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2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2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7 毫秒
21.
为了解析家蚕对常用农药氰戊菊酯和杀虫双的解毒机制,分别给家蚕5龄幼虫添食2种农药,观察家蚕对农药的中毒症状,采用双向电泳(2-DE)技术对添食农药的家蚕幼虫的血液蛋白进行分离,利用电喷雾电离(ESI)质谱对具有2次以上重复的显著差异蛋白点进行鉴定,并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分析。家蚕5龄幼虫分别添食1/4LD50剂量浓度的2种农药后,均在3~12h内出现中毒症状,且血液蛋白的表达也发生了变化:在氰戊菊酯诱导下,幼虫血液中增加了纤维样蛋白、果糖-1,6-二磷酸醛缩酶、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在杀虫双诱导下,幼虫血液中增加了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13;经2种农药分别诱导处理后3h,幼虫血液中都减少了体液低分子蛋白-Ⅲ的表达。推测家蚕对氰戊菊酯和杀虫双具有一定的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22.
家蚕抗逆性与若干品种性状的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家蚕品种性状与抗逆性的关系。[方法]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对15个家蚕品种的3个抗逆性状及若干品种性状进行分析。[结果]所分析的这些性状可以综合为4个主因子性状群:抗逆性状因子、经济性状因子、茧质性状因子和生长发育因子;通过提高家蚕品种的虫蛹率,可以增强家蚕的耐氟性和耐高温多湿性,但不利于改良家蚕的耐吃湿叶性,对家蚕幼虫生命率、全茧量和茧层量的提高只能协调改良。[结论]由于因子间具有独立性,可依据该群体因子的相对重要性,采取有重点的逐步改良方法,以提高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23.
24.
家蚕脂肪酶-1(Bmlipase-1)在蚕体中肠组织中特异性表达,具有抵抗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 NPV)侵染的活性。用PCR方法扩增了Bmlipase-1启动子的8个不同区域片段,以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GFP)为报告基因,分别构建重组家蚕杆状病毒并注射感染家蚕幼虫后,通过荧光观察、荧光定量PCR和ELISA方法,检测报告基因在家蚕中肠中的表达量,以明确对Bmlipase-1具有转录调控活性的启动子片段。结果表明:Bmlipase-1启动子-1 453~192 bp区域的活性最强;在-1 453~-679 bp区域有与Bmlipase-1在中肠组织特异性表达相关的启动子保守序列及1个CAAT box和大量的GATA序列等正调控元件,推测该区域可能与Bmlipase-1的组织特异性表达有关;-81~493 bp区域涵盖核心启动子区、第1外显子区和第1内含子区,含有大量Pbx-1转录因子结合位点、OTC序列和GATA序列,推测该区域发挥对Bmlipase-1转录的基础调控作用;-1 980~-1 452 bp区域存在负调控元件。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揭示Bmlipase-1的转录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25.
茧丝的平均纤度及其最大开差、茧丝纤度综合均方差等特征数据和每百回茧丝纤度分布曲线是原料茧的重要特征之一,它关系到缫制生丝的规格、定粒配茧工艺设计、生丝品位(如生丝偏差、总差与均匀一、二度变化)等。家蚕茧丝均匀度与以上茧的特征关系密切,可以认为茧丝纤度及其均匀度是影响生丝规格、生丝品位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本文在调查一定数量品种的基础上,选取茧丝均匀度较好和较差的品种作为材料,用经典遗传学方法进行茧丝均匀度的遗传及与其它性状间相关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26.
为了探明家蚕对浓核病毒(镇江株)抵抗性和感受性品种间在分子机制上的差异,通过蛋白质双向电泳(2-DE)和基质辅助质量飞行时间质谱技术(MALDI-TOF MS)对两个不同抗性家蚕品种的中肠组织蛋白进行了比较分析。2-DE电泳结果表明,两个品种间的中肠组织蛋白斑点数及位置、形态等差异很小,进一步比较获得了9个差异蛋白斑点,其中感受性蚕品种JS有6个,抵抗性蚕品种NIL有3个。经MALDI-TOF MS鉴定结果显示,感受性品种JS有4个差异蛋白斑点可能分别为氢离子转运ATP合酶β亚基1、氢离子转运ATP合酶β亚基2、组织蛋白酶D或3-羟酰辅酶A脱氢酶;抵抗性品种NIL中有2个差异蛋白点可能是组织蛋白酶。  相似文献   
27.
中细纤度家蚕品种数量性状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15个家蚕品种的7个主要经济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7个数量性状可简化为产量因子、效率因子、纤度因子3个主成分,所提供的信息量占7个数量性状信息量的85.70%。在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对15个品种的3个主成分值进行聚类分析后划分为4大类群:产量因子的整体趋势是第1类群>第2类群>第4类群>第3类群;效率因子是第3类群>第1类群>第4类群>第2类群;纤度因子是第3类群>第2类群>第1类群>第4类群。基于选择中细纤度蚕品种育种亲本的指标,推测第1类群(苏17、761、SC3、春萌、794)和第2类群(镇12、895春珠肥、854A、898、SJ3)是亲本选择、选配的优先选择材料。  相似文献   
28.
粗纤度家蚕品种C华×JD的育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根据茧丝纤度性状的遗传规律 ,采用直接选择和间接选择相结合的方法 ,育成了 1对茧丝纤度 4 5dtex的粗纤度家蚕品种C华×JD ,其单产达 4 4 2kg/盒种 ,茧丝长 10 0 0m、解舒丝长 70 0m以上 ,适合于生产粗旦生丝。  相似文献   
29.
采用RT-PCR法从野蚕胚胎中克隆了一个885 bp孵化酶基因,命名为BmandHE(GenBank登录号:JN620366)。BmandHE ORF编码294个氨基酸残基,蛋白分子质量为33.57 kD,等电点为5.55。在BmandHE N-端存在16个氨基酸的信号肽,BmandHE序列含有锌指结合序列、Met-转角基序等孵化酶保守功能区域和构成孵化酶二级结构骨架的4个半胱氨酸残基。BmandHE与其他动物孵化酶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为30.4%~97.1%。进化分析表明,野蚕与昆虫家蚕、柞蚕、家蚊聚为一类,亲缘关系比较近。  相似文献   
30.
家蚕二化性品种的滞育性受上代胚胎期环境条件调控,查找家蚕胚胎期滞育关联蛋白,可为最终阐明家蚕滞育的分子机制提供实验依据。以家蚕二化性品种秋丰的蚕卵为材料,分别在25℃常温和18℃低温条件下催青,提取胚胎不同发育时期蚕卵的易溶性和难溶性蛋白,采用蛋白质双向电泳(2-DE)和图像分析技术,研究蚕卵在胚胎不同发育时期的蛋白质差异表达谱。在易溶性和难溶性蛋白图谱中分别检测到5个和7个差异显著的蛋白点。对这些差异蛋白点进行质谱鉴定,有8个蛋白点得到可信的最佳匹配蛋白报告,共鉴定出卵特异蛋白、卵黄原蛋白、表皮蛋白和丙酮酸脱氢酶激酶4种蛋白。这些差异表达蛋白可能导致蚕卵胚胎中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不同,据此推测低温和常温催青可能在蚕卵胚胎中诱导了不同的生理生化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