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1篇
农学   4篇
  49篇
综合类   65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4 毫秒
51.
不同钾肥品种及用量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钾肥品种及用量对马铃薯产量性状、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氯化钾和硫酸钾用量的增大都显著增加马铃薯的各种产量构成因素和产量,提高马铃薯品质。在试验设计的钾肥用量水平下,硫酸钾和氯化钾对马铃薯产量的作用并无显著差异,而在马铃薯产量构成因素上差异明显,硫酸钾处理的商品薯率显著高于氯化钾处理,而单株块茎数显著低于氯化钾处理。高钾水平下,氯化钾处理较硫酸钾处理淀粉和维生素C含量更高,还原糖含量更低。3个钾肥水平下,氯化钾处理的净效益增加值和钾肥经济效益都比硫酸钾处理多,施用210 kg/hm2K2O时,马铃薯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52.
麦秆、油菜秆还田腐解速率及养分释放规律研究   总被引:46,自引:12,他引:34  
采用尼龙网袋法直接覆盖还田和组织结构切片方法,研究了麦秆、油菜秆还田后的腐解速率及养分释放规律。结果表明,麦秆、油菜秆还田后,腐解速率均表现为前期快,后期慢。试验期间(100 d),麦秆、油菜秆的累计腐解率分别为66.18%和55.62%;养分释放均为钾磷氮。麦秆、油菜秆还田前10 d内,钾的释放分别达到98.92%和98.74%。在麦秆腐解过程中,前50d未见任何明显的结构破坏;50 d后,组织结构的破坏主要发生在基本组织的薄壁细胞及其所包围的维管束,表皮和机械组织以及其所包围的维管束的破坏仍不明显。在油菜秆腐解过程中,组织结构的破坏主要发生在腐解的前10 d,次生木质部以上的维管形成层、韧皮纤维、皮层薄壁组织和表皮均受到破坏而脱落。结果说明,秸秆中的钾是水可浸提的,为速效钾,作物推荐施肥量中可减去所用秸秆的钾含量;由于秸秆中氮、磷含量较低,特别是磷,因此在还田初期可不考虑调整氮、磷肥用量。  相似文献   
53.
长期定位施肥对碱性紫色土磷素迁移与累积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25年稻麦轮作长期定位施肥试验点上,开展了碱性紫色土水旱轮作种植制不同施肥处理土壤剖面全磷、速效磷迁移和累积以及耕层土壤全磷、速效磷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单施无机磷肥土壤磷可迁移至100 cm土层,Olsen-P可迁移至40 cm土层。有机无机磷肥配施不但使土壤磷可迁移至相同深度,且迁移量更大,Olsen-P可迁移至60 cm土层。耕作25年后,施磷处理土壤耕层磷素随时间的变化显著,MNPK处理耕层土壤全磷含量年增长率为0.033 g/kg,Olsen-P的年增长率为2.56 mg/kg。试验表明,连续数年施用足量磷肥后,作物施磷量可根据具体情况酌减,以节约磷肥资源和提高磷肥利用率;施用有机肥促进了磷素从耕层向底层的迁移,是造成土壤磷素迁移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4.
成都平原水旱轮作种植下土壤养分特性空间变异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肥料是作物的粮食,研究表明,施肥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可高达50%以上[1]。但是,我国长期存在的盲目的、非精准的不合理施肥,导致肥料当季利用率较低,特别是氮、磷肥。这既增加了种植成本,又造成水体富营养化[2,3]。土壤养分特性的空间变异研究对于实现田间土壤养分精准管理、变量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国外对土壤养分特性空间变异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许多土壤学家将GIS和地统计学技术引入土壤学领域研究土壤属性的空间变异规律[4,5],并取得很好的结果。国内自90年代中期以来,许多研究者都对土壤属性特别是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进行了研究[6~8],但主要侧重于对土壤物理性质和土壤盐  相似文献   
55.
一、土壤镉的来源、性质及四川污染现状 镉是地壳中的一种天然元素,元素符号为Cd,原子序数48,原子量为112.411,属周期系ⅡB族元素.在自然界中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主要矿物为硫镉矿(CdS),与锌矿、铅锌矿、铜铅锌矿共生.  相似文献   
56.
不同品种荔枝果肉游离氨基酸及香气组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AccQ·Tag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荔枝果肉游离氨基酸,同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提取果肉香气成分,再经气质联用仪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γ-氨基丁酸、苏氨酸和丙氨酸是淮枝、双肩玉荷包、白糖罂和白蜡果肉的主要氨基酸组份;白蜡、淮枝和双肩玉荷包果肉主要含有以烯类、醇类、酯类、醛类、萜类和烷类化合物为母体的香味物质,但香味成分种类及含量有较大差别,形成各自独特的香气风味。  相似文献   
57.
针对冬水田影响水稻生长的土壤障碍因子,研究了不同土壤改良剂对冬水田水稻产量、养分吸收和土壤还原性物质总量的影响。两年试验结果表明:所有处理中鸡粪和硅钙肥增产效果较好,2011年较对照分别增产11.3%和10.7%,2012年较对照分别增产9.4%和13.0%;在还原性物质总量上,鸡粪处理较对照增加5.7%,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壤有害物质增加的风险,不宜长期在冬水田中施用,而硅钙肥处理则比对照降低19.6%。石灰的效果不稳定,可能与两年遇到的极端天气(第一年严重干旱,第二年涝灾)有关,其效果还需要继续验证;锌肥的效果较差。因此,对长期淹水、地势较低的冬水田来说,硅钙肥是比较理想的土壤改良剂,施用后能保证水稻健壮生长和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58.
钾钙镁营养对香蕉生长和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钾钙镁营养条件下香蕉生长和叶片生理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适量增施K、Ca及Mg肥有利于香蕉植株的生长发育,有利于为香蕉果实的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且能有效促进叶片叶绿素的合成,提高叶片净光合速率,从而有效提高叶片光合作用能力。适量增施K、Mg肥能降低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及膜脂过氧化强度,从而有效延缓叶片衰老。在广东高州市香蕉主产区,钾钙镁适宜用量为K2O 990、Mg 37.5、Ca 90.0 kg/hm2。  相似文献   
59.
不同氮磷钾肥对土壤pH和镉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1  
采用土壤培养方法研究了不同氮、磷、钾肥对土壤pH和镉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培养60 d时,所有氮肥处理均降低了土壤pH,增加了Cd的提取量;但高量尿素和氯化铵处理土壤pH降低最多,提取的Cd也最多;硫酸铵提取的Cd较对照增加最小。所有磷肥处理均引起土壤pH小幅降低,但对土壤Cd提取量的影响以普钙稍大。3种钾肥处理均降低了土壤pH,其中氯化钾在0 d时提取的Cd在所有钾肥处理中为最高,其提取能力15 d后逐渐消失,试验结束时所有钾肥处理对Cd提取量均低于对照。本研究进一步表明,在土壤Cd含量处于污染临界值附近或已受Cd污染的土壤上,应避免施用高量的酸性肥料如尿素、氯化铵、普钙,以及其他酸性物料。在常用磷、钾肥中,磷酸二铵和硫酸钾在Cd污染土壤上施用更为适合。  相似文献   
60.
论中国有机农业的发展前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有机农业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本文根据有机农业的认证标准,及其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客观地分析了有机农业的优点和限制条件。发展有机农业的前提条件。在我国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从而提出在我国的发展前景。由于中国人口众多,耕地资源缺乏,粮食安全始终是永恒的话题,因此,有机农业不可能成为中国的主导农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