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6篇
  11篇
综合类   19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供锌水平对玉米幼苗生长发育及锌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用溶液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不同供锌水平对玉米的幼苗生长发育和锌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锌浓度在10^-8-10^-5mol/L范围内,随着营养液中锌浓度的提高,玉米苗的长势越来越好,生长的最适供锌浓度为10^-6-10^-5mol/L,生长的最差营养液锌浓度不是0,而是10^-8mol/L;茎叶的锌浓度,在供锌水平为0-10^-7mol/L时,随着供锌水平的提高而降低,在供锌水平为10^-7-10^-5  相似文献   
32.
玉米幼苗对短暂供锌的反应及缺锌后再供锌的恢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景安  张福锁 《土壤肥料》2000,(3):25-27,40
用溶液培养的方法研究了玉米幼苗对短暂供锌的反应及缺锌后再供锌的恢复结果。结果表明:10~12小时的正常供锌后再缺锌培养,对玉米幼苗的危害比一直缺锌的还大;缺锌培养使玉米功苗出现缺锌症状后再正常供锌,可使之恢复,低锌使玉米出现的缺锌症状比缺锌培养的更难以恢复,证明低锌比缺锌对玉米造成的危害更大,缺锌使玉米的有机酸分泌增加,低锌增加的更多。  相似文献   
33.
不同锌水平对玉米生长发育和锌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王景安  张福锁 《玉米科学》1999,7(3):073-076
在水培条件下研究了锌对玉米生长发育和锌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营养液中的锌以10-6mol/L对玉米生长最适宜、高锌(10-4mol/L)和缺锌(O)均使生长受阻,叶片形成减慢,低锌(10-8mol/L)比缺锌对玉米生长的影响更严重,且使玉米受害乃至枯死,不同基因型的玉米所受的影响程度不同,锌对玉米的这种影响与影响其体内的锌浓度及锌吸收量有关。  相似文献   
34.
采用稀释平板法,从铜污染红壤中分离得到2株耐铜真菌。对菌株的形态和ITS 基因序列同源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株真菌分别为淡紫色拟青霉(Paecilomyces lilacinus)和土曲霉(Aspergillus terreus),最高可耐受铜浓度均为300 mg/L。在Cu2+质量浓度为10 mg/L的培养基中添加10 g/L湿菌,在pH 5、25 ℃、120 r/min条件下振荡吸附30 min后,P. lilacinus和A. terreus对Cu2+的吸附率分别达85.45%和87.54%。  相似文献   
35.
缺锰胁迫对不同基因型小麦生理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溶液培养的方法,以京冬8号、临远7069为材料,研究了缺锰胁迫对不同小麦品种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供锰浓度为0.001μmol/L时对两品种茎叶干重影响明显不同,京冬8号显著降低,而临远7069却显著升高;两品种在完全缺锰时的叶绿素含量均比低锰时显著升高;缺锰、低锰抑制了京冬8号NO3^--N的吸收,但对临远7069无显著影响;缺锰胁迫对两品种的碳氮代谢影响各不相同,对临远7069的影响主要是抑制糖合成氨基酸的过程,对京冬8号的影响主要是抑制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相似文献   
36.
本文探讨了以NO_3~-、N0_3~-+NH_4~+(1:1)、NH_4~+作为氮源对叶菜类体内NO_3~-、NO_2~-和Vc含量的影响。试验表明:给叶菜类施肥,以硝态氮肥和铵态氮肥混合施用为好,只施硝态氮肥或铵态氮肥都有各自的弊端。  相似文献   
37.
试验研究不同供Fe水平对玉米幼苗Fe营养的影响结果表明 ,0~ 0 .10 μmol/LFe浓度内随Fe浓度的增加而玉米茎叶鲜物质量渐降 ,不服从矿质营养的报酬递减律 ;而 0 .10~ 10 0 μmol/LFe浓度内随Fe浓度的增加而玉米茎叶鲜物质量渐增 ;玉米根则以 0 .0 1μmol/LFe浓度处理生长量最小。 0~ 1μmol/LFe浓度内随Fe浓度的增加而玉米茎叶Fe含量渐降 ,叶片黄化渐重和叶绿素含量降低 ,尤以 1μmol/LFe浓度处理叶片黄化最重 ;1~ 10 0μmol/LFe浓度内随Fe浓度的增加而玉米叶片Fe含量渐增 ,且叶绿素含量亦增高。根内Fe含量的变化呈相同趋势 ,但致根Fe含量最低的营养液Fe浓度低于致茎叶Fe含量最低的营养液Fe浓度。而低量供Fe对玉米体内可溶性糖、氨基酸和NO-3 N含量及总Fe吸收量均比完全不供Fe处理的危害更重  相似文献   
38.
缺锌对番茄、甜椒生长发育及矿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缺锌溶液培养对番茄 (Lycopersiconesculentummiller)和甜椒 (Capsicum frutescensL .Var.grossumBailey)两种蔬菜生长发育及磷、钾、钙、锌在植物体内各部位含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 :两种蔬菜叶部缺锌症状的出现与叶的含锌量关系并不大 ,而与叶的含磷量和含钙量密切相关 .叶部缺锌症状的出现 ,主要是由于叶内磷的过度积累产生的毒害作用和叶内钙含量的大幅度降低产生的有害影响 ,以及钾含量的降低造成离子平衡失调的结果 ,而供锌不足造成叶含锌量降低的直接作用并不是主要的 .  相似文献   
39.
利用AMMI模型分析稻米镉含量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以湖南推广种植的10个早稻和8个晚稻品种为基因型材料,在安全区、轻微度和轻度污染区选择4个试验点进行试验,通过AMMI模型研究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对稻米Cd积累量及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Cd污染程度和生长季节对稻米的Cd积累量均有显著影响,污染区晚稻品种的稻米Cd超标率明显高于早稻;基因型对早稻稻米的Cd含量具有极显著影响,因而可通过选择种植稻米含量低且遗传稳定性好的低积累品种来降低稻米的Cd积累量;环境对晚稻稻米Cd积累量的影响占主导效应,可通过分析品种地点的互作效应来确定低积累品种的适宜推广区域。稳定性参数Di值的计算明晰了稻米Cd积累量的稳定性,对于正确指导低积累品种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0.
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对水稻幼苗镉吸收转运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以高积累和低积累Cd的两种水稻幼苗为材料,对非选择性阳离子通道(NSCCs)在Cd吸收转运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稻根系和地上部对Cd的吸收均存在高、低亲和两种转运系统,高积累品种幼苗的Cd吸收转运效率明显高于低积累品种;NSCCs在水稻Cd吸收转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地上部Cd积累量的贡献率大于根系。在Cd浓度为0.1 mg·L-1的处理下,NSCCs对低积累水稻幼苗地上部Cd积累量的贡献率高达93.5%,显著高于对高积累品种的贡献率。环境中的Cd浓度越高,NSCCs的贡献率越低。NSCCs可能是水稻高亲和转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将低浓度的Cd有效转运到地上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