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篇
水产渔业   6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5种海洋致病弧菌对34种中草药敏感性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纸片扩散(K-B)法,测试了溶藻弧菌、哈氏弧菌、副溶血弧菌、河流弧菌、麦氏弧菌对34种中草药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试验菌株对中草药乌梅、黄连、木瓜、五味子、五倍子、马齿苋、白头翁、地榆、公丁香、大黄具有较高的敏感性。采用倍比稀释法,测定10种敏感性较好的中草药对5种海洋致病弧菌的抑菌试验,并测定了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表明:五倍子抑菌和杀菌能力最强,五倍子对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河流弧菌、麦氏弧菌的MIC和MBC均为1.56 mg/ml,对哈氏弧菌的MIC和MBC为3.125 mg/ml;其次是黄连,对溶藻弧菌、河流弧菌、麦氏弧菌的MIC和MBC分别为3.125 mg/ml和6.25 mg/ml,对哈氏弧菌、副溶血弧菌的MIC和MBC分别为6.25 mg/ml和12.5 mg/ml;乌梅对5种弧菌有相同的抑菌和杀菌作用,其MIC和MBC均为12.5 mg/ml。最终确定五倍子和黄连可以作为防治水产养殖动物弧菌病的首选中草药药物。  相似文献   
2.
采用倍比稀释法,研究氟苯尼考对哈氏弧菌、副溶血弧菌、溶藻弧菌等8种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致病弧菌的体外抑菌效应;同时以棋盘微量稀释法进行五倍子、黄连、乌梅与氟苯尼考的联合用药试验,并研究了该药对养殖大黄鱼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表明,氟苯尼考对所选弧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在0.39~0.78μg/mL,且其MBC值与MIC值相等或为对倍关系;联合用药显示,MIC值比单独使用时略有降低,FIC指数为1.00~0.75,其中以氟苯尼考和五倍子的协同作用最为显著;氟苯尼考口服给药对大黄鱼具有较高安全性,96h LD50>1000mg/kg,对大黄鱼的安全浓度SC>100mg/kg。  相似文献   
3.
石斑鱼性逆转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邢晨光  金珊  袁思平 《水产科学》2006,25(4):214-216
石斑鱼(Epinephelus)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暖水海域,为暖水性礁栖鱼类[1]。世界上有100余种,我国已记录的有45种,从浙江到海南岛、北部湾直至南沙群岛的海域均有分布[2-4]。本属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名贵的海水经济鱼类。近几年来,由于自然海区钓捕过度,石斑鱼资源严重衰退  相似文献   
4.
在试验水温(25±1)℃时,按20mg/kg剂量给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单次口灌氟苯尼考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血浆、肌肉、肝脏和肾脏各组织中的药物浓度,并对其进行了药代动力学及组织分布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大黄鱼血浆中氟苯尼考的药时数据可用一级吸收一室开放模型来描述,其药动学方程为:C血液=43.365(e-0.047t-e-0.266t),而肌肉、肝脏和肾脏各组织均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其药动学方程分别为:C肌肉=2.216e?1.732t+0.093e-0.007t-2.309e-2.212t、C肝脏=48.913e?6.334t+0.773e-0.022t-49.686e-30.928t、C肾脏=14.709e?1.558t+0.167e-0.010t-14.876e-1.880t。大黄鱼对氟苯尼考的代谢与分布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肌肉中的药物浓度低于同期其它组织。肌肉作为鱼类最主要的可食性组织,建议将其作为该药残留监控的靶组织,相应的休药期至少为4d。  相似文献   
5.
氟苯尼考对大黄鱼的急性毒性及体外抑菌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倍比稀释法,研究氟苯尼考对哈氏弧菌、副溶血弧菌、溶藻弧菌等8种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致病弧菌的体外抑菌效应;同时以棋盘微量稀释法进行五倍子、黄连、乌梅与氟苯尼考的联合用药试验,并研究了该药对养殖大黄鱼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表明,氟苯尼考对所选弧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在0.39~0.78 μg/mL,且其MBC值与MIC值相等或为对倍关系;联合用药显示,MIC值比单独使用时略有降低,FIC指数为1.00~0.75,其中以氟苯尼考和五倍子的协同作用最为显著;氟苯尼考口服给药对大黄鱼具有较高安全性,96 h LD50>1 000 mg/kg,对大黄鱼的安全浓度SC>100 mg/kg.  相似文献   
6.
氟苯尼考在大黄鱼体内的药动学及组织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试验水温(25±1)℃时,按20mg/kg剂量给大黄鱼单次口灌氟苯尼考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血浆、肌肉、肝脏和肾脏各组织中的药物浓度,并对其进行了药代动力学及组织分布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大黄鱼血浆中氟苯尼考的药时数据可用一级吸收一室开放模型来描述,其药动学方程为:C血液=43.365 (e-0.047t-e-0.266t),而肌肉、肝脏和肾脏各组织均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其药动学方程分别为:C肌肉= 2.216e―1.732t+0.093e-0.007t-2.309e-2.212t、C肝脏= 48.913e―6.334t+0.773e-0.022t-49.686e-30.928t、C肾脏= 14.709e―1.558t+0.167e-0.010t-14.876e-1.880t。大黄鱼对氟苯尼考的代谢与分布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肌肉中的药物浓度低于同期其他组织。肌肉作为鱼类最主要的可食性组织,建议将其作为该药残留监控的靶组织,相应的休药期至少为4d。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