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5篇
农学   24篇
  4篇
综合类   64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0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利用PCR技术,从毛白杨花序材料中分离出一个MADS盒基因PtSEP3.蛋白序列比较和同源树分析表明,该基因与拟南芥SEP3同源.表达分析显示PtSEP3不仅在成年植株雌蕊和雄蕊中表达,也在幼茎、幼叶和顶芽中表达.在35S启动子驱动下,PtSEP3超表达的毛白杨转基因植株发生了明显的形态变化,表现为叶序不规则,在同一节间常数枚集生;并且叶片基部形态与野生型的心形不同,大部分为楔形.在离体条件下,在芽分化培养基上,PtSEP3转基因株系的根和叶外植体可以诱导发生带有花柱和子房室的子房状结构.试验结果说明PtSEP3参与了毛白杨花器官的发生,并可能在维持茎端分生组织分化出正常形态的叶片中也起着作用.  相似文献   
32.
土壤水分胁迫下小麦叶片的渗透调节与膨压维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德全  邹琦 《华北农学报》1991,6(4):100-105
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在土壤缓慢脱水和长期水分胁迫下,四个小麦品种叶片均产生渗透调节,孕穗期和灌浆期渗透调节能力较强,渗透调节的幅度为0.40~0.64MPa,抗旱性强的品种大于抗旱性弱的品种.由于渗透调节在土壤含水量60%左右或轻度胁迫下,叶片膨压基本不变.五个生育期四个处理水平叶水势与膨压回归分析,从水势每下降一个单位,膨压降低的单位数看,昌乐5号(0.146)<山农587(0.151)<烟农15(0.162)<济南13(0.240),抗旱性强的品种由于渗透调节能力强,膨压降低的单位数小,维持膨压的程度高.  相似文献   
33.
胚芽鞘长度作为冬小麦抗旱性鉴定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王玮  邹琦 《作物学报》1997,23(4):459-467
20%PEG-6000(w/v)作渗透介质,室内模拟干旱条件,对7个旱性不同的冬小麦品种(系)萌发期的芽鞘长、芽长、根长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渗透胁迫下,抗旱性不同的冬小麦品种(系)芽鞘长、芽长、根长差异显著,以芽鞘长与抗旱性符合最好。芽鞘长与渗透调节能力关系密切。根据实验结果,建立了“冬小麦抗旱性鉴定筛选程序”。用此程序对11 3个冬小麦品种(系)进行了抗旱鉴定和系统聚类分析,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4.
35.
大豆叶片旱促衰老及其与膜脂过氧化的关系   总被引:43,自引:3,他引:43  
许长成  邹琦 《作物学报》1993,19(4):359-364
干旱导致大豆叶片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膜透性增加。不同叶位比较以生理老叶受影响较大。分析表明,干旱条件下叶片膜脂过氧化作用加强,H_2O_2累积,过氧化物酶活性提高;而活性氧清除系统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以及抗坏血酸和还原型谷胱甘肽水平降低。干旱6天不同叶位叶间以生理老叶具较高的丙二醛和H_2O_2  相似文献   
36.
两个不同穗型小麦品种的冠层辐射和光合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4  
赵会杰  李有  邹琦 《作物学报》2002,28(5):654-659
对大穗型和多穗型小麦品种的比较研究表明, 大穗型品种生育前期(拔节前)存在一定的漏光损失, 群体光合速率(NCP)低于多穗型品种, 但中后期群体总茎数较少, 冠层透光率较高, 消光系数较低, 中下部叶片可得到较好的光照, 绿叶衰退缓慢, NCP和群体叶源量均高于多穗型品种, 表现出较高的产量水平和光能利用率.  相似文献   
37.
马鹿肌肉组织学特征与肉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马鹿不同部位肌肉的肉质.采用石蜡切片对马鹿不同部位肌肉肌纤维直径、肌纤维密度、肌束内肌纤维根数和肌纤维密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同一部位公鹿肌肉肌纤维直径小于母鹿,除胸浅前肌和腹直肌无显著差异外(P>0.05),其他部位公鹿均显著小于母鹿(P<0.05);肌肉肌纤维面积,公鹿均小于母鹿,且公鹿颈斜方肌、臂头肌、肋间肌、背最长肌和股外侧肌肌纤维面积显著小于母鹿(P<0.05);对于肌束内肌纤维根数,公鹿均大于母鹿,但差异不显著(P>0.05);肌纤维密度公鹿大于母鹿,其中颈斜方肌、胸浅前肌、腹直肌和臀中肌呈显著性差异(P<0.05).同一性别不同部位肌肉间肌纤维特性值显著性差异(P<0.05)和非显著性差异(P>0.05).对肌肉组织学特性值进行综合比较后发现,公鹿肉好于母鹿肉,部位间肉质的比较为背最长肌>股外侧肌>冈上肌>臀中肌>肋间肌>臂头肌>腹直肌>胸浅前肌>颈斜方肌.  相似文献   
38.
文中对马鹿(Cervus elaphus)精子形态与超微结构进行了研究。马鹿精子经固定、脱水、置换、包埋和聚合,用超薄切片机切片,再用醋酸双氧铀、柠檬酸铅染片,最后于透射电镜下观察其超微结构的变化。观察结果表明:马鹿精子全长(58.75±2.35)μm,由头部(8.93±0.24)μm、颈部(1.00±0.16)μm和尾部(48.18±1.18)μm三部分组成;头部呈扁卵圆状,绝大部分被浓缩且电子密度较高的精核所占据,顶体似帽状扣在精核之上,约占头部的2/3,其前部较为膨大;颈部位于头部和尾部之间,这个区域较短;尾部可分为中段、主段和终段。马鹿尾部轴丝的结构类型为"9+2";微管结构类型为"9+9+2"。  相似文献   
39.
应用目标取样法和扫描取样法同时对5只圈养黑熊(Ursus thibetanus)的15种行为进行了观察和记录,并对两种方法所得结果进行比较和讨论,评估两种方法在动物行为学研究中的可靠性。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所得的行为实际频次间存在显著差异(χ2=4.388,P=0.036,df=1),相对频次间无显著差异(χ2=0.468,P=0.494,df=1);行为持续时间的长短是影响两种方法所得结果间差异的主要因素,其与相对偏差值(Rela-tive Deviation,RD)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实际频次:r=-0.900,P=0.000,df=13;相对频次:r=-0.898,P=0.000,df=13);两种方法所得行为发生频次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r=0.965,P=0.000,df=13);扫描取样法所得行为间的差异性分析结果中70.5%与目标取样法的分析结果一致,29.5%存在分歧,且在分歧组中,参与差异性分析的两种行为的持续时间之差极显著大于一致组(χ2=10.082,P=0.001,df=1)。  相似文献   
40.
种狐性行为出现时间的早晚和表现程度的强弱受遗传、体况、光照、气温、饲养管理条件及年龄等诸多因素影响,其中青年狐与成年狐性行为差异及对繁殖力的影响少见报道;尤其是在人工授精条件下,了解青年狐与成年狐行为差异对提高种狐繁殖力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