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81篇
  免费   154篇
  国内免费   365篇
林业   535篇
农学   380篇
基础科学   529篇
  515篇
综合类   3007篇
农作物   404篇
水产渔业   407篇
畜牧兽医   1625篇
园艺   487篇
植物保护   211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86篇
  2022年   170篇
  2021年   136篇
  2020年   142篇
  2019年   265篇
  2018年   250篇
  2017年   167篇
  2016年   205篇
  2015年   196篇
  2014年   401篇
  2013年   342篇
  2012年   356篇
  2011年   384篇
  2010年   402篇
  2009年   382篇
  2008年   338篇
  2007年   316篇
  2006年   345篇
  2005年   315篇
  2004年   295篇
  2003年   246篇
  2002年   208篇
  2001年   209篇
  2000年   175篇
  1999年   182篇
  1998年   127篇
  1997年   126篇
  1996年   121篇
  1995年   102篇
  1994年   131篇
  1993年   96篇
  1992年   110篇
  1991年   78篇
  1990年   97篇
  1989年   114篇
  1988年   58篇
  1987年   54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24篇
  1983年   31篇
  1982年   25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7篇
  1975年   5篇
  1961年   4篇
  196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基于鲜活农产品的基本特色,南充市在互联网+背景下创建鲜活农产品网络营销模式既是现实农产品营销趋势的客观要求,又是南充市鲜活农产品发展的内在要求,有利于降低流通成本,提高农产品销售效率,保障农产品的绿色新鲜安全,有利于提高南充地区鲜活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因此探索有利于鲜活农产品网络营销的策略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南充市的鲜活农产品产业发展迅速,但在销售上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将通过分析当前南充市鲜活农产品网络营销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指出实施鲜活农产品网络营销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992.
采用不同浓度的Zn~(2+)、Cu~(2+)溶液处理白三叶种子,研究Zn~(2+)、Cu~(2+)对白三叶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旨在为白三叶在Zn~(2+)、Cu~(2+)污染土壤中的种植适宜性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当Zn~(2+)浓度达到125 mg/L、Cu~(2+)浓度为60 mg/L及以上时,白三叶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均受到显著抑制,对发芽指数无明显影响,但却显著影响种子的活力指数,并显著抑制了幼苗胚根、胚芽以及生物量的增加,且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对胚根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胚芽;白三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对Zn~(2+)的耐受力大于Cu~(2+),不适宜在Zn~(2+)浓度达125 mg/L及以上的土壤中种植,而Cu~(2+)污染的限制浓度为60 mg/L、且250 mg/L可认为是白三叶幼苗的致死剂量。  相似文献   
993.
开展植保无人机防治甬优系列杂交稻纹枯病的试验,对植保无人机飞行高度和用水量等飞防参数进行测试,并在大田开展了全程植保无人机防治水稻主要病虫害的示范试验。结果表明,在甬优系列杂交稻生长后期,增大用水量和添加助剂可以提高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示范结果显示,植保无人机与常规植保器械对二化螟、纹枯病和稻曲病等水稻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效果相近,产量无明显差异,可替代常规植保器械开展水稻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994.
以宁夏盐池县为研究区,利用高分一号遥感影像和谷歌地球数据,采用监督分类与目视解译结合的方法对柠条人工林进行提取,结合DEM数据和景观生态学方法,分析盐池县柠条人工林的地理分布格局与景观特征。结果表明:盐池县柠条人工林占县域面积的13.18%,斑块数量和面积南北分布差异较大;从地理分布格局来看,柠条林大量分布于高程较低和坡度较缓的地区,地势较高与坡度较大的地区仅有少量小斑块分布;不同乡镇的景观单元特征和景观破碎化程度不同,花马池镇柠条林的斑块景观内部分割较复杂,高沙窝镇的内部斑块连通性更好,麻黄山乡景观破碎化程度较高,高沙窝镇与麻黄山乡柠条林的斑块边界都较为曲折;整体来看,盐池地形平缓、高程较低的中北部以营造防沙治沙型柠条为主,面积大且景观斑块连续,地形陡峭的南部沟壑丘陵区则以营造退耕还林的柠条为主,面积小且景观破碎。  相似文献   
995.
黄劲  张俊  郑甘甜 《安徽农业科学》2019,47(12):250-254
构建了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并制定评估方法,进行指标赋值和权重确定,用"万全镇生态文明建设综合指数"(WQECI)来总体衡量万全镇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根据现状评估结果分析,2017年WQECI指数为0.47,处于生态文明建设启动阶段。从4项一级指数看,生态文化建设距离生态文明要求还有较大距离;从10项二级指数看,环保物质投入力度较大,但是"软件"上投入不够,导致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的相对不足;从3项公众关注指数看,万全镇仍处于一种以粗放式增长为主要发展模式的社会发展阶段,区域环境民生和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相对滞后于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96.
本试验基于水稻机械旱栽秧技术这种新的节水轻简栽培方法,开展了移栽过程中秧龄、秧苗形态对秧苗萎蔫及覆水后返青特征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与去土秧苗相比,带土团秧苗移栽后0.5 h墩萎蔫率仅为60%,墩萎蔫度为0.6,秧苗耐萎蔫效果明显;带土团秧苗覆水后24 h墩返青率即达到57.1%,且墩新根数达到1.5条,秧苗返青及新根快发优势明显;秧龄为20 d的秧苗移栽后2 h墩萎蔫率仅为55.6%,覆水后14 h的墩返青率已达83.3%,相比其它秧龄秧苗具有较强的耐萎蔫性和快速返青性能。因此,带土团秧苗为水稻机械旱移栽过程中较理想的秧苗形态,20 d秧龄为水稻机械旱栽秧的最佳秧龄。  相似文献   
997.
998.
中国是水稻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每年水稻的总产量已达2万亿吨,而水稻消费总量占整个粮食产量的50%。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机械化设备和先进技术广泛应用在水稻种植过程中,极大地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和种植效益,对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分析了当前我国水稻栽培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以通过选择优良的水稻品种、采用测土配方施肥、加强水稻田间管理等方式,提高水稻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999.
为了了解喷雾参数间互作效应对农药雾滴飘移的影响.建立了风速调节是0~6 m/s的低速风洞,采用碳纤维棒收集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上含荧光素钠的雾滴,由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了收集杆上的荧光素钠的含量,利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雾滴飘移沉积与喷头类型、压力、喷雾介质、风速密切相关,影响雾滴飘移沉积的喷头结构参数和操作技术参数因素次序依次为风速、喷头类型、喷雾介质、压力.喷雾参数之间存在互作效应,喷雾介质与喷头类型、风速与喷头类型、风速与喷雾介质、喷雾介质与喷头类型与风速之间的互作效应较显著,其余喷雾参数之间的互作效应不显著.随着垂直高度和水平距离的增加,雾滴的沉积减少,随着喷雾压力和风速的增大,雾滴飘失严重,为了减少飘移,在实际田间喷雾作业时,要注重风速的选择.防飘移助剂 Greenwet 720有效的控制了雾滴的飘移沉积,表面活性剂Greenwet X-100增大了雾滴的飘移沉积.研究喷雾参数对雾滴飘移的互作效应的机理能减少雾滴飘移,提高施药的作业效率、增强病虫害防治效果、减少环境污染,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为探明黄淮区冬小麦主栽品种的根系性状和氮素利用率的年代变化趋势,以12个不同年代主栽品种为材料,采用根袋盆栽方法,研究了根系形态、吸收能力与生产力及氮素利用率的年代差异。结果表明,随着年代的推进,小麦籽粒产量、生物量、氮肥偏生产力和氮素吸收效率显著提高,增长率分别为每年0.53%、0.38%、0.53%和0.59%,而氮素内部利用效率则呈下降趋势。小麦孕穗期和成熟期的根系总长、总表面积、总体积和平均直径均随着年代推移和品种改良呈显著下降趋势,其中成熟期的相应指标分别每年下降0.68%、1.48%、2.26%和0.78%;根系生物量和根冠比亦显著降低,而比根长则呈显著递增趋势。单位根表面积吸氮量随着年代推移而显著增加,平均每年增长2.09%。此外,近根区土壤硝态氮含量和硝化势随年代推移和品种更新有增加趋势。可见,近期小麦品种比早期品种在生产力和氮素利用效率上更具有优势,可能与根系生长冗余的降低、根系氮素吸收能力的增强、根冠关系的协调优化以及硝态氮营养的增强等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