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3篇
综合类   13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抗寄生虫新药硝唑尼特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硝唑尼特是一种新的广谱、高效抗寄生虫和微生物药物,对多种原虫、吸虫、线虫、蠕虫感染和敏感肠道菌感染有特效。综述了硝唑尼特的理化性质、药理学特征和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推进该药早日在我国兽医临床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22.
正近年来随着水产集约化养殖的发展,异育银鲫病害问题不断增多,本文就笔者诊断的一例异育银鲫病害做一个总结,以供同行参考。1.诊断2015年11月下旬接到上海崇明一养殖户的求助,称其养殖的异育银鲫出现少量死亡,但更多的是体表出现大量黑斑,有些带有些许出血。由于正是出鱼的高峰期,养殖户就比较紧张了。笔者接到求助后,赶往现场取样观察,发现其  相似文献   
23.
一株有抑菌活性解淀粉芽孢杆菌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环境中芽孢杆菌对常见细菌的抑菌能力,从池塘底泥中分离出6株芽孢杆菌进行了鉴定和抗菌能力研究。以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藤黄微球菌和嗜水气单胞菌为研究对象,采用管碟法测定了细菌发酵上清液的抑菌活性,测定了发酵上清液和病原菌共培养的生长曲线,并采用生化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细菌进行鉴定。结果发现其中1个菌株的发酵上清液对嗜水气单胞菌和藤黄微球菌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进一步通过生化和分子鉴定发现该菌株为解淀粉芽孢杆菌。结果表明:分离的解淀粉芽孢杆菌的发酵产物对嗜水气单胞菌和藤黄微球菌具有抑制作用,可以作为一种潜在的益生菌用于防治嗜水气单胞菌和藤黄微球菌感染。  相似文献   
24.
从湖北潜江患病克氏原螯虾肝胰腺内分离到1株致病菌,经过生理生化特征测定、16S rRNA序列分析和进化树构建对该菌株进行鉴定,并通过琼脂扩散法检测该分离株的药物敏感性,通过肉汤微量稀释法测定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发现,该菌株具有与肺炎克雷伯菌一致的生理生化特征,16S rRNA测序和进化树分析发现该分离株与肺炎克雷伯菌的基因相似度达到99%以上,因此将该菌株鉴定为肺炎克雷伯菌。通过药敏试验发现,该菌株仅对头孢噻肟和多粘菌素B敏感,为多重耐药菌株。  相似文献   
25.
乌鲁木齐市北郊六十户乡农田土壤Cd污染及空间变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了土壤污染指数法和GIS技术对乌鲁木齐市北郊六十户乡农田土壤Cd污染以及空间变异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六十户乡有60.01%的样点农田土壤Cd污染指数Pi>1,星火村、三宫梁村、六十户村农田土壤Cd含量超标严重。星火村(Cv=30.46%)、八段村(Cv=79.47%)、哈新村(Cv=52.15%)和六十户村(Cv=58.63%)土壤Cd的空间变异为中等;三宫梁村(Cv=1.50%)为弱变异;大梁村(Cv=113.21%)为强变异。其结果揭示了乌鲁木齐市北郊主要蔬菜基地六十户乡的农田土壤Cd分布的空间变异特征,为该地区Cd污染的源解析和控制提供了科学的资料。  相似文献   
26.
为研究稻田养虾模式下不同饲料对克氏原螯虾肌肉质构特性和营养品质的影响。选取分别饲喂5种饲料和不饲喂饲料自由采食的养殖克氏原螯虾,采用物性分析、生化分析、色谱分析等方法,对克氏原螯虾质构特性、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稻田养殖条件下,饲喂大豆组克氏原螯虾肌肉的弹性、凝聚性、胶着性、咀嚼性和回复性等质构特性均优于其他组。测定的17种氨基酸中,自由采食组克氏原螯虾肌肉总氨基酸含量、必需氨基酸总量和呈味氨基酸总量均高于其他组。测定的39种脂肪酸中,自由采食组克氏原螯虾肌肉总脂肪酸含量最高,饲喂商品饲料B组不饱和脂肪酸总含量最高,不投喂饲料组不饱和脂肪酸总含量略低于饲喂商品饲料B,两者均高于其他组。结果表明,稻田养殖模式下不同饲料饲喂克氏原螯虾在肌肉的口感和营养品质方面存在一定差异,综合来看,饲喂大豆的克氏原螯虾在口感方面更具优势,而不饲喂饲料自由采食的克氏原螯虾在肌肉营养品质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27.
黄颡鱼溶血性腹水病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濒死黄颡鱼腹水中分离到一株细菌HS01,对分离株理化特性及DNA序列进行检测,根据理化特性、16S rRNA和gyrB基因序列比对,分离株HS01为嗜水气单胞菌。人工感染该菌后发病鱼出现与自然发病类似症状,并表现强毒力,对黄颡鱼的半致死剂量为2.51×105 CFU·g-1,且从病灶中分离到与感染菌一致菌株,因此确定嗜水气单胞菌是此次黄颡鱼溶血性腹水病的病原。分离株对头孢唑肟、头孢噻肟、奈替米星及氟苯尼考等10种抗生素高度敏感;对头孢拉定、链霉素、新霉素及卡那霉素等6种抗生素中度敏感;对阿莫西林、青霉素、妥布霉素及红霉素这4种抗生素耐药。本研究为黄颡鱼溶血性腹水病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8.
为研究甲苯咪唑(mebendazole,MBZ)在团头鲂体内的分布和排泄规律,将MBZ以20 mg/kg单次灌服给药,在给药后的第0.25、0.5、1、2、3、4、5、6、7和8天进行水样采集,经固相萃取法提取净化后,采用液质联用仪(LC-MS/MS)测定水样中MBZ及其代谢物羟基甲苯咪唑、氨基甲苯咪唑的浓度.于第8天...  相似文献   
29.
正草鱼是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鱼类,其生长快,肉质肥嫩,味鲜美,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在自然状态下成鱼以吃水草为主,是典型的草食性鱼类,喜食的种类有苦草、轮叶黑藻、浮萍等。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可投喂各类喜吃的水草、陆生禾本科草类和精饲料。因其生长迅速、饲料来源广,是中国淡水养殖的  相似文献   
30.
为了探究硫化氢(H_2S)增强牧草抗NaCl胁迫的能力及剂量效应,筛选适宜的喷施浓度。以草木樨(Melilotus suaveolens)为材料,采用水培的方法,用H_2S供体硫氢化钠(NaHS)处理NaCl胁迫下的草木樨幼苗,研分析H_2S对NaCl胁迫下草木樨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渗透调节物质、抗氧化酶活性、丙二醛(MDA)含量以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研究H_2S对NaCl胁迫下草木樨幼苗的缓解效应机制。结果表明,适宜浓度NaHS处理提高了NaCl胁迫下草木樨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降低了叶片相对电导率;缓解了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的升高,促进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增加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不同浓度NaHS处理对缓解草木樨的NaCl盐胁迫效果差异显著(P0.05),随浓度的增加,各指标均显示出一定的剂量效应,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比较不同浓度NaHS处理后草木樨的生理及酶活性响应,0.1mmol·L-1的NaHS处理对NaCl胁迫的缓解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