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61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8篇
  9篇
综合类   78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74篇
畜牧兽医   59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71.
中国是月季的故乡.月季的美丽与芬芳,是我国古代园丁在世界园艺植物育种技术上取得的最高成就.如今绽放在世界各地的数以万计的缤纷月季,无不流淌着中国月季高芯翘角、花硕枝长、重复开花的高贵血脉.从<现代月季12>……  相似文献   
72.
2005年11月,浙江省象山县西沪港海水网箱养殖的美国红鱼中发生一种以肾肿大为主要特征的流行性疾病,其体表溃疡、肾脏特别肿大,脾脏、肝脏稍肿,严重者脏器上有白色结节.对该病进行了组织病理学研究,结果显示,肾脏、肝脏、脾脏均有充血、脂肪样变、炎性细胞浸润等症状,并有典型的肉芽肿;心肌细胞、鳃上皮细胞萎缩、坏死.分析了该病的病理过程和致病原因,为美国红鱼肾肿大症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3.
龙胆属植物观赏与药用价值兼具。该文从育种学及繁殖技术等方面论述了龙胆属植物的研究进展情况,并就今后国内研究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74.
南京地区极端低温对常绿绿化树种景观的影响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调查2004年冬季南京市7个不同地域常绿绿化树种所发生的冻害情况,分析了该地当年温度、降水等气候因子变化对常绿绿化树种景观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5.
本文用15个精,粗饲料粮配合比例组合进行饲喂奶牛试验,并根据最小成本原理对试验所得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日产奶量20kg时,每天/头喂给5.8kg混合精料和9.6kg粗饲料,即精粗料比为38:62时成本最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76.
5种海洋致病弧菌对34种中草药敏感性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纸片扩散(K-B)法,测试了溶藻弧菌、哈氏弧菌、副溶血弧菌、河流弧菌、麦氏弧菌对34种中草药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试验菌株对中草药乌梅、黄连、木瓜、五味子、五倍子、马齿苋、白头翁、地榆、公丁香、大黄具有较高的敏感性。采用倍比稀释法,测定10种敏感性较好的中草药对5种海洋致病弧菌的抑菌试验,并测定了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五倍子抑菌和杀菌能力最强,五倍子对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河流弧菌、麦氏弧菌的MIC和MBC均为1.56 mg/ml,对哈氏弧菌的MIC和MBC为3.125 mg/ml;其次是黄连,对溶藻弧菌、河流弧菌、麦氏弧菌的MIC和MBC分别为3.125 mg/ml和6.25 mg/ml,对哈氏弧菌、副溶血弧菌的MIC和MBC分别为6.25 mg/ml和12.5 mg/ml;乌梅对5种弧菌有相同的抑菌和杀菌作用,其MIC和MBC均为12.5 mg/ml。最终确定五倍子和黄连可以作为防治水产养殖动物弧菌病的首选中草药药物。  相似文献   
77.
<正>仔猪副伤寒,又称猪沙门氏菌病(Swine salmonellosis),是由致病性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主要致病菌是猪霍乱沙门氏菌和猪伤寒沙门氏菌,还有鼠伤寒、德尔培和肠炎沙门氏菌等。该病菌分布广,能从各种途径传入猪群。许多猪可借本身的抵  相似文献   
78.
冷季型草坪腐霉猝倒和叶腐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冷季型草坪腐霉猝倒和叶腐病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结果表明,苗期处于20-30℃、持续高温、-必植(3-5株/cm^2)等条件下最有利于腐霉病菌的侵害;腐霉猝倒和叶腐病发生同草坪播种期关系密切,湿热季节(4月上旬至8月下旬)播种严重受害,雨后积水可导致毁坪,防治该病要改善草坪基因条件,在上年10月下旬至当年3月上旬播种,用25%甲霜灵WP100倍液浸种,适当稀播,发病季节多次喷施甲霜灵或乙磷铝等针对性农药。  相似文献   
79.
王国良 《植物保护》2004,30(1):36-39
离体和盆栽试验表明,草莓白粉病菌经38℃高温处理8 h,分生孢子不能萌发;或每天38℃处理8 h,适温下16 h连续培养4 d后病斑不再产生分生孢子。据田间试验和调查,在浙江宁波夏季自然条件下繁育草莓苗,草莓白粉病菌不能存活到秋季,但当草莓生长良好或在有明显遮阳条件下繁育苗,少数病菌可以在草莓上越夏,越夏部位多在病株9月间仍保持绿色或部分绿色的原发病部位的匍匐茎段上。  相似文献   
80.
影响稻曲病菌厚垣孢子萌发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成熟过程中的稻曲病菌孢子球表面桔黄色的厚垣孢子萌发率很高,后随孢子球老熟其萌发率急剧下降而进入休眠期。在26℃和高湿条件下处理老熟孢子球20天以上就能打破厚垣孢子的休眠,促其顺利地萌发并产生小孢子,萌发率可达30%。这两类厚垣孢子萌发方式差异较大。适温高湿处理10天后的厚垣孢子其呼吸强度明显增强。打破休眠后的厚垣孢子萌发时仍需足够的水分和氧气,其萌发盛期长达35天以上,处理约60天后孢子球开始解体,萌发率急剧下降。日光、荧光灯、紫外线灯等光照对厚垣孢子萌发无明显的抑制或促进作用,但抑制小孢子的形成。偏酸至中性有利于萌发和产孢,过酸或过碱(pH3.0和10.0)则明显地抑制孢子的萌发和产孢。1%的葡萄糖、果糖、蔗糖和甘露糖有利于萌发和产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