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41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26篇
  11篇
综合类   128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50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01.
除草剂对拟水狼蛛生长发育及捕食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研究了苯达松、稻乐思、乙草胺、苄磺隆、神锄、金秋、艾割和果尔等除草剂对拟水狼蛛生长发育及捕食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除金秋的抑制作用不明显外 ,其他几种除草剂对拟水狼蛛的抑制作用显著。对初孵狼蛛的直接杀伤力 ,果尔、稻乐思作用非常强 ,处理后 2 d狼蛛死亡率为 1 0 0 % ,乙草胺、苯达松分别为 60 %、4 0 % ,金秋、苄磺隆则无杀伤作用。多数除草剂处理 2 d后 ,拟水狼蛛捕食褐稻飞虱量有所增加 ;金秋处理 8d内 ,拟水狼蛛的捕食量显著高于对照 ,然后趋于正常。  相似文献   
302.
除草剂对拟水狼蛛生长发育及捕食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试验研究了苯达松、稻乐思、乙草胺、苄磺隆、神锄、金秋、艾割和果尔等除草剂对拟水狼蛛生长发育及捕食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除金秋的抑制作用不明显外,其他几种除草剂对拟水狼蛛的抑制作用显著。对初孵狼蛛的直接杀伤力,思尔、稻乐思作用非常强,处理后2d狼蛛死亡率为100%,乙草胺、苯达松分别为60%、40%,金秋,苄磺隆则无杀伤作用。多数除草剂处理2d后,拟水狼蛛捕食褐稻飞虱量有所增加;金秋处理8d内,拟水狼蛛的捕食量显著高于对照,然后趋于正常。  相似文献   
303.
基于三次样条的回弹预测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基于三次样条的回弹预测方法,分别利用基于三次样条的回弹预测求解方法和dynaform对某U形弯曲成形件进行了计算比较,结果表明采用基于三次样条的回弹预测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04.
近年来,细菌性青枯病已成为长江流域藜蒿新的重要病害,为害日趋严重,管理不当容易造成大幅减产。为此,对湖北省藜蒿青枯病的发病症状、为害流行规律进行了调查,开展了相关田间试验,初步摸索出一套较为有效的综合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305.
为建立一种快速分离犬原代乳腺上皮细胞的培养方案,本研究旨在从健康泌乳金毛犬的乳汁中分离原代乳腺上皮细胞,接种于两种不同的培养基后传代培养,探讨不同培养基下细胞的生物学特征,提供犬乳腺上皮细胞简单便捷的分离措施及适宜的培养方法。选取泌乳一周的金毛犬在无菌条件下收集乳汁,离心处理后得到乳腺上皮细胞,分别用完全培养基和基础培养基接种培养,经形态学对比观察,间接免疫荧光检测角蛋白8(Cytokeratin 8)表达情况,绘制两种培养基培养下的第3代乳腺上皮细胞生长曲线;探讨完全培养基培养的第6代乳腺上皮细胞的冻存复苏活力。结果表明:1)乳汁分离可得到大量细胞团块,分别接种两种培养基后都会出现“煎蛋样”贴壁细胞,消化传代后两者均有Cytokeratin 8的高度表达;2)接种于基础培养基的细胞前期以聚集在一起的圆形单克隆细胞团块为主,传至第4代仅有少量细胞存活,细胞随着培养时间增加而状态变差,死亡细胞增多;接种于完全培养基的细胞整体呈“鹅卵石铺路样”成片生长,随着传代次数增加细胞状态稳定,细胞生长曲线呈现“S”形;3)完全培养基培养的第6代乳腺上皮细胞冻存复苏后能快速贴壁并分裂增殖。综上,乳汁分离法成功分离犬乳腺上皮细胞,且与基础培养基相比,完全培养基可以更好地维持细胞活性,促进细胞增殖分裂,且不影响细胞冻存后复苏的活力,为后期快速分离犬乳腺上皮细胞提供较优的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306.
旨在通过16S rDNA测序技术分析腹腔注射苦参碱的昆明小鼠肠道菌群的结构。本研究将2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是苦参碱组(MT组)和阴性对照组(NC组),连续腹腔给药5 d,每天给药2次,收集各组粪便和各肠段组织,进行β多样性、Lefse及Metastats分析,qPCR检测差异菌种在各肠段的mRNA表达量,通过KEGG分析肠道菌群变化导致的代谢途径差异。稀释曲线结果显示,所测样本数据足以反映样品中物种多样性;β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苦参碱可以调节肠道菌群的结构,Lefse及Metastats分析结果均显示,苦参碱显著增加了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拟杆菌目(Bacteroidales)、Muribaculaceae、益生菌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的丰度,而显著减少了厚壁菌门(Firmicutes)、瘤胃菌科(Ruminococcaceae)和脱硫弧菌属(Desulfovibrio)的丰度。与Lefse及Metastats分析结果一致,qPCR结果显示苦参碱组小鼠粪便中嗜酸乳杆菌含量增加。同时,苦参碱可以增强嗜酸乳杆菌在各肠段的定植。通过KEGG分析发现,NC与MT组之间在聚糖的生物合成与代谢、运输与分解代谢等代谢途径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结果表明,腹腔注射苦参碱可以显著改变昆明小鼠肠道菌群的结构,增加有益菌嗜酸乳杆菌在肠道中的定植,并造成了聚糖生物合成与代谢、运输与分解代谢等代谢途径的差异,为进一步揭示苦参碱发挥药效作用的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