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105篇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西南桦育苗基质选择试验初报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以8种基质开展西南桦育苗试验,结果表明:西南桦育苗基质以Ⅱ号配方、Ⅶ号配方效果最好,苗木地径粗壮,高径比小,苗木重量大,根系发达。而以Ⅴ号配方和纯黄心土育苗效果最差,黄心土+泥炭基质雨季育苗效果亦不佳。  相似文献   
42.
薄果相思的生长特性及其改良土壤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土流失严重的丘陵地,对薄果想思进行了8年的试验。结果表明;薄果想思对于旱瘠立地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具有有固氮作用,能改良土壤,提高地力;3年生时为胸径生长高峰期,连年生长量为1.03cm,树高在1年生时为生长高峰期,年生长量为1.52m;7年生林分蓄积和生物量分别为25.0m^3/hm^2和29.2t/hm62,单株生物量为14.69kg/株,可采用萌芽和根蘖两种更新方式,两者采伐效果与采伐时的  相似文献   
43.
不同施肥措施对西南桦幼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林地采取施用基肥与追肥相结合的方式,连续2次施用不同肥料(CK、N、P、K、NP、NK、KP、NPK)对西南桦幼林期林木生长的影响进行了试验,其试验结果表明:施用不同肥料对西南桦幼林(3年生)径、高、材积生长有显著影响。经对不同施肥处理的效果作比较,施NP肥的效果最好,其西南桦幼林材积比其他施肥处理高17.8%~138.9%;其次是施NPK处理,其幼林材积比施NP处理低15.1%,比其他施肥处理高10.4%~102.8%;再次是施NK处理,其生长量比施NP和施NPK处理低14.2%~23.1%,比其余5种施肥处理高1.7%~83.7%,施N与施NK处理的生长差异小,两者差异仅1.7%;生长最差是施KP处理,其生长量比不施肥的CK处理低7.2%,CK比施P处理低11.1%,施P处理又比施K处理低14.7%。由此得出,西南桦幼林林地以施用NP复合肥为好,两者采取1?1的比例比较恰当;用常用的NPK复合肥和N肥也能起到较好的结果。但忌K肥与P肥结合使用。  相似文献   
44.
海南农、林、牧人工生态系统在浅山区发展的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海水  黄金城 《热带林业》1999,27(4):148-158
海南是我国两大热区之一,解放后,由于种种原因,共损失热带森林(原始林)95.4万hm^2,自1994年林区禁伐后,五指山等几大林区,有95%以上工人下岗,周边地区农民也断了财路,热带森林保护工作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林区或浅山地区普遍存在农、林、牧三者问协调和经济协调问题,综合海南浅山地区现状以及潜在优势,提出开发途径、:亏针和经营模式:开发应因人、因地制宜,以林为主,大力推广和发展人工林.经济林和经济作物,实行农、林、牧复合经营方针,实现浅山地区经济的可持续经营和发展。  相似文献   
45.
在海南省平原台地区对23个国内外薪材树种进行了筛选试验。经4年观测、研究表明,尾叶桉、刚果12号桉、斑皮桉、细叶桉、马占相思、大叶相思、雷林1号按和柠檬桉等适应性强、生长快、产量高,经济效益好,萌芽更新及抗逆能力强,其年均生长量:径1.8—3.0厘米、高1.9—3.0米,每公顷材积18.6—62.0立方米,生物量(地上部分鲜重)41—85吨,年均利润每公顷1081—3094元。这些树种在华南沿海平原台地及低丘陵地均具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46.
47.
造林密度决定着林分后期密度大小,是影响人工林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与林木生长过程密切相关,决定着林分的健康状况及生产力,是林分合理结构的数量基础[1].造林密度过高将过早加剧林分内部竞争,增加林木死亡率,减少生长量[2-5],因此,确定合理的造林密度是人工林营造的关键技术环节,揭示造林密度与林木生长过程的关系,将有助于制定合理的人工林经营制度.  相似文献   
48.
本文仅据几年来在岛内所见与几个林场的调查,简略介绍海南岛杉木人工林的生长概况,并分析本地的环境气候与大陆杉木中心产区的差异,说明在热带地区的局部中山区,存在杉木适生的环境条件,杉木生长良好。从土地利用范围,本岛不是发展杉木用材林的基地,但作为多种经营,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的林场,在优先发展珍贵用材树种的同时,因地制宜栽植一点杉木,是营林部门短期内解决杉材供需矛盾,自力更生,就地取材的途径。此外,对尖峰岭的杉木间伐效果,也作某些粗略的分析。  相似文献   
49.
农村森林能源——薪炭林课题协作会议于1984年11月29日至12月2日在广州市郊龙眼洞热带林业研究所召开。这次会议是开展薪炭林攻关研究工作以来的第一次年会。参加会议的有林业部科技司、中国林科院业务处、中国林科院林业研究所和热带林业研究所、黑龙江省林科所及防护林所、安徽省林业厅和林科所、广西区林业厅及林科所、四  相似文献   
50.
柚木是世界上主要经济用材树种之一。生长快,材质好,花纹美,有世界“木材之王”称号,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誉。柚木原产东南亚一带。我国引种已有百年,海南大面积引种造林始于60年代初期,由于立地条件不同,生长上差异很大。现据我们做的大量调查,以及对本所2年半生的人工幼林进行定位观测结果,对海南生长的柚木林进行初步分析,从而为更好地经营柚木林提供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