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9篇
  8篇
综合类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河南新乡市是我国粮食主产区,也是水资源严重紧缺的地区之一.近年来,新乡市地表水与地下水的可开采空间越来越小,开发利用非常规水资源,已成为当务之急.对研究区1951-2004年54年的气象资料,1995-2008年的水资源及社会经济状况进行分析,结合"新乡市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实施意见"的总体目标,对研究区未来10年的总用水量及再生水资源量进行预测,通过水量平衡计算,研究其再生水灌溉潜力.结果表明,2015年研究区的再生水可利用量为4.6亿m<'3>左右,充分利用可以达到用水供需平衡,利用再生水灌溉是解决水资源量不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大田地下滴灌土壤水分分布均匀度评价方法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灌水均匀度是评价灌水质量的重要指标,灌水后的土壤水分分布均匀度是灌水均匀与否的最终体现。选择最佳的土壤水分取样点数是进行经济、准确评价灌水后土壤水分分布均匀度的基础。在新疆地下滴灌棉田中,灌水后2 d(土壤水分相对稳定)进行取样,实测田间土壤水分分布,抽样分析了样本数与土壤水分分布特征及均匀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样本数的增加,对应的土壤水分布均匀系数(克里斯琴森均匀系数Cu)的变幅缩小,并向其均值集中。从样本数量上分析,样本数在15到60之间,其Cu的均值变化并不明显;在试验条件下,进行大田土壤水分监测评价时,均匀分布的取样点个数应不少于24个。Cu和配水均匀度(Du)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但用实测结果得出的系数与相关手册的推荐值之间存在一定的偏差,互算时需加以考虑。采用均匀25点取样,对大田棉花地下滴灌的土壤水分分布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地下滴灌条件下,毛管附近的土层土壤含水率变幅最大;与上、下土层相比,灌水前毛管附近(20~40 cm)处的土壤水分均匀度较低,灌水后其均匀度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3.
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灌区粮食产量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常用作物产量预测模型进行了简要评述,建立了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灌区产量预测模型。对灌区作物产量进行模拟计算,并用检验样本与灰色预测和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预测的最大误差7.12%,平均误差4.81%。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模型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良好的推广能力,可做为灌区粮食产量预测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以土壤水分运动的动力学方程和溶质运移的对流-弥散方程为基础,结合灌溉施肥过程中的初始和边界条件,建立了地下滴灌施肥条件下土壤水肥运动模拟模型,以SWM-2源代码为蓝本,模拟了新疆棉花地下滴灌施肥后土壤中氮的分布与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地下滴灌条件下,施肥时机直接影响到土壤中氮的分布,施肥后冲洗管道1 h,使氮的运动在剖面上呈双峰曲线,以毛管为中心,氨态氮的运动局限于20 cm以内,其含量随时间延长而减少,同时向下层土壤运动;与氨态氮相比,硝态氮的运动范围略有增加,在垂直方向上向上运动大于向下运动。  相似文献   
15.
旋转式微喷头的研制和性能测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组合双曲面折射,研制了一系列旋转式微喷头,由插杆、接头、微管和喷头4个部件组成,采用标准尺寸联接,各个部件均可更替和改装;通过改变喷嘴的尺寸可生成多种流量、规格的系列产品;变换转轮的流道设计,可生成多种型号的旋转微喷头。解决了微喷头品种单一、产品配套性差的问题。新研制的旋转式微喷头具有喷洒均匀度高、可扩展性强、耐久可靠等优点。通过27组单喷头喷洒试验和14组组合喷洒试验,初步建立了压力、流量、安装高度、组合间距与射程及喷洒均匀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淮北砂姜黑土区暗管排水氮素流失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农田氮素流失是水环境氮素污染的主要来源,农田排水是造成农田土壤养分流失的主要途径。利用DRAINMOD排水管理模型通过对试验区排水量的模拟,确定了氮素流失量,氮肥淋失量与农田排水条件的关系,暗管排水强度增大,会增加氮肥淋失量,提出了进行合理水位管理,减少氮素流失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周新国  温季 《灌溉排水》1999,18(4):57-59
应用线性回归法,对在一维充场,平面二维弥散,暧时投源情况下的弥散试验资料进行适当变换后,可得回归直线方程,应用回归直线的斜率和纵截距分别求出污染源(x0,y0,t0)、传导系数(Dr,Dt)、含水层流速(U)及瞬时投入单位含水层厚度上的示踪剂的质量(M)。  相似文献   
18.
应用线性回归法 ,对在一维均匀流场 ,平面二维弥散 ,瞬时投源情况下的弥散试验资料进行适当变换后 ,可得回归直线方程 ,应用回归直线的斜率和纵截距分别求出污染源 (x0 ,y0 ,t0 )、传导系数 (DT,DL)、含水层流速 (U)及瞬时投入单位含水层厚度上的示踪剂的质量 (M)。  相似文献   
19.
20.
不同滴灌形式对棉田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研究长期滴灌对土壤性质的影响,采用田间抽样调查的方法,对新疆棉田膜下滴灌和地下滴灌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了滴灌形式对棉田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滴灌8年后,膜下滴灌在10 cm处土壤体积质量相对较高,而地下滴灌的高体积质量土壤下移至60 cm上下.土壤盐分的分布规律与之相反,地下滴灌表层(0~20 cm)土壤的含盐量略高于膜下滴灌,而在20~100 cm土层,膜下滴灌的土壤含盐量明显高于地下滴灌:0~ 100 cm土体土壤平均电导率(EC值)膜下滴灌比地下滴灌高出19.2%.与膜下滴灌相比,地下滴灌条件下20 cm以上土层土壤PH值较低,0~100 cm土体土壤碱解氮的残留量也较少,而不同滴灌方式间土壤有效磷和有效钾的质量分数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