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3篇
综合类   6篇
水产渔业   2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应用初级生产力估算南海北部的渔业资源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7~1999年对南海北部海域进行了4个季度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专项综合调查,调查范围为16°00′~23°30′N、107°00′~119°30′E的大陆架海域。本文利用调查资料,选择56种主要生物种类(占总渔获量的80%以上)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营养动态模型、Cushing模型和Tait沿岸海域生态系统能流模型3种方法,以季节为时间尺度,对南海北部海域的渔业资源量进行评估。结果表明,3种方法评估的渔业资源密度基本接近,以其平均值作为南海北部海域渔业资源量的评估结果。南海北部渔业资源量显示明显的季节差异,以夏季资源量最高,春季最低,春、夏、秋和冬季的资源密度平均值分别为2.4、5.0、3.2、3.7t/km2。资源量的平面分布,4个季节都呈现近岸海域资源量较高、外海资源量较低的趋势,其中北部湾、粤东、粤西和台湾浅滩海域的资源量较高,资源密度均>5t/km2,夏季最高密集区超过10t/km2。本文同时对影响渔业资源评估结果的评估参数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对南海北部渔业资源量的变化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利用1997~2002年的调查数据和资料,从海水水质、海水营养结构与营养水平、初级生产力水平、现存生物量水平等4个方面诊断与评价了南海北部海域渔业生态环境现状。渔业生态环境健康诊断方法:海水水质为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有机污染指数法(A值);营养结构为氮、磷、硅的含量水平以及三者比值判别法,营养水平为营养指数法(E值);初级生产力和饵料生物为水平分级法。渔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为综合指数法。结果表明,海域pH值的均值范围为8.07~8.15,溶解氧的范围为5.67~6.03 mg.L-1,无机氮的范围为3.04~4.15μmol.dm-3,磷酸盐的范围为0.18~0.34μmol.dm-3,均符合中国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或二类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有机污染指数(A值)范围为-0.411~0.237,营养水平指数(E值)范围为0.10~0.34,表明海水未受有机污染,海域处于贫营养状态。海域Si∶N∶P的比值为14.8∶13.2∶1.11,海水营养结构总体上表现为硅和氮的比例偏低;初级生产力水平范围为5~1级,年平均值为3级,属“较高”水平级。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底栖生物的现存生物量分别为3级、5级和4级,总体上属于中等水平。本次渔业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9项单因子指数值均低于1.0,而综合指数为0.58,表明南海北部海域渔业生态环境总体处于良好水平。然而,珠江口、粤东和粤西近海有局部海域无机氮和磷酸盐浓度超标,存在有机污染和富营养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大亚湾大鹏澳网箱养殖海域沉积物中Pb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4个航次的调查,研究了大鹏澳海水网箱养殖海域沉积物中铅(Pb)的时空分布特征。网箱养殖区沉积物中的Pb含量明显高于贝类养殖区和对照区;网箱养殖区0~15cm层沉积物的Pb含量明显受到环境扰动的影响,呈垂直梯度减少趋势,而对照区沉积物的Pb含量垂直变化不明显;网箱养殖区,贝类养殖区和对照区沉积物的Pb含量均以春、夏季较高,秋季最低;网箱养殖区沉积物的Pb含量高于其它区域。大鹏澳网箱养殖区沉积物中的Pb含量主要受到网箱养殖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大鹏澳网箱养殖海域表层沉积物中Cu的平面分布特征,并对采集的沉积物柱状样进行垂直分层分析,以探讨Cu在沉积物中的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网箱养殖区表层沉积物中Cu的含量(范围20.63~78.53mg.kg-1,均值55.08mg.kg-1)明显高于对照区表层沉积物中Cu的含量(范围20.68~23.68mg.kg-1,均值21.87mg.kg-1);(2)垂直方向上,网箱养殖区0~15cm段沉积物中Cu的含量变化幅度很大,15cm后Cu的含量变化则相对平缓,而对照区从表层往下Cu的含量变化一直都很平缓,说明网箱区新沉积层的Cu含量受环境扰动的影响较大;(3)与相关水域比较,Cu的含量高于大亚湾的而与具有类似养殖背景的日本Ka-sumigaura湖养殖区的相吻合;(4)污染评价的结果显示网箱养殖区沉积物Cu的含量劣于我国海洋沉积物一类标准,污染有增加的趋势。根据研究结果,初步推测网箱养殖可能输入Cu元素,造成Cu污染。  相似文献   
15.
有益微生物对虾塘淤泥中有害物质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通过对斑节对虾池塘养殖.应用以芽孢杆菌为主导菌的复合微生物制剂,进行改善养殖环境.控制池塘淤泥中有毒物质的试验,含活菌数为10%^9个/g菌剂,用量为7.5—15#kg/hm^2,经二个月的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塘与对照塘相比,NO2-N、NH4-N分别降~E;99.54%—85.99%和16.29%—30.92%;硫化物降低66.44%—14.6%,而淤泥中有机物及有机氮相应也得到分解和缓解.使对虾生长迅速,生长速度达9.15mm/d。说明以芽孢杆菌为主导菌的微生物制剂.能够起到改善养殖环境,促进对虾健康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华南沿海贝类体镉的调查与膳食暴露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9年对广东、广西沿海主要贝类养殖区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文蛤(Meretrix meretrix)和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arum)等贝类体镉(Cd)的调查结果,采用随机模拟的概率评估方法,对贝类体Cd的膳食暴露量进行了评估,对评估的不确定性和变异性进行了定量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调查海域贝类w(Cd)存在显著性差异,所有样品中w(Cd)均低于无公害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标准值。将评估结果与WHO/FAO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推荐的Cd的暂定每周耐受摄入量(PTWI)相比,贝类体Cd的膳食暴露量低于PTWI值,但在P95的高百分位水平下,贝类Cd的膳食暴露量占PTWI的比例较高(29.1%-57.4%)。建议采取相应措施,降低贝类体Cd的膳食暴露量。  相似文献   
17.
根据2007年和2009年对广东、广西沿海部分海域近江牡蛎(Crassostrea rivularis)、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翡翠贻贝(Perna viridis)、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和文蛤(Meretrix meretrix)的监测资料,分析了贝类产品中镉(Cd)、铜(Cu)、铅(Pb)、锌(Zn)的含量特征及其季节差异,并采用点估计方法对贝类产品中的Cd、Cu、Zn、Pb进行了风险分析.结果表明,贝类品种的差异决定了其体内Cd、Cu、Pb、Zn含量的差异,近江牡蛎样品中Cd、Cu、Zn的含量远远高于另外4种贝类,文蛤样品中Cd、Cu、Pb的含量明显低于其他4种贝类.贝类产品中Cd、Cu、Pb、Zn的含量存在一定的季节差异,这可能与海水的温度、盐度、溶解氧等因子的季节变化有关.与<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标准的限量值相比,贝类产品中Cd、Cu、Pb的合格率分别为65%、67.7%和100%.与其他海域贝类产品的调查结果相比,此次贝类样品Cd、Cu、Pb、Zn的含量处于正常的波动范围内;与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推荐的暂定每周耐受摄入量相比,太平洋牡蛎、翡翠贻贝、菲律宾蛤仔和文蛤的Pb、Cd的膳食暴露量处于安全范围内,而近江牡蛎的Cd膳食暴露量可能存在风险.  相似文献   
18.
龙须菜对铜、镉的富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增焕  王许诺  林钦  李刘冬 《水产学报》2011,35(8):1233-1239
通过以人工培育的龙须菜在低浓度Cu2+、Cd2+污染水体中对铜(Cu)、镉(Cd)富集与释放的模拟实验,探索龙须菜对Cu、Cd污染水体的修复作用。富集实验结果表明,龙须菜对Cu2+、Cd2+有较强的富集能力,龙须菜中Cu、Cd的含量与水体中Cu2+、Cd2+的浓度以及暴露时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在Cu2+、Cd2+共存的环境中,龙须菜Cu、Cd的含量均比Cu2+、Cd2+单独存在的环境中高。应用双箱模型,对富集和释放实验的数据进行拟合,得到龙须菜富集Cu2+、Cd2+的速率常数和释放速率常数。拟合结果显示,龙须菜对Cu的富集能力高于对Cd的富集能力。龙须菜的富集能力随水体中Cu2+、Cd2+浓度的升高而降低。释放实验结果表明,离子交换和络合是龙须菜富集Cu2+、Cd2+的重要途径,被龙须菜吸附的Cu2+、Cd2+通过解吸能重新被释放。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供牡蛎食用安全性参考信息,文章根据有毒化学物质的人体健康风险评估计算式,提出了牡蛎适宜消费量推算方法;对2007年春季在南海北部沿岸23个海湾采集的近江牡蛎(Crassostrea rivularis)样品,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其中有机氯农药、多氯联苯的含量,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其中重金属的含量,推算了近江牡蛎的适宜消费量。结果能清晰地显示牡蛎采集海域、有毒化学物质种类对应的近江牡蛎软组织日均适宜消费量。  相似文献   
20.
大鹏澳养殖水域溶解氧的变化及其与生态结构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根据2001年6月至2002年6月大鹏澳网箱养殖水域周年的溶解氧(DO)水平监测数据,阐述网箱养殖区水体DO的水平、季节的变化、垂直变化和网箱养殖水体DO质量评价以及DO与水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大鹏湾网箱养殖水域DO周年水平为3 86~8 01mg/L,氧饱和度为51 6%~103 6%,养殖水域DO水平低于非养殖水域的;冬、春季DO水平较高,均符合我国渔业水质标准要求。夏季DO水平普遍较低,超标率为95%;表层水DO水平略高于底层水,DO水平超标率分别为46%和66 7%;DO水平(全年)与pH值、盐度、叶绿素水平均呈显著性正相关(P<0 02,n=32),与水温、无机磷和无机氮水平呈显著性负相关(P<0 02,n=32)。其中,在春季相关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