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0篇
  3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克春120930为中强筋型高产春小麦品种,其母本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小麦育种团队经过3次杂交,第1次以克90-569 为母本、克92C-328 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第2次用所得的杂交种为母本与克94 品资原鉴3 进行有性杂交;第3次以第2次获得的杂交种克05176F1为母本,以野猫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获得的杂交种为母本;以克03-172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育种手段经系谱法选育而成。该品种于2020年通过黑龙江省审定,属春性晚熟品种,从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为91 d左右,熟期适宜在黑龙江省春小麦区种植。该品种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为4 209.0 kg,较对照品种增产2.9 %;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3 406.4 kg,较对照品种平均增产6.2 %;产量突出,品质优良,较适宜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2.
我国基础建设中土壤生态破坏与修复问题探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现代化土壤生态修复工程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涉及侵蚀性、灾害性与污染性土壤生态修复3个方面。初步阐述了现代化土壤生态修复工程学的特点,重点探讨了"两高"建设和城镇化进程中侵蚀性土壤生态破坏的趋向、特征及土壤生态修复策略与技术选择。  相似文献   
33.
将来自以色列的3个野生大麦自然群体和世界不同国家的25个栽培大麦品种,总计110份材料,分别种植在陕北干旱沙地和陕西关中地区,对10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野生大麦群体间农艺性状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野生大麦和栽培大麦农艺性状间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在株高、穗粒数、百粒质量、生物产量、分蘖数上差异明显,栽培大麦百粒质量和生物量明显高于野生大麦。聚类分析表明地理来源与农艺性状的表现存在一定联系,野生大麦和栽培大麦可明显的分成2部分。方差分析表明除穗和穗粒质量没有达显著水平外,其余8个性状均达显著水平,其中分蘖数、百粒质量和生物产量的变异系数较高,表明这几个性状容易受环境影响而表现出较高的变异性。  相似文献   
34.
研究了江西某铜矿3处弃渣场拦渣坝下游污染农田的土壤重金属Cu、Cd、Pb、As、Sb、pH、有机质的垂直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污染土壤pH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增大,重金属全量、有机质质量分数呈现5~10 cm0~5 cm10~20 cm20~30 cm的分布规律,且5~10、0~5 cm土层的重金属全量明显高于10~20 cm和20~30 cm的,重金属在垂直空间分布上呈现一定的表聚效应。变异系数分析表明,重金属全量在土壤垂直空间的变异程度既受土层间因素影响,也受地块间因素的影响。相关性分析则表明,土壤重金属之间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说明其来源相似;Cu、Pb、As、Sb与有机质质量分数之间呈正相关;Pb、As、Sb与pH之间,Cu、Pb、Sb、As与土层深度之间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35.
水稻不同生育期耐冷性鉴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14个不同类型的水稻品种为材料,分别于芽期(胚根1.0cm,胚芽0.5cm)、苗期(三叶)和孕穗期在人工气候室进行耐冷性鉴定,同时在南京自然条件下,进行耐低温鉴定。结果表明,本试验设计的水稻芽期和苗期的耐冷性鉴定方法是可行的,芽期和苗期的存活率以及孕穗期结实率均为可靠的水稻耐冷性鉴定指标。相关性分析表明,水稻孕穗期的结实率与芽期和苗期的存活率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36.
研制了精密计量杯式自动挤奶计量装置,其作为奶采集量的自动计量装置具有检测精度高、电路可靠性好和成本低等特点.为此,介绍了该计量装置的组成和原理;描述了该装置的具体计量和控制过程;对精密计量杯容积的确定和计量腔容积的确定做了详细的分析.同时,在保证系统流速大于4L/min的前提下,讨论并提出了一种提高挤奶量计量精度的方法,通过该方法可将计量装置的精度提高到≤±1.5%.  相似文献   
37.
农业机械动力学参数田间试验遥测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播种、收获、整地、植保等农业机械的研发需要依靠大量季节性田间试验,而相关试验检测手段却相对薄弱的现状,笔者研制了该系统.系统各传感器全面采用无线传输技术,上悬挂杆传感器和牵引拉力板分别配用角度传感器检测瞬时空间位置,并结合动态应变测试、嵌入式计算机等技术,在牵引车内无线实时接收机具扭矩、水平牵引力与垂直分力、机架载荷、转速等动力学信号,处理、分析并显示旋转功率、全功率等测试结果.同时,简单介绍了遥测系统的组成结构,对传感器电桥、应变片、电源、平衡元件等的参数选择进行了理论分析,介绍了电桥调零、正负极性判断、弹性元件材料确定、标定等采用的技术方法.最后,以动力输出轴一体化扭矩传感器为例详细阐述了农机测试专用传感器的设计与计算依据.  相似文献   
38.
长鳍光唇鱼(Acrossocheilus longipinnis)是红水河珍稀特有鱼类,也是当地的重要经济物种。为实现长鳍光唇鱼苗种规模化生产,并为其增殖放流提供技术指导,对人工驯养的长鳍光唇鱼亲鱼进行强化培育和催产,采用干法授精获得受精卵,并观察其胚胎及仔鱼的发育过程。连续进行了4次人工催产,催产率为(68.95±13.26)%、受精率为(68.50±19.82)%、孵化率为(80.00±10.23)%。长鳍光唇鱼受精卵为沉性卵,具弱黏性,呈金黄色,卵径为(2.42±0.06) mm,吸水膨胀后为(3.03±0.08) mm。胚胎发育过程历经胚盘形成期、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神经胚期、器官形成期和孵化期7个阶段、28个发育时期。水温22~24℃时,经66~74 h孵化出膜,积温为1 501.13℃·h。初孵仔鱼平均全长为(8.33±0.23) mm,肌节34对,4日龄仔鱼形成5条横斑雏形。卵黄囊期历时8 d,全长特定生长率为4.13%·d-1;仔鱼期共历时21 d,全长特定生长率为2.70%·d-1。研究结果对保护红水河鱼类资源及其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9.
高拱坝的非概率可靠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一大批高拱坝将在我国水力资源丰富的西南地区修建,高拱坝的可靠性日益成为了水工研究的焦点。拱坝问题复杂,设计中涉及的不确定参数较多,可利用的统计信息却较少,给出它们准确的概率分布和隶属函数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传统的可靠性分析方法在应用中遇到较大的困难。为此,采用统计数据需求较少的非概率可靠性分析方法,结合响应面有限元法建立了高拱坝的非概率可靠度计算模型,编制了相关的软件,并依托小湾拱坝进行了高拱坝的应力变形分析和可靠度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40.
不同生育期水稻耐冷性的鉴定及耐冷性差异的生理机制   总被引:38,自引:4,他引:38  
以粳稻9516、H45、武育粳、转PEPC基因水稻、Kitaake、苏沪香粳,籼稻扬稻6号、香籼、IR64,培矮64S以及杂交稻粤优938、汕优63、X07S/紫徽100、两优培九等14个水稻品种为材料,分别鉴定了芽期(胚根1 cm, 胚芽0.5 cm)、苗期(三叶)和孕穗期的耐冷性,同时选取南京对水稻播种敏感的自然低温条件,进行低温鉴定。结果表明,芽期存活率、苗期的枯死率和孕穗期结实率均为可靠的水稻耐冷性鉴定指标。进一步从叶片的光合速率、PSⅡ光化学效率(Fv/Fm)、脂肪酸组分、活性氧指标(丙二醛,过氧化氢和超氧阴离子和抗氧化物质(抗坏血酸和谷胱甘肽)的变化等方面,研究耐冷性不同的水稻的耐冷生理机制。表明耐冷的水稻品种武育粳含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在低温逆境下,膜的流动性愈大,低温对其伤害愈小;对杂交稻汕优63而言,其叶内抵御逆境的保护系统抗坏血酸和谷胱甘肽的循环被较大地激活,特别是谷胱甘肽再生的高速运转,与不耐冷的品种香籼相比,汕优63叶内的过氧化物质累积较少,其耐冷性表现中等。看来水稻叶片维持高的脂肪酸不饱和指数和谷胱甘肽的周转循环能力是水稻耐冷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