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6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66篇
林业   147篇
农学   61篇
基础科学   64篇
  75篇
综合类   495篇
农作物   99篇
水产渔业   63篇
畜牧兽医   481篇
园艺   78篇
植物保护   5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47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4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81.
1 发病情况与发病原因   2006年3月12日,自然放牧的1头成年雄鹿突然死亡,之后20 d内又陆续死亡8只成年雄鹿.其中4月4日1天内死亡3头.此前在2005年6月份发生过羊只的突然死亡,10日内先后死亡成年羊5只.但由于疏忽,没有确诊病因,对污染场地和污染物的消毒未能按炭疽病的要求处理,疫源地消毒和无害化处理不彻底,造成炭疽疫情的再次发生.……  相似文献   
82.
紫花苜蓿对氟乐灵除草剂的抗性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氟乐灵除草剂,在苜蓿播种前对土壤进行地下处理,灭除杂草,提高苜蓿产草量。结果表明,苜蓿幼株长势良好,氟乐灵对杂草杀灭率为90%以上,使用氟乐灵灭草剂成本低,效果好,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3.
在外打工,和老板保持良好关系,对每个人的前途都很重要,以下则是达到这个目的的七大准则:1.要注意倾听。善于倾听老板讲话的人,不仅可了解老板讲话的意思,还能体会其言外之意,这样就能答复巾肯,办事对路。  相似文献   
84.
2.6.2 植酸(phytic acid)植酸又称为肌醇六磷酸,广泛存在于植物性饲料中,其中以禾本科和豆科籽实的含量最丰富。植酸磷是植物性饲料中有机磷的主要存在形式。植酸在很宽的pH值范围内均带负电荷,是一种很强的螫合剂,能牢固地粘合带正电荷的Ca、Zn、Mg、Fe、Cu、Mn等金属离子和蛋白质分子,形成难溶的植酸盐螫合物,其中的矿物元素几乎不能被动物利用,导致一些必需矿物元素(尤其是锌和铁)的生物学效价降低,同时还可阻止蛋白质的降解,降低蛋白质的消化率。  相似文献   
85.
探讨湖泊湿地土壤特性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对于理解湿地植被分布及功能的维持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在安徽升金湖消落带沿水位梯度设立研究样方,测定植物的盖度、地上生物量以及土壤含水量、有机碳、全氮、全磷等指标,并结合Pearson相关性分析、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探讨了土壤特性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地下水位上升,土壤含水量与全氮含量显著增加(P<0.05),土壤有机碳和土壤全磷含量显著降低(P<0.05).土壤有机碳、全磷含量以及C?N与土壤含水量极显著负相关(P<0.001),土壤全氮、N?P以及C?P与土壤含水量极显著正相关(P<0.001).土壤含水量、土壤全氮含量以及C?P和N?P是影响消落带植被物种多样性变化的关键因子,共同解释了变化的91.85%.总之,土壤含水量可以直接影响消落带植物多样性,也可以通过改变土壤中氮元素的转化和磷元素的有效性间接影响物种多样性.  相似文献   
86.
为研究日粮中添加β-胡萝卜素对奶牛生产性能及血液指标的影响,选取日平均产奶量42.4 kg/d、平均胎次 2.7、平均泌乳天数 41.3 d 荷斯坦奶牛 60 头,随机分成 4 个组,每组 15 个重复,每个重复 1 头牛,试验牛单独饲喂添加剂。对照组(CON)饲喂基础日粮,处理组Ⅰ(CAR200)、处理组Ⅱ(VA+CAR200)和处理组Ⅲ(VA+CAR400)在基础日粮中每日每头分别添加 200 mg β-胡萝卜素(根据《NRC2001》当量换算等于试验牛日常 VA 基础所需量)、维生素 A(VA)(根据《NRC 2001》计算出VA 基础需要量)+200 mg β-胡萝卜素及 VA+400 mg β-胡萝卜素。预饲期 7 d,试验期 90 d。结果表明:(1)各组的全期干物质采食量(DMI)无显著差异|Ⅱ组产奶量和 4%脂肪校正乳产量,在试验 60 d和全期均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 < 0.05)|Ⅱ组 60 d 阶段和全期乳蛋白产量显著高于 CON(P < 0.05)|Ⅱ组和Ⅲ组全期乳蛋白率显著高于 CON(P < 0.05),与Ⅰ组差异不显著|Ⅱ组乳脂产量,在试验 60 d显著高于 CON 和Ⅰ组(P < 0.05),全期乳脂量显著高于 CON(P < 0.05),与Ⅰ组和Ⅲ组差异不显著|脂蛋比各组无显著差异|在试验 90 d,Ⅱ组乳中尿素氮显著低于其他三组(P < 0.05)。(2)Ⅲ组血清中尿素氮显著低于 CON,且三个处理组碱性磷酸酶、总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 CON(P < 0.05),丙二醛显著低于 CON(P < 0.05)。因此,保证 VA基础需要量的前提下(75000 IU),每日每头添加 200 mg β-胡萝卜素能够提高奶牛生产性能,降低乳中尿素氮水平。 [关键词] β-胡萝卜素|奶牛|生产性能|尿素氮  相似文献   
87.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养殖模式对霍尔巴羊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11.00±3.00)kg的3月龄霍尔巴羊60只,随机分为放牧组和舍饲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放牧组采取放牧养殖模式,舍饲组采取舍饲养殖模式。结果表明,试验的21周内,舍饲组试验羊体重、体尺(体长、体高、胸围、管围)增量均显著高于放牧组(P<0.05)。生长发育指标阶段性增量数据显示,放牧组3个阶段体重增量差异显著(P<0.05,Ⅰ阶段>Ⅱ阶段>Ⅲ阶段)。放牧组Ⅰ阶段体高、体长增量显著大于Ⅱ阶段(P<0.05),胸围增量显著小于Ⅱ阶段(P<0.05),管围增量显著小于Ⅲ阶段(P<0.05)。Ⅱ阶段胸围增量显著大于Ⅲ阶段(P<0.05),其他体尺增量显著小于Ⅲ阶段(P<0.05)。舍饲组Ⅰ阶段体高、体长和管围增量显著大于Ⅱ阶段、Ⅲ阶段(P<0.05),胸围增量显著大于Ⅱ阶段(P<0.05),显著小于Ⅲ阶段(P<0.05),Ⅱ阶段体高、胸围增量显著大于Ⅲ阶段(P<0.05)。由此可见,舍饲养殖显著提高霍尔巴羊生长性能|舍饲养殖霍尔巴羊Ⅲ阶段增重较快|霍尔巴羊生长发育有一定规律,出现不对称“V”字型曲线,即Ⅰ阶段>Ⅲ阶段>Ⅱ阶段。 [关键词]养殖模式|霍尔巴羊|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88.
为了解研究沙棘果油及沙棘籽油的抗炎作用.用小白鼠耳二甲苯致炎法进行实验,结果表明,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沙棘果油及沙棘籽油高、低剂量组小白鼠耳廓肿胀度明显的减小(P<0.01或P<0.05);沙棘果油及沙棘籽油高、低剂量组间比较,其耳廓肿胀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果提示,沙棘果油及沙棘籽油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并且沙棘果油及沙棘籽油的抗炎作用没有明显差异.用大鼠足跖蛋清致肿法进行实验,结果表明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沙棘果油及沙棘籽油高、低剂量组大鼠致炎后右后足跖肿胀率无明显变化(均为P>0.05).鸡蛋清所致大鼠足跖水肿主要以组织胺,5-HT为介质,可能沙棘果油及沙棘籽油对这种炎症模型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9.
改革10年来我国林业系统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加快,但区域发展不平衡,老林区发展慢。根据全国林业系统第三次工业普查有关数据,对林业系统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分析,指出,我国林业系统工业经济增长是资源推动型经济增长模式的结论.其运行效益不佳,亟待改变。  相似文献   
90.
IntroductionItissurethatpresentelevatiollsofCO2a11dotllergrcc11-housegasesinducedbyhumanactivitiesaren1akli1gglobalclimategothroughinexperielICedcl1anges(Scl1le-subgerl987).Thecurrentquasi-equilibriulllstatesofbio-sphereecosystCm,esPeciallyterrestrialecosystems,wouldbebrokenbecausetl1estructure,fu11ction,distributio11andtlledynamicsofanyexistedecosystemsareIberesultsoflongtermadaptationofbio-systemtocurrentclin1ate.Theec()systemsdistributedinhighlatitlldeareawouldhavemuchbiggerchai1ge(Bo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