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1篇
农学   29篇
  10篇
综合类   84篇
农作物   12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农药登记毒理学资料对于判定农药使用对人类健康的风险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本文在对国际组织、代表性发达国家的农药登记毒理学资料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比较国际组织和代表性发达国家农药登记毒理学资料特点,提出改进我国农药登记毒理学资料的参考建议,以期推动我国农药登记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42.
收获指数偏低是制约油菜籽粒产量和产油量进一步提高的瓶颈。为解析适合不同产量的环境下油菜高收获指数的构成因素及形成机制,本研究选择在高产环境下的云南临沧和一般产量的长江流域上游主产区重庆北碚均能正常生长和成熟的321份甘蓝型油菜品种(系)为材料,分析其产量相关性状的变异以及两地间的差异,利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研究籽粒产量收获指数(YHI)、产油量收获指数分别与17个产量组成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云南高产环境下,油菜高产的主要原因是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导致生物产量高、角果多、每角粒数多,特别是二次分枝角果对产量贡献较大。主序和一、二次分枝的角果数与产量收获指数在重庆均呈显著正相关,而云南环境下主序角果数与产量收获指数呈显著负相关。主序和一、二次分枝的每角粒数均以云南环境下极显著高于重庆环境下,且在两种环境下,主序和一次分枝每角粒数都与产量收获指数和产油量收获指数呈显著正相关,表明每角粒数需要充足的光合产物积累及高效的籽粒填充效率来保证。主序、一次和二次分枝千粒重云南均低于重庆,表明寡日照区域的油菜会减少籽粒数,以保证部分种子的干物质填充。云南环境下,各部位千粒重与产量收获指数和产油量收获指数均呈显著正相关,而重庆环境下的相关性不明显,说明在光照充足条件下,光合产物转运能力是导致千粒重差异的主要原因。综合分析表明,在光照充足的环境下,主序角果数和单株经济产量是提高YHI的关键;而寡日照环境下YHI构成复杂,必须将主序和一次分枝的产量组分有机结合,且严格控制生物产量才能实现YHI的提高。  相似文献   
43.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双链RNA病毒粒子引起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鸡的体液免疫中枢——法氏囊,导致免疫抑制和免疫应答水平降低,而易继发感染其它传染病,并使一些传染病难以进行免疫预防和控制,造成大量鸡只死亡,对养鸡业发  相似文献   
44.
钙对离体水稻叶片和地上部衰老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叶绿素、蛋白质含量及过氧化氢酶 ( CAT)活性为衰老指标 ,研究了外源 Ca2 对离体水稻叶片和地上部衰老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 ,低浓度 Ca2 ( 0 .5~ 1 .0 mmol/ L)提高了水稻幼苗地上部或叶片切段的 CAT活性 ,减慢了叶绿素、蛋白质降解速度 ,延缓了离体器官的衰老进程  相似文献   
45.
Ca^2+对水稻种子活力和抗寒力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0.5-5.0mmol/L的Ca^2+溶液浸水稻种子1天,可增强水稻种子萌发时的α-淀粉酶活性,提高种子活力及萌发率。5.0mmol/L Ca^2+溶液能降低种子低温吸胀时初始电导率和电导率的增长率以及浸出液中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减缓低温对稻种吸胀时的伤害,提高其抗寒性。  相似文献   
46.
高温对甘蓝型油菜籽粒后熟相关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试验以甘蓝型油菜品种GH06、T44、T80为材料,研究高温对后熟甘蓝型油菜的叶绿素、含糖量、总蛋白、含油量和千粒质量相关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7.
 类黄酮为拟南芥种皮的主要成色物质,其生物合成过程受到一系列基因的影响.这些基因中,一部分为结构基因(TT4、TT5、TT6、TT7、FLS1TT3,LDOX 和BAN)编码一些酶类参与到类黄酮的生物合成;一部分作为调控基因(TT1, TT2, TT8, TTG1, TTG2 和TT16)编码一些酶对生物合成途径起调控作用;另外一些基因(TT12, TT19)编码与色素转运、积累相关的蛋白质。这些基因中的一种或几种发生变异就能影响到类黄酮的生物合成,从而引起拟南芥种皮色泽的变异。在此,就拟南芥种皮的色泽变异及类黄酮生物合成机理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48.
甘蓝型油菜种皮色泽形成与相关酶及蛋白质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以3对不同来源的甘蓝型油菜黄、黑籽近等基因系为试材,研究了甘蓝型黄籽油菜种皮色泽形成与相关酶及蛋白质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相同遗传背景的黑籽种皮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 和多酚氧化酶(PPO)均显著高于黄籽种皮,且黄籽种皮的PAL活性高峰期出现较晚,而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在黄籽和黑籽种皮中无显著差异。在种子发育期用红光、蓝光、PAL抑制剂对羟基苯甲酸、PPO抑制剂聚乙烯吡咯烷酮、蛋白质合成促进剂尿素、质体蛋白质合成抑制剂氯霉素分别处理植株,发现PAL是黄籽种皮呈色的关键因素;PPO是黑籽种皮呈色的  相似文献   
49.
研究耕地生态补偿政策绩效对耕地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浙江省开化县为研究区,构建县级耕地生态补偿政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使用熵权法评价2007—2020年开化县耕地生态补偿政策绩效,并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耕地生态补偿政策绩效的关键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开化县耕地生态补偿政策综合绩效在2007—2020年总体呈上升趋势,虽在2009年和2013年出现短暂下跌,但很快继续上涨,2015年开始保持稳定平缓。农户耕地生态补偿积极性和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对耕地生态补偿政策综合绩效的影响较大。该研究结果说明耕地生态补偿政策发挥了较好的效果,有继续实施的必要性。本研究关于耕地生态补偿政策绩效的评价及关联分析,对完善和创新耕地生态补偿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0.
甘蓝型黄、黑籽油菜种皮特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以3对甘蓝型油菜黄、黑籽近等基因系为材料,研究种子形成过程中与种皮色素相关的酶及纤维素、木质素含量等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黄籽种皮的纤维素含量与黑籽种皮差异不大,木质素、多酚、花色素、黑色素含量、PPO活性及皮壳率均低于黑籽。黑色素可能是形成种皮色泽的主要物质,多酚在种皮特征的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木质素可能对种皮特性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