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4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篇
  3篇
综合类   62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采用国内学者常用的3项指标-市场占有率、区域贸易竞争力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对吉林省食品工业市场竞争力进行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52.
吉林省从1987年末出现畜产晶严重短缺现象,引起价格上涨,造成市场供需失调——结果使国家财政补贴增多;消费者负担加重;生产者积极性不高。借鉴国内外经验,改变这种不利局面,提高生产力的根本措施是经济手段和科技手段并用,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生产者收益。  相似文献   
53.
54.
中国玉米主产区的演变与发展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郭庆海 《玉米科学》2010,18(1):139-145
20世纪50年代以后,中国玉米主产区进入了较快的演变与发展时期,并表现出一系列特点。玉米主产区的演变与发展是社会需求、科技进步和比较收益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的结果。近年来玉米主产区面临着优良品种支撑力不足、经营规模狭小、水资源约束、流通体系不相适应、缺少发展战略设计等问题。从玉米主产区的发展趋势看,种植面积扩大的空间越来越小;内涵发展是主产区发展的根本出路;玉米内部种植结构将进一步调整优化;核心产区将建成中国的玉米产业基地。  相似文献   
55.
基于兼业农户理性经济人假设,分析了兼业农户产生的原因:农业比较利益的下降、促使农业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制度环境、促使农户保留土地的二元体制环境。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兼业农户理性经济人行为下的微观目标与宏观目标的矛盾,提出了协调矛盾的相应对策:健全农地流转制度、优化区域农业产业结构、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  相似文献   
56.
大豆种植农户生产经营意愿实证研究——以吉林省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当前大豆种植农户的生产经营意愿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大豆种植农户的生产经营意愿并不十分强烈,只有近1/3的农户表现出了扩大生产经营的意愿.针对大豆种植农户的意愿选择,采用多项Logit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计量结果表明:影响大豆种植农户生产经营意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户主的个人因素,也有其家庭...  相似文献   
57.
吉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术推广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通过对吉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技术推广的历史与现状的描述,深入分析了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农民素质低、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分配不合理、服务不周到、龙头企业规模小等问题,提出了提高农民素质、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龙头企业技术推广的保障体系等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58.
吉林省财政支农效率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主产区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心,而财政支持是促进粮食主产区农业发展的重要政策手段和驱动力量.文中以吉林省为例,应用DEA模型对财政农业支持政策的效率进行了定量评估.结果表明:吉林省财政对粮食安全基地建设的支持效率并不理想,技术效率变化趋势比较稳定,综合效率和规模效率则呈现了逐渐衰退的趋势,在有效政策支持下吉林省粮食产量的潜在产出能力仍然较大,财政支农投入可能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59.
60.
新药剂防治小麦白粉病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筛选防治小麦白粉病的新制剂,以替代三唑酮或与之轮换使用.[方法]通过小区试验研究13种药剂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及安全性.[结果]40%环丙唑醇WP 300 ml/hm2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较好,第2次施药后10 d的防效达到95.23%;其次分别是12.5%氟环唑SC 900 g/hm2、25%乙嘧酚ME 1 200 g/hm2、50%醚菌酯WG 150 g/hm2,第2次施药后10 d的防效分别为82.45%、78.34%和70.33%.参试药剂在连续使用2次的情况下,对小麦较安全.[结论]40%环丙唑醇WP可在小麦生产上大面积推广使用,是实施小麦综合防控技术的理想选择.12.5%氟环唑SC、25%乙嘧酚ME、50%醚菌酯WG均可替代三唑酮及其复配剂作为防治小麦白粉病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