素营养的差异可引起植物根系分泌物和根形态的变化,但对植物根际微生物的作用还少有报道.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3种磷浓度处理对生长在黑土土壤上3个采样时期(v3、R1和R3期)的大豆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采用PCR-DGGE技术对细菌16S rDNA和真菌ITS片段进行解析,对DGGE图谱主成分分析(VCA).结果表明:大豆根际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均随生育期而迁移,说明生育时期较磷浓度处理而言是影响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产生变化的主要因素;大豆根际真菌群落结构受不同磷浓度处理产生分异体现在v3期,细菌结构产生分异体现在v3和R1期,说明磷浓度处理对大豆根际微生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大豆生育的早期,随着生育时期的推进.这种差异弱化至不明显.  相似文献   
92.
目的 研究黄精蒸制加工过程的抗氧化活力动态变化,探讨黄精九蒸九制的机理。方法 对比仿生提取和化学提取黄精样品的抗氧化活力,采用ABTS、FRAP和AAPH法测定不同蒸制次数黄精样品抗氧化活力动态变化。结果 仿生提取的抗氧化活力整体更强,最高是化学提取的2.97倍。抗氧化活力随着蒸制次数增加而增强。ABTS、FRAP和AAPH 3种方法的测定结果显示,黄精蒸制后抗氧化活力较鲜黄精分别增强了1.35、2.54和2.53倍。结论 仿生提取更能全面的代表黄精的抗氧化能力,抗氧化活力的增强是黄精炮制增效的一个很好解释。  相似文献   
93.
东北农田涝渍成因和治理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涝渍耕地的概念和现状,综述了东北黑土耕地涝渍灾害的成因和涝渍治理研究的概况,指出了今后在涝渍治理过程中应该提高治理工程的设计标准,加大涝渍治理的科研力度和理论研究,并采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94.
95.
行距对大豆竞争有限资源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不同行距引起大豆生长竞争.当某一因子的直接供应不能满足群体生长的需要而成为限制因子时,竞争便开始.本文主要从基因型、光、水、养分和杂草等5方面综述过去40年行距变化对大豆竞争资源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品种对行距变化的反映不同,其依赖于季节降雨和灌溉.有限结荚习性类型可获得较高产量,抗倒伏的大豆品种适于窄行种植.无限结荚习性大豆在一定的行距条件下也可获得最佳产量.与宽行大豆种植相比,窄行大豆栽培增加光截获(LI),其原因在于LAI、消光系数的增加及分枝类型品种的选择.水分利用效率和蒸发蒸腾作用不受行距影响,但在灌溉条件下产量增加.行距变化对养分吸收影响较大,随着行距的减小,植株产量和N、P、K的吸收均增加,且增加幅度受施肥水平制约.行距不影响N素的固定.行距不影响杂草密度、萌发高峰及持续时期,但在窄行栽培条件下可减少杂草的数量及干重,再配以适量的除草剂可获得良好的除草效果.不同行距条件下的大豆生理反应、养分和水分的吸收及转运,不同冠层的光能利用以及土壤环境的变化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6.
不同施磷量对大豆苗期根系形态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通过盆栽试验,对不同磷施用量条件下的大豆根系形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磷显著增加根系干重、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在低磷P50(50mg/kg)处理下,根干重、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分别比P0(0mg/kg)处理增加88.0%、97.1%、101.7%和104.9%。适量的磷可促进根系的生长,增大根系在土壤中的养分吸收空间。磷对大豆根系形态性状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根量及根长的增加上,而与不同粗细的根系分布比例关系不大。在不同施磷处理间,高磷P100(100mg/kg)处理的根系性状弱于低磷PSO处理。磷对根系的促生长作用是有一定范围的,过高的磷不但不会进一步改善根系性状,反而对其生长产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7.
从大豆群体冠层内部的光、CO2、温度等微环境指标和冠层光合特性两方面综述了与产量的关系。微环境与光合特性关系密切,产量与光合速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8.
不同大豆基因型氮素积累运转研究简报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利用两个蛋白质含量不同 ,但生育期相同的大豆品种 ,在盆栽条件下 ,研究了营养体氮素积累及其运转的特性 ,结果表明 :高蛋白品种无论是氮素积累 ,还是氮素转运效率都明显高于蛋白质含量低的品种 ,高蛋白品种的叶部含氮量显著高于茎的含量 ,而低蛋白品种相差不大 ,并且高蛋白品种的氮素积累高峰期迟于低蛋白品种  相似文献   
99.
大豆生殖生长期根系形态性状与产量关系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以稳定的大豆新品系进行连续2年的生殖生长期根系形态性状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生殖生长期根系形态性状存在较明显的基因型差异,尤其在R5期后,产量较高的海-560的根系生物量、根体积和根长均大于观-009;施肥有效地促进根系生长,降水较多的年份土壤中的根系密度较高,施肥增强这种趋势,尤以0~30 cm内的土层显著;根系性状与产量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其中根长与产量的关系更为密切.在雨养农业中,选育根系强大的品种,并根据气候变化因地制宜的科学施肥,协调水肥关系,提高水分及养分利用率,对于提高作物产量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0.
缓释、控释肥料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缓释或控释肥料,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大豆生育期间干物质积累,分配,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生育期间的总干物质的积累,结英期以前所有缓释肥料处理的均高于对照,尤以LP-40和LP-70的处理作用明显,而结荚后只有LP-40,LP-70和LP-SS100A3个处理的干物重高于对照;缓释时间短的肥料对氮素的吸收影响不大,而时间长的则减少前期的吸收,然而,缓释或控释肥料均能一定程度的增加K^ 的含量,但对PO4^3-影响不大。控释肥料LP-SS100A可增产21.9%,而缓释肥料LP-70和LP-180A分别增产13.1%和12.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