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7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78篇
林业   183篇
农学   72篇
基础科学   156篇
  70篇
综合类   526篇
农作物   64篇
水产渔业   29篇
畜牧兽医   254篇
园艺   58篇
植物保护   2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4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1 毫秒
91.
辣韭矢竹(Pseudosasajaponica var.tsutsumiana)于1934年在日本的水户市被发现(林弥栄,1985).我国在一些植物园有引种栽培.辣韭矢竹为混生竹,秆型奇特,呈佛肚状,与小佛肚竹(Bambusa ventricosa)相似,高0.5~2 m,较耐寒,主要用于庭园绿化和盆栽.  相似文献   
92.
为提高华北落叶松苗木质量 ,研究了切根、打杈技术与苗木高径比、侧根条数的关系。结果表明 ,适时切根、打杈可显著提高苗木质量 ,是培育“短胖子”、’大胡子”苗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3.
舜皇山自然保护区昆虫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6年7-9月,采用线路调查和典型标准地昆虫群落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舜皇山自然保护区的昆虫物种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经过查阅相关资料结合专家对库存标本和新采集标本的鉴定,共整理出昆虫17目,156科,1163种,其中新种9个;昆虫区系东洋种占优势,占68.10%;广布种次之,占23.82%;古北种较少,仅占8.08%;标准地调查结果表明,舜皇山自然保护区昆虫多样性指数较高,群落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94.
湖南林业科技创新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业科技创新应根据林业发展的特殊情况和创新要求,建立以大学、科研机构为主体的知识创新体系,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以政府部门为主体的创新推动体系和以中介机构、学会、协会等组织为主体的中介服务体系。作者从林业创新战略、机遇和挑战、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林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等方面论述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95.
通过对石灰岩山地植物区系分析和40年生以上大树、古树调查,选择100种以上地带性树种在不同立地类型进行适应性种植,并对这些树种钙的适应性、耐荫性、耐干旱性、耐土壤瘠薄性进行分析和对139个林窗的不同立地类型树木生长进行调查,最终确定石灰岩山地侧柏纯林演替的主要树种和配置树种。  相似文献   
96.
应用热扩散技术对油松栓皮栎比导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4-10月,应用热扩散技术研究北京西山地区31年生油松栓皮栎混交林标准木的比导率并对13个环境因子的变化规律进行同步观测.结果表明,在野外自然条件下,油松和栓皮栎的比导率在标准日内均呈明显的凸形变化规律,栓皮栎的比导率始终高于油松.影响树木比导率的因素基本上可以分为2类,即生物学结构的遗传特性和环境因素.在林分生长期内的不同时段,环境因子对2个树种比导率的作用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树种,在各个时段内对其比导率产生显著影响的环境因子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但一般可用少数几个环境影响因子来比较准确地模拟出比导率的变化.  相似文献   
97.
本文主要简述杜仲专用型植物增皮素的研究和应用情况。研究应用结果表明,在杜仲树剥皮季节使用植物增皮素能保证杜仲树成活率达100%。当年新生皮达2.0~2.7mm,基本杜绝新生皮腐烂病的发生,达到了杜仲生产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上的统一。  相似文献   
98.
通过模拟光照、吹风改变蒸发强度,对比分析了4种蒸发条件(CK、光照(L)、吹风(W)、光照+吹风(LW))下微润灌入渗速率以及湿润体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常温下微润灌累积入渗量与时间呈显著线性相关关系(决定系数R2>0.99),符合Philip入渗模型水平吸渗项入渗规律;微润管出流速率因多孔介质管壁穿透入渗、管周土壤水分入渗分别随时间呈现出初期骤增、线性减小的演变规律;改变上边界条件后各处理蒸发均显著增大,然而入渗速率只随温度增加而提高,吹风带走土表热量,入渗速率反而减小;光照期间,L、LW处理入渗速率分别增长56.56%、29.51%;撤去光照2 h后,LW处理蒸发强度不变,入渗速率骤降5.90%,揭示了微润灌对温度响应的敏感性远高于上边界蒸发。湿润锋运移距离与时间呈显著幂函数关系,温度提高后入渗速率增加促进了湿润锋运移,温差和重力势共同驱动下水分向背离热源方向移动,光照处理中湿润锋水平运移距离Dhoriz、垂直向下运移距离Ddown较预测值分别增长75.81%、99.30%。该研究揭示了源于辐射的地温变化在微润灌...  相似文献   
99.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关键区域系统识别与修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生态系统问题诊断与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探索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关键区域识别与修复的方法路径。以武汉市蔡甸区为研究区域,从数量、质量、空间格局等3个方面系统诊断了生态系统的退化程度、退化类型及其空间分布。基于生态源地的识别,并以土地覆盖类型、距离水源距离、植被覆盖度、坡度、高程等5种因子构建生态阻力面,通过最小阻力模型识别潜在生态廊道,进而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在此基础上,综合生态系统问题诊断与生态安全格局需求,系统地辨识出了武汉市蔡甸区的生态保育区、自然修复区、人工修复区和生态廊道建设区。结果显示,共提取出1 901.52 hm2林地和水体作为生态源地,识别出18 168.12 m潜在生态廊道。从生态保育、自然修复、人工修复、生态廊道建设4个方面提出了对应的生态保护修复措施。  相似文献   
100.
[目的]以烟草根结线虫感病烟株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探寻健康与感病烟株根际土壤7种酚酸物质(对羟基苯甲酸、丁香酸、阿魏酸、4-香豆酸、肉桂酸、香草酸、阔马酸)变化特征,为有效防控该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HPLC技术分别检测感病和健康烟株根际土壤中酚酸物质含量,分析感病与健康烟株根际土壤酚酸物质的含量差异.[结果]健康及根结线虫感病烟株根际土壤中均检测出6种酚酸类物质,除4-香豆酸变化不明显外,感病烟株根际土壤中对羟基苯甲酸、香草酸、丁香酸、阿魏酸和肉桂酸含量均较健康烟株有所增加.其中玉溪试验区感病根际土壤中对羟基苯甲酸和丁香酸增加量达31.0%和35.0%,差异显著;同时,阿魏酸、肉桂酸、香草酸也呈现累积效应,分别较健康根际土壤增长了14.7%、18.0%及6.7%;同样,在九乡试验区土壤样品中香草酸含量变化较大,其感病烟株根际土壤中的含量较健康烟株增加38%,而对羟基苯甲酸含量变化较小,仅增长2.5%,同时丁香酸、阿魏酸及肉桂酸含量分别较健康土壤增长17%、5.4%及21.5%.[结论]感病烟株根际土壤酚酸类物质含量及潜在功能与健康烟株显著不同,土壤微生态环境中的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互作,对根际土壤酚酸类物质的变化特征塑造起重要作用;同时不同区域的自然和管理条件差异,及植物对不同生态位的选择和适应可能会导致根系分泌物组成和含量发生较大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